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娣娜的主体教育理论 主体教育:我国走向新世纪的一种教育理论
经过长达20年理论探讨的积淀,我国主体教育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学说为理论依据,吸取古今中外教育理论的合理成份,并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了现实化和本土化的改造和提炼,成为我国走向新世纪的重要教育理论,其基本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价值观:以学生发展为本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末的十几年里,理论界一直争论教学中谁是“主体”的问题,学者们先后提出“教学三体论”、“双主体论”、“主导主体论”等不同的观点。进入新世纪,在教育价值观上,从事主体教育研究的学者们已经形成共识,这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这里的“发展”,是指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中所获得的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展开讨论的,而教育活动,是社会活动的一种特殊形态,而非一般形态,因而有其特殊性。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对象是青少年,他们不同于“社会人”,他们处理的问题也不是社会问题。因此,他们主体性发展的过程不同于一般“人”的过程,而是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使自身不断得到完善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有一定的发展规律的。主体教育理论由于所研究的“主体性发展”是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因而在内涵上与马克思的这一学说有所不同。这种鲜明的针对性使之避免了教条主义的偏向,从而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其具体体现概括起来,有以下4个方面:1)把学生当作主体;2)注重每个学生的需要、潜能、能力、关系、个性和精神世界的发展;3)扩大学生交往,鼓励学生创新;4)现在学生的发展将预示着将来社会的发展。
什么是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它包括哪几个方面?20世纪90年代,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包括小学生在“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3个方面的特质,12个分析单元,57个项目的5级评定的主体性发展指标体系”(小学)得以构建。
中学生主体性发展指标则考虑了“4个维度,即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和社会性4个特质13个分析单元,并在一系列行为描述中提炼出能够较好地体现分析单元各个表征的24个行为条目”。这些指标体系为教育教学活动体现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根本价值提供了指导原则。
2.教育过程观:在活动实践基础上通过交往实现发展
在教育过程观上,主体教育理论坚持把在活动、实践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作为基础教育实现人的发展的基本途径。学生的主体性在活动、实践及交往中生成。活动与实践,也是马克思理论的重要内容。
马克思认为,人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对外部的客观世界发生作用,才能主动地认识和改造客观现实,并在这一过程中改造、发展和完善人自身,由此可以有这样一个结论:活动是个体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而“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主体教育理论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但又结合教育研究对象的特殊性而展开。学生的学习活动有别于社会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有它自身的规律,这突出表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体现出较强的选择性、实践性、社会性和创造性”。
学生处于主体性水平的提升和形成时期,教育教学活动做得好,可以有效地加快这一进程。主体教育过程就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恰当的教育策略和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
3.教育评价观:注重评价对人发展的促进
主体性的评价观就是发展性的评价观。发展性课程评价有3个核心理念: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二是促使课程不断改进与提高,三是面向多元。
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包括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在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意义上,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或者说体现主体性的课堂教学应具备哪些基本特征?研究表明,发展性课堂教学主要包括3方面的特征:1)体现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宗旨的教学目标,这又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学科基础目标;二是主体性发展目标,主要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3)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与方法,这又包括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及教师教学中的尊重差异和鼓励创新。
而确立上述标准又要遵循3条原则:一是导向性,通过评价,使评价对象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地向评价标准靠拢;二是有效性,要做到合目的性、合规律性和合个性的有机统一;三是开放性,在主体教育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应该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绝不能用一个划一的标准来框定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行为。
“主体性课堂教学评价在标准上是开放的,给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具体掌握标准留下一定的余地。”
第二个问题是:在主体教育意义上,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即在评价中如何实现对学生发展的促进功能。主体教育的评价是建立在对学生人格充分尊重的基础上的发展性评价。它主张评价由学生、教师、家长及社区等多主体的参与;主张评价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做全方位的综合考察,体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统一;强调评价的激励功能,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一个学生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得到健康发展。
4.教育目的观:造就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
研究表明,主体教育的目的包括近期目的和最高目的。
近期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个体主体性,这包括:增加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人格。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既关注学生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高度发展,也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灵感、直觉等非智力因素,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
主体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类主体性。所谓“类主体性”,就是指人的自觉存在状态,是个人在全面而又自由发展的基础上,在遵循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条件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自觉融合和统一。
此时,“人类已从盲目张扬自身的主体性,进入高一层次反省主体的阶段;而人们对个人本位的批判性反思则预示了,类主体取代个人本位的新时代已是指日可数,即将来临”。
主体教育既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发挥个体的主体作用,也要避免学生走向“人类中心论”、“个人中心论”的误区,从而真正实现主体性向类主体性的转移,实现造就社会历史活动主体的远大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