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华教授 李丽华老师英语教育杂谈:语言学习的顺序
罗马尼亚人Alin是我的学生,学中文。他是我第一个外国学生,我也是第一次教一个外国人学汉语。很多时候与其说是我在教他,不如说是他曾经的语言学习经验在推动我们之间的教与学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很多现象让我对语言学习的领悟更加深入。以后可能不会再有给外国人教汉语的机会了,这段经历的价值对我来说是宝贵的。
在美国外教Paul的建议下,我们采用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的汉语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这本教材第一册在汉语拼音的辅助下进行语句学习的同时也关注汉字的识别和写法。一开始我按照教材的内容编排来教Alin,结果在汉字识别和写法这块儿根本进行不下去。
在Alin的要求下,我们只学习语句,即学习听读对话。因为他日常还会和中国朋友交往,对话学习更自然一些。第二册书开始的时候,书中课文没有了汉语拼音标注,第一次上课,我心里没底了,不识字的Alin怎么学这本书呢?结果在Alin的要求下,我把句子读出来,他用拼音记下整个的句子,然后他用英语解释给我听他的理解,不对的地方我们矫正,然后他一句一句地学习汉语表达。
当然,想到Paul说过的,要是不学识字,第二册根本不能进行的警告,同时自己也有了这个认识,他逐渐开始学习认字,但是对于写字还是仅限于喜欢才尝试。
不过熟悉的朋友已经开始惊叹Alin竟然可以在适合的情境下说出合适的话了。
目前Alin对汉语学习的目标好像没有确定到读书做学问那么高,好像仅仅确定在学到可以面对面交流的程度。不过以后会不会对学习目标有所调整谁知道呢。
对Alin的语言学习过程分析一下,我们会发现,他的学习策略实际上是他英语学习策略的一个迁移应用(英语是他的第二语言),即从听说开始学习语言,识字放到一个不那么重要的地位上。因为中文是象形文字,所以汉字识别是汉语学习必须有的一个阶段。
对比之下,英文的书面识别没有汉语的书面识别这么重要,所以英文书面识字可以在声音的引导下做到,无需像汉字识别一样关注到细节。绝大多数英语词汇的发音足以使听者确定其所表达的意思,但是相对的是,绝大多数汉字的声音在很多时候是无法帮助听者确定其含义。
所以拼音文字体系下的学习者习惯于把文字化成声音来理解语言,书面文字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转化成声音的,所以Alin在心理上对汉字识别和写法放到了一个很不重要的位置上,语言学习时重视声音的获得以及对声音所传达意义的学习;而我们汉语使用者的学习习惯是把声音转化成文字,从文字来理解意思,书面文字的作用是确定语意,理解语言,所以这种心理迁移到英语学习上就是在英语单词写法上花费很多时间来视觉记忆它们。
很微妙是不?正是这种微妙的心理处理机制影响了我们学习英语的方向和角度,也帮助了外国人学习汉语更加便捷效率更高。
当然,只重视听说的声音是不行的,声音的背后是思考,寻思,琢磨,没有思维活动的声音是录音机和鹦鹉都能做的事情。Alin的正式语言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他的语言学习更多是来自于生活中与中国朋友的交流和琢磨。在语境下听到的话,学习者要去感受它触动了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反射,在多次遇到和琢磨中去印证和修正,最后达到一个比较准确理解的程度。
我们大多数的英语学习者无法获得足够的实际英语交流的条件下,阅读是一个充足的用声音引导思考活动的资源。从这个角度来说,大量阅读的重点不在于对书面文字样子的识别,而在于用声音引导,把书面文字转化成理解,以达到学习语言的目标。所以,即使在英语阅读活动时,听读依然是第一位的,第二位应该是思考琢磨寻思,文字识别是顺便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