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牲园”迎百岁华诞 北京动物园百年史话[组图]
如今,北京动物园每年接待600万人次的中外游客。
新华网北京4月15日电 题:“万牲之园”迎来百岁华诞——北京动物园百年史话
记者熊润频、魏梦佳
北京动物园是一座牢牢扎根在历史地基之上的文化之园,它始于晚清,号称“万牲之园”,开启中国动物园事业之先;它坐落京城,数易其名,见证百年中国沧桑之变。
4月15日,是北京动物园100岁的“生日”。翻开那尘封已久的历史,我们看到的是篇篇华章。
清末时期农事试验场正门。
兴办农事试验场 端方献宝
北京动物园始建于1906年,前身是清政府设立的“农事试验场”。1906年4月15日,农工商部向清政府请旨批地,兴办农事试验场,旨在开通西学、振兴农业。当时的农事试验场在北京西部皇家御苑乐善园、继园及广善寺、惠安寺的基础上筹建,占地1062亩。
动物园工作人员杨小燕对该园的历史颇有研究,她介绍说,1907年,南洋大臣端方从德国购买了一批动物,为讨慈禧太后的欢心,就送到农事试验场,并在广善寺展出(今动物园东南角),票价是“铜元20枚”。端方运送的这批动物是我国最早展出的一批动物,有80多种,其中包括狮、象、斑马、骆驼等。到1908年农事试验场全部建成开放,人们在其中除了可以参观动物,还可以在园内欣赏花草,在亭台楼阁里品茶、休息,在湖内泛舟。
“慈禧和光绪皇帝来过两次,园里著名的畅观楼就是供慈禧来往颐和园中途休息的地方,也是当时清政府唯一的一座西式行宫。虽然当时对外开放,但20枚铜元却并不是一般老百姓所能支付得起的。” 杨小燕告诉记者。
鲜为人知的民主革命圣地
很少有人知道,现在的北京动物园还是我国民主革命的圣地。
据介绍,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曾多次来到当时的农事试验场,时任民国第一届内阁农林总长宋教仁也住进其中的鬯春堂,据说因为他喜欢那里幽静的环境及“农场”内的粗茶淡饭。在那里,他完成了国民党的筹建工作。宋教仁遇刺3年后,由继任的农林总长募集捐资,在鬯春堂的北面建立了一处宋教仁纪念塔。纪念塔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毁,现仅存两层基座。
除此之外,园内大熊猫馆后面的“四烈士墓”埋葬的是谋刺清政府顽固分子及袁世凯的烈士(彭家珍、杨禹昌、黄之萌、张先培)。1912年8月,孙中山参加了四烈士的迁葬仪式,之后还与黄兴参加了各界人士在畅观园举办的欢迎会。
多项动物园“之最”
在中国城市动物园的历史上,北京动物园开创多项“之最”:中国开放最早的动物园、国内最大的城市动物园、全世界参观游览人数最多的动物园、“礼品动物”最多的动物园……
如今的北京动物园占地面积约90公顷,据统计,其中共饲养展览动物900余种,每年接待中外游客500多万人次。该园既饲养着陆地上最大的动物——非洲象:成年雄象可重达7吨,体高3米至3.5米;也有世界上最小的猴——原产于马达加斯加的鼠狐猴,刚出生的鼠狐猴体重仅4克;一只1953年从莫斯科送来的美洲神鹰成为在园里生活最久的动物,至今健康状况良好;而由人工饲养展出的野骆驼则是北京动物园的独创。在大熊猫科研与繁育史上,北京动物园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人工饲养环境下繁殖大熊猫;同时也首次应用人工采精和人工授精技术繁殖大熊猫获得成功;1992年,首次全人工育幼成活。
“百年苑囿,万牲乐园;和谐天地,秀美园林。”动物园灰色“三拱门”上的石刻雕花依旧斑斓,历经百年的“万牲名园”迎来了新的时代。据悉,在北京动物园百年华诞之际,该园将开展一系列“园庆”活动,如北京晚报征文和摄影比赛,出版“北京动物园百年纪念画册”“北京动物园动物生态知识手册”,完成“鬯春堂”装饰、“宋教仁墓”调整、“四烈士墓”修建等。(完)
15日上午9点刚过,北京动物园砖灰色的三拱门下,中外游客川流不息。他们或许并不知道,头顶这三个布满雕饰的拱型门洞已经见证了北京动物园的百年岁月。
北京动物园
北京动物园是中国开放最早,珍禽异兽种类最多的动物园,距今已有九十余年的历史。它位于西城区西直门外,占地面积约九十公顷,饲养展览动物九百余种两万多只,每年接待中外游客600多万人次。
北京动物园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当时取名为"万牲园",是中国公开展览野生动物最早的公园。1955年4月1日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已修葺一新的公园正式命名为"北京动物园"。
北京动物园位于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北侧,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动物种类最多的动物园。并已跻身于世界十大动物园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