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新大别山发电厂 大别山发电:老区十年路 重焕新颜新生活
2月24日夜晚,地处湖北省麻城市的神光花园小区内,四条主要街道上演着两三百人的高跷、跑驴和秧歌民间活动。与之相呼应的,距离这个小区30公里的大别山电厂公寓内,几乎同时拉开了点燃“旺火”的序幕。
“旺火”位于电厂公寓进入口的食堂旁。五年前的4月,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简称“中电国际”)董事长李小琳就在这个食堂的第一排中间的桌上,与电厂员工一起共进午餐。“记得当时李董事长的盘里有煮鱼、回锅肉、青菜和一碗紫菜蛋汤,可以说是标准的三菜一汤。”那天曾坐在李小琳后排的电厂员工刘伟回忆说。
“李董事长用餐前说了一句,我印象比较深刻。”刘伟说,“她说,这生活还不错,但离小康水平有一定距离,我们还要艰苦奋斗,共同努力,改善大家的生活水平……”
“大别山电厂”是当地人的简称,其全称为“黄冈大别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由中电国际控投建设和运营。电厂自2003年成立以来,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支持,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省委书记的俞正声同志就曾参加其一期工程的奠基仪式。
今年是大别山电厂发展的第十个年头。身负“鄂东地区建国以来最大的工业公司”盛名,大别山电厂的现状不仅被社会关注,在老区创业的一代大别山人的生活状况更为各界所关心。最近,笔者深入麻城,走近大别山电厂,进行了一次探访。
重大局,各路英才聚老区
2004年11月22日,大别山电厂一期工程在麻城举行奠基仪式。以这一天为标志,一批又一批的电力人先后从全国各地汇聚于此,展开了一场“建设国内同类型先进机组”的大决战。
“从当时来讲,我们的压力真的很大。你想想,作为中电投集团公司在湖北的第一个项目,集团公司十分关注,湖北省和黄冈、麻城各级政府很重视,李小琳董事长多次关心,我们只有卯足了劲,各工程项目部协同作战,最终才算不辱使命,保证了工程的如期建成。”2003年,作为电厂的第一批开拓者的代表,陈守成这位出生于安徽的老领导,现已退休了还时常忆起当初建厂的日子。
鄂东地区在21世纪之前,只有几座小型的水电站,根本没有超临界大型机组的技术与人才储备。可电厂是国家重点投资工程,是一个支持老区经济发展的能源项目,需要引进技术的可靠和素质过硬的人员。
王海军来自河南,是一位从专业岗位逐步走上管理岗位的部门经理。“可以说,我见证了电厂从建设到投产、运营的整个历史。”他说,“电厂建设的高峰期,参与人数有2000多。这些人都来自湖北省外,即使在今天,锅炉、汽机、电气、热控、化学、安全等专业技术人才绝大多数还是省外籍的。我们之所以有热情来到这里,就是一直记得2003年公司成立时,李小琳董事长就殷切希望,服务老区,电厂要早建成、早投产、早受益。”
不过,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五六年的他,心中还是有些感慨。“初来这里时,住的是附近村民的房子,里面能提供的条件十分有限。更难受的是不太适应气候,冬天湿冷、夏季酷热,尤其是晚上,总睡不好觉。有人甚至想申请回老家了。”他说,后来大家逐渐习惯了,都留在了这里,“有时我们闲聊时也惊奇自己怎么就坚持了下来”。
如今,与王海军一样有着相似经历的有200多人。在这个现代化管理的电力企业,加上辅业的员工,总共也才三四百人。就是这些人,从大局出发,用使命感和责任感,赋予老区以电力能源的崛起。2008年,电厂两台机组实现“双投”,并获得“全国电力行业优质工程奖”。2012年,电厂再争荣誉,被中电联评为“全国电力行业优秀企业”。
为发展,扎根老区创和谐
麻城隶属于湖北省黄冈市,位于鄂东北部,是“黄麻起义”策源地,在这方土地上诞生了红四军、红二十八军,为中国革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1991年,麻城市作为全国贫困县,被国务院确定为对外开放城市。“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也是一片渴盼开发的热土。
”时任电厂筹建处驻京办主任、现在中电国际办公室工作的史主任说,“为帮助老区的和谐社会建设早日步上快车道,李小琳董事长上任‘中国电力’董事局主席的第一个新建项目,就放在了大别山电厂上。”
对于这个来之为易的企业,当地百姓和政府非常珍惜。为了留住发电人才,麻城市在各方面都给予了支持,其中包括建设“神光花园”小区。这个小区起初就是按“电力小区”这个概念来规划的,但后来发现电厂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人员不多,便放宽了许多限制。到目前为止,这个小区里,还是以电厂员工为主要居民。
但是,并不是所有员工在多年前就决定扎根老区、愿意住进这个小区的。有员工透露:“小区不在市中心,周边配套也没及时跟进,就我们一百多号人分散在十几幢楼里,显得特别冷清。”不仅如此,还要掏钱买房,又要考虑子女上学问题,“那时候我们面临特别大的经济压力和家庭方面的压力。”
然而,一位来自山西的员工也表示:“但从中电国际的角度来说,没有丢下我们这些神头电厂的富余职工不管,能够继续从事自己原来熟悉的工作,并且还能为老区的社会建设贡献一份力,我们又觉得很满足,克服了当初一些生活和家庭上的困难。”
“中电国际是一个负责任的电力企业,中电国际的员工也是一群可爱的人。”电厂总经理柴茂谈起自己热爱的企业,一时显得很激动,“在中电国际‘静水深流’企业文化引领下,我们的员工不但能稳下心来,更重要的是特别讲奉献,肯发挥聪明才智。
我们的机组能荣获中电投集团公司600MW等级火电机组运行状元机组、节能降耗先进机组第二名,以及全国600MW 超临界机组能效对标竞赛一等奖、三等奖等荣誉,这说明我们这个团队是优秀的,也证明我们在服务老区的行动上没有辜负中电国际的期望。”说完,他站到了一张合影前。“这是李小琳董事长为激励我们这一群在麻城的发电人,特意照下的,当时还赠送了四个字:‘转识成智’。”他说。
“各地的发电人来到麻城后,不仅带来了电力实践经验,还带来了山西的民风民俗,并慢慢融进当地人的生活。”电厂副总经理、工会主席李立新也以个人的身份参加了2月24日的活动,与融汇着上百麻城人的队伍一起敲锣打鼓,烧“旺火”。“我们公司十分重视和谐企业建设,公司快速发展,员工也要有幸福感,”他补充道,“黄冈市总工会在2011年授予我们工会为‘模范职工之家’,这是对我们工作和员工生活的肯定。”
事实上,电厂为创建和谐企业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外,与各级党政机关、省网公司和路、矿、局保持了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对内,则开展了系列常规活动。比如在技能上,进行系列岗位培训;在生活上,为适龄青年组织联谊。保持了公司长期的和谐稳定。
献爱心,老区明天更美好
“电厂的员工都有一颗乐善的心”。
同为麻城市义工联合会成员的一位朋友,这样评价老区发电人的爱心印象。
据从麻城市特殊教育学校网站上查阅的消息,2012年4月21日,大别山电厂青年志愿团十几人来到这所学校,给智障少年和儿童一些篮球、乒乓球等体育用品和学习用具,还在校园内开展了游戏互动活动。这次活动在当地引起不少的轰动,中国电力新闻网曾在首页以图片新闻的形式进行了报道。
“在此之前,我根本不知道特殊教育学校里有这么多的失明、脑瘫、智障青少年。只有进入到他们中间,才能感受到那是一种渴求关爱的人群。”电厂团委书记索吉明参加了这次志愿活动,他对这次活动带来的心灵震憾仍然记忆深刻。“我们想与他们交流,但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戒备心理。为了让他们学着用手机发短信和上QQ,我们用了整整一个上午先同他们玩拔河游戏‘套近乎’之后,他们才肯与我们零距离接触。”
作为员工的爱心行动,这只是为数众多中的一件。生活在麻城,大别山电厂的员工参与了许多帮扶济困活动。2010年,湖北省首例人体综合捐献者魏霞是麻城人,生前病重时,人力资源部和综合部的员工就捐献了几百元,并曾几次前往她家进行看望,鼓励她乐观面对病魔。
捐资助学是中电国际一项长期的公益行动。据报道显示,长期以来,单就通过教育基金这种形式,中电国际就向全国多个省市的学校奖励了近200多位贫困学生和100多位优秀教师。这种慈善行动在大别山电厂得到了传承。
“这是李小琳董事长影响下的一个传统吧,让我们老区的孩子直接受益。”麻城市松鹤希望小学校长黄勤勇翻出了一些照片,回忆道:“当时是2004年,李小琳董事长到麻城考察,看到我们的教学楼简陋,即现场捐款。从那时起,不断就有电厂的员工和社会上关心教育的好心人陆续向我们捐资。”
现在,走在松鹤希望小学内,一条150米塑胶环形跑道和一个标准塑胶篮球场特别引人注意。就是这个塑胶体育场,创造了麻城市的第一,这所学校也因此成为市里环境最好的小学之一。
“对外洒下一片爱心,对内更是真情满怀。”电厂政工部的冯纪兴很高兴提到“善行”这个话题。他约了还在家休息的张福见面。
张福是电厂的病休员工,2010年,他被查出患有严重心脏病,需要大笔医疗费用。得到这个消息后,公司上下自发献爱心,为他的困难解了燃眉之急。后来,公司领导还亲自过问,帮助联系医院,最终于2011年进行了心脏移植手术医治。
“我的病情不但厂内几乎人尽皆知,还传到中电国际高层,甚至得到了他们的关心。没有这个大家庭,我可能早不在人世了。”张福完全病愈还需一段时间,仍在继续休养中,说话的声音比较小,但很真诚,“今年春节前,中电国际财务总监徐立红代表中电国际党组,带来李小琳董事长的问候,我也是当着面这样对徐总说的。在今天,我还想说,在这样温暖的企业,我很幸福。”
“若是大爱驻心间,人间此景不羡仙。”2008年,李小琳来到麻城,看到电厂的员工精神面貌,曾留下这句诗。时隔五年,在她当年就餐的地方,一群刚从紧张工作岗位下班归来的员工,与当地人一起载歌载舞,将寓意吉祥和幸福的“旺火”燃了起来,照亮了老区发电人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