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赵桂霞 35山东省潍坊市广文中学校长赵桂霞教育随笔
破译学生的幸福密码——潍坊广文中学行动研究管窥
山东教育报记者管恩武
赵桂霞 2010年1月17日
孩子的成绩有进步吗?恐怕没有一个老师、家长、校长不关心。但是,学生在学校里幸福吗?大概就很少有人关注了。
在潍坊广文中学,赵桂霞校长说:“其实这是我们应该首问的问题,把学校办成学生最喜欢的地方,是广文中学的第一追求!”
2007年1月,广文中学面向全校5000名学生,开展了一次学生幸福感的调查。主要内容是:
你在校园里幸福吗?如果把幸福指数分成十个等级,你的幸福指数有多大?你幸福的根源在哪里?不幸福的原因是什么?
调研是完全开放的,要求学生写出带来幸福感的10个重要理由,从最重要的开始。
结果显示,学生在校园里的幸福指数为8.16(最高指数为10),幸福感的来源排在前十位的依次是:
丰富的文体活动活跃了课余生活,锻炼了自身素质;各种活动让学生自主举办,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师资力量强,教师素质高;同学间团结友爱,互助和谐;校园整体面貌好,卫生整洁;老师关心爱护学生,师生关系融洽;自主互助课堂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生整体素质高,相互学习的机会多;学校教学设施比较齐备;学校知名度高。
与此同时,广文中学还面向学生、家长、教师、校长、专家分别进行了“您心中的初中理想学校的要素”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学生心中的理想学校”与“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来源如出一辙。比如活动丰富多彩,有可供选择的自己喜爱的课程,有可以自由活动的时间,有好老师,环境整洁优美,多媒体设备,课堂生动有趣、气氛活跃,有完备的体育设施和场所,以及有物美价廉的餐厅等。
可见,一所能给学生带来幸福感的学校,一定是学生心中的理想学校!而学生心中所期盼的理想学校,也一定能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的幸福指数!由此,广文中学找到了破解学生幸福密码的钥匙,开启了“提高学生校园生命质量”的系列行动。
行动之一:让活动成为学生幸福的重要载体
在两项调查中,排在第一位的都是学生活动,选修课程位居第二,而至关重要的课堂,却“意外”地落到了第七位和第九位。
“学生之所以喜欢活动,喜欢选修课程,是因为这些内容是他们自主选择的,代表着自由、兴趣和个性。在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切身体验,获得个人成长。”赵桂霞校长说,“但是我注意到,学校组织的许多活动,家长并不积极支持孩子参加,甚至班主任老师有时也不情愿,有的学科老师还抱怨活动影响了学习。”
为此,广文中学把这些能够明显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纳入了课程管理,使之成为学校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以课程标准要求之,以课程纲要规范之,以学分管理保证之,确保学生活动、选修课程真正落到实处。
当然,构建怎样的活动课程体系,也必须倾听学生和老师的声音。
学校分别面向在校生和已经离校的毕业生,开展了“你希望学校举办什么活动”“哪些活动对你的影响最深远”等调研,同时向全校老师求教:“哪些活动对学生的成长价值最大?”
结果有了,对策也就有了:构建九大“活动课程”体系,包括:入校课程,班会课程,国旗下讲话课程,社会实践课程,主题教育课程,“节日”课程,社团课程,阳光60分课程,离校课程。
每个活动课程均实行“主题引领,模块推进”,明确规定课程目标、模块内容、实施方式、活动时间、评价办法等。在实施方式上,注重“自主参与,实践体验”,所有活动均由学生竞标承办,学生参与情况实行学分管理。在实施要求上,坚持活动课程的个性化,“必选课程项目与自选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最大程度保证了学生全面发展基础上的个性发展。
“艺术节”作为“节日课程”的重要部分,是广文中学素质教育的传统项目。每年历时一个月的艺术节,有合唱比赛、歌手大赛、课本剧表演、乐器展演、主
持人竟台、演讲比赛等12个模块的内容开出。学生必须在艺术节获得规定学分,以保证获得基本的艺术素养,但选择哪个模块参加,则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确定。
2008年,继成功实施了“根系广文,胸怀天下”的“离校课程”之后,又于新学期开始的第一周,成功举办了以“千日之成,始于今日”为主题的“入校课程”。
“离校课程”主要为“帮助学生找到心理停靠点,用更足的力量迎接未来挑战”,设有主题班会、主题校会、校园送别3大模块。
入校课程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做好三年规划”为目标,设立了走进广文、认知自我、规划未来3个课程模块,9个具体课程内容,共36学时。
活动的效果可以用“震撼”“轰动”形容,社会反响强烈,省、市教育部门高度评价。尤其是“离校课程”,接受广文中学毕业生的高中学校,好评如潮。
行动之二:让教师成为学生幸福的不竭源泉
之所以关注这个问题,是因为在“理想学校的要素”描述中,“高素质的教师”被学生、教师、家长、校长、专家5类人员不约而同地列入了前四位。
“教师不仅是学生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也是教师自身幸福感的重要来源;既是学生幸福的要求,也是教师自身幸福的需要。”赵桂霞校长认为,“一所关注师生幸福感的学校,必定首先要承担起教师专业发展的责任”。
2008年,广文中学又多了一块牌子“广文教师发展学校”,标志着广文中学的教师发展迈入了常规发展、持续发展的轨道。类似性质的学校,在全国是第一家。
您最大的困惑是什么?您最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在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教师发展学校”在课程设臵上构建了必修、选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针对不同群体确立课程内容,如问题学生的转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课堂的有效管理等。
调研每学年一次,课程内容根据教师的学年需求进行更新。在课程实施方式上,根据教师的集中意愿,必修课程大多采用“校长视线,专家报告,读书工程,课堂研讨”等方式,选修课程则更多地通过“周四沙龙,青蓝
工程,广文讲坛,课题研究”等得到落实。教师参加教师发展的情况实行学分管理。这些举措满足了教师的发展需求,极大地推动了教师的发展。
赵桂霞校长认为,“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有幸福感的学生!一个受学生喜欢的老师,一定能给学生带来幸福!”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学校在学生中进行了广泛调研,“请写出你心中的好老师的标准,从最重要的开始”。结果令人惊讶:排在前十位的要素中,有7条与教学没有直接关系!更多的是对教师教育行为特别是职业道德的要求,而排在前四位的,竟然全部是对教师教育行为的要求。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只有3条,而且最高排在第五位。
怎样引导教师关注自身的教育行为?学校又在学生中征集“你最希望老师改正的行为”。根据学生的反馈汇总,学校制订了“广文教师爱生10条”,全部是对教师教育行为的要求。
同时,学校深入开展“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同步征集“学生喜爱老师的理由”。从获奖老师的“理由”中提取其共有特征,整理形成了“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十大特征”并印发全校。
教师发展了,越来越多的老师得到学生认可了。在一年一度进行的“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中,指数达到10的老师由上一学年的40%提升到62%。
行动之三:让课堂成为学生幸福的重要历程
学生在校园里,70%以上的时间是在课堂度过的。关注学生的幸福,必须关注课堂。让课堂成为学生幸福的重要历程,是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
毫无疑问,课堂首先要得到学生喜欢,学生喜欢的课堂才能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感受。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学生喜欢的?广文中学的调研发现,在学生喜欢的课堂要素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开放性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注重实践、体验的课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堂。
所以,需要构建满足学生课堂要素的“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理想的课堂不仅能带给学生愉悦,还要实现高效的目标。课堂达标好,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知识、能力、情感的内化,从而带给师生更高的成就感,而成就感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所以,需要构建师生共度幸福历程的“高效愉悦课堂”。
2007年6月,广文中学在5000名师生中开展了“高效愉悦课堂关键要素”的调研,采用小范围开放式问卷筛选要素、大范围参与调研、数据汇总分析三步工作流程,面向教师、学生两类对象,针对“高效”“愉悦”两个目标,“正向”“反向”两个角度,共确立了8个调研纬度。
数据显示: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师生配合、教学方法成为师生关注度最高的要素;教师语言、学生状态、教师状态、课堂气氛等因素也因为反差较大而备受关注。
高效愉悦课堂的关键要素被捕捉,理想课堂模式的探索有了明确的突破口。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广文中学学科教学规范》基本解决了教学环节、教学方法的高效落实问题。
对“学习内容”的进一步调研发现,学生对教材内容没兴趣,或者前臵知识造成了学习障碍,导致学生形成学习难点,都可能会使学生不喜欢学习。据此,学校通过整合教材,建设“引桥课程”,实施“习题训练知多少”这三条途径,使国家课程生本化,满足了各类学生的需要,学生变得喜欢学习了。
高效愉悦课堂的效果如何?与改革前相比,中考各学科A等率连年提升,部分学科提高16.7个百分点。师生成就感大大增强,幸福感因此提升。2008年1月的调研显示,学生的幸福指数由8.62提高到9.15。
行动之四:让家庭成为学生幸福的主要基地
上述三大行动令人欣喜。但引人注意的是,学生在家庭的幸福感却没有由此提升,一直保持在6.5左右的指数上。
2008年1月,广文中学相继进行了“学生家庭生活质量现状调查”,面向潍坊市范围内同层次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生,调查对象各为1000人。
结果令人震惊。对比显示,学生的生活质量随年级升高而渐次下降,与学生的整体满意度(对学校和家庭)成正相关。其中,初中生对家庭的满意度、父母的满意度最低,只有17.6%的初中生对父母表示“满意”,而同样的内容高中是33%,小学是45%。19.7%的初中生对家庭“不满意”,而高中是16.8%,小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