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和诸葛亮谁厉害 陆逊和诸葛亮可比较吗 陆逊和诸葛亮谁更厉害
陆逊东吴声望颇高、功绩卓著的将领。他文武双全,品德又高尚。孙权把他比做成汤国的伊尹和周初的姜尚。脍炙人口的故事有巧夺荆州、夷陵之战、还有最最出色的治国安民的谋略。
诸葛亮典故非常之多,草船借箭、火烧赤壁、三气周瑜、三顾茅庐、舌战群儒等等等等,数不胜数。如果把陆逊和诸葛亮做对比的话,先看谋略,我认为诸葛亮是占上风的,功绩太过明显,陆逊也不是等闲之辈,也有着耀眼才华,但是在诸葛孔明的光芒下还是略显暗淡。
而且毫不吹嘘的说,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经得知三分天下之势。其一生所做之事,无一不惊天地,泣鬼神。"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唏嘘感叹,憧憬思考。
陆逊火烧夷陵,大败蜀军。并且乘胜追击刘备溃逃的军队,诸葛亮为了给刘备断后,设置八卦图困住陆逊,陆逊看到八阵图后惊叹无比,觉得自己根本没办法突破,只能放弃追杀刘备。
所以我觉得,在守城方面,陆逊的确有着自己的一套过人之处,在功绩方面,也是非比寻常,但是孔明和他对比的话还是太过高大。当然了,历史是见仁见智的,也可以说各有千秋,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少了一个就不叫历史。
蜀汉章武元年,刘备为了报吴军夺荆州还有关羽被杀之仇,亲自率领大军攻吴。当时对上的将领正是吴国的陆逊。
刘备大军兵力强盛,陆逊避其锋芒,坚守不战。双方只能对峙。这一对峙,对刘备军中就是压力。因为蜀军是远征,补给方面不如陆逊来的轻松,而且又不能速战速决,再加上已经入夏,天气十分炎热,蜀军的士气逐渐低迷。
刘备为了士兵的酷热,命令士兵在山林中扎营,林中自然比外面要舒爽,但这一扎营却给陆逊带来了机会。时至夏季,万物都比较枯燥,刘备又在林中扎营,陆逊看准时机,命令士兵一人带一捆茅草,在蜀军营垒边放火边猛攻。
由于扎营的木栅栏和林木都是易燃的物品,火势瞬间就撩了起来,蜀军大乱,被陆逊率领的吴军连破四十多营,可谓是损失惨重。而陆逊火烧连营的成功,也直接导致了夷陵之战蜀败而吴胜的结果。
陆逊火烧连营,这一计策看起来并没有多么高超,可以说如果刘备不给他这个机会,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但是刘备却失算,在夏季竟然敢如林扎营,可谓是将自己的性命交到了陆逊的手中。
不过陆逊之所以最后能用火烧连营的计谋,和他的军事才能分不开,他在刘备带领大军攻到城下的时候,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就双方的兵力、士气等等进行了对比,决定暂时避其锋芒,也消耗了蜀军的战力,最后才能成功。
陆逊跟随孙权很久,在吴国有很高的声望,孙权甚至将孙策的女儿嫁给陆逊为妻。而吕蒙死后,陆逊更是成了对抗蜀国、魏国的支柱,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作为支柱存在的人物,孙权却一直没有给陆逊相应的权力,甚至于最后可以说是孙权逼死了陆逊。那么,孙权为什么要逼死陆逊呢?
其实,孙权之所以逼死陆逊无非是功高震主。他感觉陆逊已经威胁到了他的统治地位。因为陆逊和其他大将不同,他的身份,足以威胁到孙权。
首先,陆逊出生于贵族,姻亲关系更是显赫,所以陆逊权力重之后,也有能力谋反。
其次,陆逊在吴国的声望太高。特别是吕蒙死后,陆逊独挑大梁,更是让吴国的权要上至太子下至将相都与他交好,可谓是功高震主。而且当时三国局势已定,即使没有陆逊,吴国也可以自保,所以孙权没有一定要依靠陆逊,所以在陆逊当了一段时间的丞相之后,孙权就以立太子的事情逼死了陆逊。
再次,陆逊功高,孙权可能还可以暂时压制,但一旦孙权故去,幼子继位,很有可能陆逊变成为摄政大臣,吴国迟早要易主,所以为了后世计,孙权也不可能留下陆逊。
最后,还有一个比较隐秘的原因。陆逊是孙策的女婿。而孙权的基业可以说是从孙策手中继承过来的,开始是为了拉拢陆逊,但陆逊权势渐长之后,难免孙策的子孙没有其他想法,毕竟他们也是王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