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仁玕发表 洪仁玕使农民阶级的代表 为什么能写出《资政新篇)这样的著作?
因为 洪仁玕故居遗址在太平天国的历史、甚至整个晚清的历史上,洪仁玕都是一个太值得说道的人物。可以说,他是鸦片战争后中国第一位提出变法维新思想的改革家。 创教、传教和砸坏孔子牌位,是洪仁玕早期与族兄洪秀全表示与旧世界决裂、创造新世界的革命举措。
洪仁玕自幼在家乡念书,也想通过仕途而治国平天下,但他和洪秀全一样,屡次赴考不第。年轻的洪仁玕便一边自修,一边开馆授徒。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洪秀全最后一次应考落第,这才想起束之高阁的基督教清教手册《劝世良言》,受其启发,便在家乡创立拜上帝教,21岁的洪仁玕以及和他同年的冯云山,一同接受了洪秀全自创的在家乡小河边举行的受洗典礼。
1847年3月(道光二十七年二月),洪仁玕与洪秀全来到广州,寻求取得传教“合法身份”(因为他们毕竟是自己受洗的)的可能性。
他们在美籍传教士罗孝全处“研究真道”,没有任何收获。究其原因,一是洪秀全的造神异梦令罗孝全反感,二是洪秀全可能向罗孝全做了不合时宜的宣传,暴露了自己造反要做天下万国真主的野心。
1851年1月,太平军起义于金田时,洪仁玕没能到达。洪秀全曾两次派人到花县迎接洪仁玕。洪仁玕立即响应。接着,洪仁玕和前来迎接的人发动起义失败,洪仁玕也被擒获,按律将治死罪。
但据说他当晚脱索而逃。 1852年4月(咸丰二年三月),洪仁玕逃到香港,住在瑞典传教士韩山文处,并正式受洗入教。此间洪仁玕还是想寻找太平军,曾经离港回广东,未几又再度回港。这时韩山文业已去世,他便为外国传教士教授中文,并开始学习西方文化。洪仁玕在香港居住四年多,亲眼目睹香港社会状况,接受了朝气蓬勃的西方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