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乌苏里船歌郭颂 赫哲人唱响新“乌苏里船歌”
据新华社哈尔滨1月11日电(记者马晓成)“立冬下挂网,小雪打冰障。大雪钓冬鱼,冬至补网具。小寒大寒修理船,鱼楼肉满迎新年……”在黑龙江省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中心校一年级的课堂上,赫哲族教师吴宝文身着民族服装,领着孩子们朗诵描绘赫哲族渔猎生活的歌谣。
仅有五千余人的赫哲族是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之一。赫哲族有语言,却没有文字。口口相传,曾是这个民族记录历史变迁与民俗风情的唯一方式。
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赫哲族老人吴桂凤,几乎从未离开过八岔赫哲族乡。吴桂凤说:“小时候父母日出打鱼,日落归来。闲时父亲吹箫,母亲和着音乐跳民族舞蹈。日子虽然清苦,却有着让人难忘的愉悦。”父母和兄长相继离世后,吴桂凤忽然发现没有人和她说赫哲语,更令吴桂凤感到担忧的是,年轻人并不愿意学习赫哲族文化。
随着老一代赫哲人相继离世,以及新一代赫哲人生活方式改变,赫哲族语言环境日趋脆弱。“我曾经想教我的侄子,但他不想学。”吴桂凤说。
同样的问题也曾让吴宝文感到困惑。由于缺乏语言环境,教给孩子们的民族语言过不了多久就会被忘掉。更让他焦虑的是,外迁的年轻人越来越多,留下的孩子越来越少,赫哲文化还咋传承?不过,吴桂凤和吴宝文最近感到,变化正在身边发生着:年轻人开始主动找到赫哲老人,学习民族传统文化。
“80后”赫哲人王海珠一闲下来就去找村里的老人们学艺。“学语言,学鱼皮技艺,学民族特色食品制作,能学什么学什么。不仅我,村里面很多年轻人都在跟着老人们学。”王海珠说。
近年来,赫哲族文化正受到各界的关注,在八岔、街津口等地,都建立了以赫哲文化为核心的旅游项目。随着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赫哲族人认识到,没有文化传承,旅游产业很难持久。眼下在八岔赫哲族乡,每周末举办的语言传习文化班成了最热闹地方,悠扬的伊玛堪再次响彻这片古老的土地。借助微信等新传播手段,赫哲人还通过群聊的方式创造新的语言环境。
吴宝文所在的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中心校,传授民族文化也已经进入了第十个年头。向低年级传授儿歌、舞蹈,向高年级教授手工制作。为了更易于学生们接受,吴宝文也在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用国际音标,用趣味方式教学,再加上特色的校本课程,民族课程越来越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更令吴宝文感到欣慰的是,如今他的学生已经不仅限于中心校的孩子们,更多的青年人也在主动向他求教。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不断开展工作,保护和促进赫哲族文化传承。黑龙江省建立了多处省级伊玛堪传习所,目前已梳理出伊玛堪专著70多部、图片6000多幅、影像记录900多个小时。
“我希望能成为文化传承者,希望那时候人们再提起赫哲族,想到的不仅仅是《乌苏里船歌》,还有灿烂的民族文化。”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中心校六年级学生李远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