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大“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

2017-06-1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四川大学是全国第一批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学校之一.我校现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9人.王琪(

四川大学是全国第一批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学校之一。我校现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8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9人。

王琪(特聘教授) 主要从事高分子间复合物、聚合物共混物和复合材料、以及高分子力化学等方面的研究。承担并完成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中国石化总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四川省科委等资助的多项科研课题,以及与美国Rohm&Haas公司、DoW化学公司、荷兰DSM公司的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在用催化接枝技术制备新型聚合物/纤维复合材料,用高分子间分子复合方法制备新型高分子固体电解质、新型复合纤维、新型聚合物驱油剂,研制新型力化学反应器及用力化学方法制备新型高分子材料以及聚合物加工中的流变学和化学流变学等研究方面取得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不少论文被SCI和EI等收录。申请中国专利10项,已授权3项,公开3项。科研成果曾获国家教委(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二等奖(1992年)、三等奖(1998年)和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1999年被国家教育部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专家评审委员会批准为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学科特聘教授。

李安民(特聘教授) 主要从事整体微分几何、辛几何研究。研究工作得到国际同行的重视和好评,被广泛引用。辛几何与辛拓扑是目前国际上非常热门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几何、分析、拓扑、代数几何、物理等多种领域。其中Gromov-Witten不变量、量子上同调理论的研究特别活跃。和阮勇斌发展了一套辛手术理论,研究Calabi-Yau流形,证明了量子同调环在Flop手术下不变,发现了第一个量子双有理不变量。从arXiv网上查阅的文献看,目前已有九篇文章引用该文。在仿射微分几何领域作了系统的工作,解决了一些基本重要的问题,得到国际同行的公认和好评。结果被国际上几本专著所引用。

魏于全(特聘教授) 个人介绍见“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相关内容。

石碧(特聘教授) 毕业于成都科技大学高分子材料系。1992年获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化学博士学位。现任四川大学皮革化学与工程国家专业实验室主任,皮革化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省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皮革科技顾问。曾获得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称号、四川省十佳优秀教师、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跨世纪优秀青年科技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罗懋康(特聘教授) 1956年2月生于重庆市,博士,四川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先后主持或承担国家教委“优秀年轻教师基金”、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国家科委专项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研究与高等人才培养中心”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数学学报》、《数学年刊》等国内杂志及《J.Math.Anal.Appl。》、《Top.Appl。》、《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等国际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得美国《数学评论》、前苏联《数学进展》等多次摘评介绍,称为“非常重要”、“深入的分析研究”、“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重要的结果”、“强烈影响”、“原创性工作”、“非常吸引人”、“充分新颖”等等。

许唯临(特聘教授) 主要从事工程水力学科和教学工作。近年来共负责或主研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包括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部省级基金项目及国家重点工程科研项目等;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电力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SCI收录2篇,EI收录15篇。所完成的 “高坝大流量泄洪消能及水垫消能机理研究”被鉴定为 “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水垫消能机理研究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并于1998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所完成的 “高水头大流量泄洪消能研究—水垫塘水力特性及体型优化研究”于1997年获电力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还曾于1996年获水电力利规划总院科技进步一等。所完成的 “水工水力学中开发与应用紊数学模型几个关键问题研究”因在自由面问题、复杂边界问题、三元效应问题以及固壁边界问题等方面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于199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

周总光(特聘教授) 从事外科学工作多年,学风严谨,学术造诣高,在胰腺外科和微创外科领域成绩突出,在国内的实验基地取得了多项国际水平的重要成果。国内外同行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这些成果对于阐明胰腺的生理及病理生理、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防治乃至整个胰腺学科的发展都有深远的影响;达国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周总光教授是四川省腹腔镜外科的开拓者之一,他用微创外科手段已为5000多例患者解除了痛苦而无并发症,良好的手术效果为广大患者所赞誉并得到同行的肯定。先后获1997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度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人选;同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1年9月聘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傅强(特聘教授) 1993年12月获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1月至1997年11月,美国阿克隆大学博士后;分别于1999年8月至2000年9月,和2001年10月至2001年12月在德国弗赖堡大学作洪堡学者。1997年12月至今,任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博士导师,2001年7月起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傅强教授先后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多项。目前作为负责人主持的项目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教育部优秀年轻教师基金、归国留学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和省重点科技基金。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论文被SCI收录50余篇,论文被SCI等引用达120次,1997年3月获北美热分析学会优秀论文奖,1998年12月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1999年12月获宝钢优秀教师奖。

刘进(特聘教授)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导师。1989年至1993年在美国从事麻醉学的科研和临床工作。1994-1999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主任,2000年至今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任麻醉科主任,ICU主任和麻醉与危重医学教研室主任并在华西医院成功建立麻醉学博士点。刘进医师为我国培养的第一批临床型医学博士。致力于血液保护,心血管麻醉、术中心功能调控、临床麻醉质量控制的临床实践和研究。已培养博士后2名,博士9名和硕士7名。现带有博士后3名,博士7名和硕士8名。已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1995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国家教委优秀青年教师基金。1996年获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已完成8项国家、部、委和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现正主持6项科研课题。1997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并入选国家“百千万工程”第一、二层次。1998年获吴阶平医学奖二等奖。2002年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奖。

冯小明(特聘教授) 1981-1988年在兰州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专业学习,分获理学学士学位和理学硕士学位;1993-1996年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1988-1993 年在西南师范大学化学系从事有机化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历任助教和副教授;1996-2000 年在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历任副研究员和研究员,并被评聘为博士生导师;其中1998-1999 年在美国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化学系做博士后研究;2000年至今任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四川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绿色化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

冯小明教授在不对称合成方法学及手性医药、农药和具有生理活性化合物的合成研究领域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所获得的一些研究结果促进了了不对称合成方法学的发展。现已分别在J. Am. Chem. Soc.,Chem. Eur. J, J. Org. Chem.,Org. Lett.,Tetrahedron,Synlett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近年所发表的论文被SCI刊物他引近400次,单篇他引大于30次,多篇论文被评述性论文正面评述,多次被邀请在国际、国内会议上做邀请报告。作为主研人员获得200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壹等奖(排名第七),2001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2002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2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2002年获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称号,2004年入选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入选教育部2005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曹顺庆(特聘教授) 曹顺庆教授1954年2月生于贵阳,198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同年考上四川大学研究生,1983年获硕士学位,1987年获博士学位。现任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级重点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霍英东教师基金获得者,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带头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中外文论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美国康乃尔大学、哈佛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台湾南华大学、佛光大学、淡江大学客座教授;国家社科基金评委,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中文学科副主任委员。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外文学发展比较研究”等多个项目,担任“十五”“211”重点项目“中外文学与俗文化”负责人;多次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教育部人文社科奖及四川省政府社科一、二、三等奖。《文学评论》编委、《中国比较文学》编委、英文刊物Comparative Literature: East West主编。出版了《中西比较诗学》、《中外比较文论史》、《比较文学史》、《中国文化与文论》、《两汉文论译注》、《东方文论选》、《比较文学新开拓》、《中国古代文论话语》、《中外文学跨文化比较》、《比较文学论》、《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世界文学发展比较史》、《比较文学学》等著作2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辛洪波(特聘教授) 辛洪波博士于1991年7月获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药理学博士学位。1993年10月至2005年11月在美国Vanderbilt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康奈尔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或任讲师、研究助教授和助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11月至今为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华西医院心血管疾病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2005年度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现为美国生物物理学会和美国糖尿病学会会员。赴美后主要从事心肌,骨骼肌和平滑肌肌质网钙释放通道(calcium release channels /ryanodine receptors) 的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其论文曾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如“自然 (Nature)”,“生物化学杂志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等发表。现已申报国际专利两项,其中“组织或细胞特异性基因敲除载体构建 (Vectors for conditional gene inactivation)”专利技术能迅速、有效、低成本地用于研究小鼠的基因功能,由于小鼠具有与人类基因组的高度同源性,该项技术将为研究小鼠及人体的发生,发育及发展,为人类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和新药开发提供重要的工具。

王玉忠(特聘教授) 1994年在四川大学获得(高分子)材料学博士学位后一直在四川大学工作,1995年晋升教授,1997年获博士生导师资格。1999年德国Max Planck高分子所(DAAD)访问教授,2002年英国Nottingham大学(皇家学会)访问教授。先后在6个全国性学会/协会或组织任副会长/副理事长、主任委员、理事等,IUPAC和ASTM会员。负责创建的降解与阻燃高分子材料研究中心现已建设成为省重点实验室。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友好材料,特别是在无卤阻燃高分子材料、低成本生物降解塑料和废弃高分子材料的回收利用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截止到2006年,他负责承担了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863”、国家重点科技攻关、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等国家和部省级纵向课题30余项,发表期刊论文140余篇(近五年SCI收录59篇)、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18篇/次,出版专著3部,申请发明专利34项,成果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推广成果和新产品各1项。

获各类科技成果奖12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高校技术发明一等奖各1项、其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已培养硕、博士研究生40多人,获得“四川省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并获得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奖。获得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四川省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奖,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和“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优秀青年,享受***特殊津贴。2006年被教育部评为“环境友好材料”学科“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