丁晓东篆刻 丁晓东:执着追求篆刻艺术梦
“不如相忘于江湖、君子之交淡如水、竹枝高唱慈山句……”这段时间,我县中青年篆刻家丁晓东又新创作了一批篆刻作品,字体自然,结构多变,生动活泼,充满醇厚、古朴美感。作为我县中青年一代的篆刻家,他的作品先后在《书法报》《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美术报》《书法世界》《书法》等全国性报刊上发表,入展入选《全国中青年篆刻家作品展》《浙江省第三届篆刻展》《全浙第六届书法展》等展览,为我县群众篆刻艺术创作中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这类文字属于大篆,与商周时代镌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基本相似,跟现在的字体有很大不同,但如果你仔细看的话,还是能看出与现在的字体仍有着许多相似的地方。”采访时,丁晓东指着这些新刻的篆刻作品告诉记者,在创作作品时,他根据自己的喜好,对这类字体进行了加工、演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篆刻风格。
丁晓东生于1973年,出生在姚庄俞汇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现为姚庄镇中心学校的语文老师。说起为何与篆刻结缘,丁晓东说,这还得从初中的一堂劳技课说起。1988年,他就读于嘉善四中,学校的劳技课上他开始接触到了篆刻,由此点燃了丁晓东的篆刻艺术之梦。
出于对篆刻的一种莫名的喜爱,课余时间,丁晓东甚至会去找一些碎砖块练习,拿着刻刀一点点地雕刻,刻好后,再拿砂纸磨平,继续刻。毕业后,丁晓东考入平湖师范,在父亲的鼓励和支持下,他有了更大的热情去学习篆刻。
机缘巧合下,他认识了校内一位同样醉心篆刻的历史老师马明中,马明中比他大9岁,是国内第一个大学生印社的发起人之一,平时就住在学校的教师宿舍,两人因篆刻相识,亦师亦友,在马明中的影响下,丁晓东渐渐叩开了篆刻这门艺术的大门,从原来单纯的“涂涂刻刻”,渐渐走上了专业篆刻的道路,他创作的作品也在篆刻界崭露头角。
在平湖师范就读的那段时间里,丁晓东常常利用午休、夜自修,照着《书法报》上的作品临刻,刻好后,几乎每周都会登门将刻好的印章拿给马明中,请他点拨技法,传授篆刻知识,丁晓东回忆说,“当时,他不但帮我修改印章,还嘱咐我师法传统,向古人学习,并向我推荐了《青少年篆刻五十讲》《篆刻艺术》《金石大字典》等书籍,并将自己珍藏的叶一苇先生的篆刻原拓给我学习。
”这些更增添了丁晓东的篆刻热情,开阔了他的篆刻眼界,之后,他买来相关工具书籍认真阅读,并参加了平湖当地的当湖印社,打下了深厚的篆刻基础。
毕业之后,丁晓东坚持勤练习,篆刻技术越来越成熟精进。2010年,丁晓东被吸收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他的作品还相继入编《嘉兴古今印人录》《嘉兴青年篆刻方阵》《中国梦·水之韵》等作品集。
2016年6月,为了迎接“吴昌硕奖”第五届浙江省篆刻大展,丁晓东创作的一组古鈢印风格的作品,从构思到治印到印屏制作,他积极准备,围绕命题内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他先后进行了两次创作,经过专家的层层遴选,丁晓东的作品成功入展。
“我常独坐映雪楼中,烹一壶香茗,点一支香烟,默默翻阅一本本印谱,或游心于战国、秦汉之间,或与巨匠神交。每有心会,便寄之于刀石之间。篆刻风雅事也,我常常在做;篆刻有趣事也,我常常在感受。”采访最后,丁晓东这样表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