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宝简历 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讲实事求是 还要与时俱进”
回首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40年,吴仁宝是一个无法淡忘的存在。在江阴市华西村采访,处处可以感受到这位“老书记”留下的痕迹。
10月29日上午,华西村党委书记吴协恩在接受记者采访谈未来发展蓝图时,这位华西村的当家人却回忆起“老书记”吴仁宝的往事。吴协恩说,他曾经很不理解,父亲吴仁宝那么忙,但村里移一棵树,都要他批准才行。后来,吴协恩在管理华西村的过程中,渐渐明白了父亲的苦心:“长一棵树几十年,砍一棵树几分钟。”
“天下第一村”能有今天的繁荣,离不开吴仁宝几十年园丁般的持续耕耘和精心沃灌。
“我就信仰共产党”
每天到华西学习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以前很多游人习惯去听听吴仁宝的演讲,现在的游人常常要去看看吴仁宝的旧居。华西村398号,吴仁宝在那里生活了几十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作为天下闻名的富裕村的当家人,吴仁宝在这上世纪70年代盖的平房里一住就是几十年。
屋子里只有简单的几件家具,最引人注目的是墙上挂满了各种镜框,都是他看重的荣誉证书。吴仁宝曾说,其中他最满意、最看重的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这个荣誉。
与很多人避谈信仰不同,吴仁宝从来都是大张旗鼓地袒露他对社会主义坚贞不二的信念。他说:“一个人要有信仰。我就信仰共产党,信仰马克思主义。我一直没有动摇信仰,如果说我动摇了,也可能就没有今天的华西。”吴仁宝始终是一位勇立潮头的改革开放探索者、共产主义理想的实践者,是历经岁月磨洗而永不褪色的优秀共产党人典范。
对于奋斗者来说,有了信仰就有了指引前进道路的指针。“华西的天,是共产党的天。华西的地,是社会主义的地。实践检验华西,社会主义定能富华西……”29年前,吴仁宝创作了《华西村歌》的歌词,如歌所唱,凭着“社会主义定能富华西”的坚定信仰,他率领华西村民缔造了这个“天下第一村”的发展奇迹。
认准了社会主义道路,认准了社会主义定能富华西,他为村民操心到最后一刻。最后的日子里,被病痛折磨的吴仁宝还要人给他读一读报纸,弥留之际偶尔醒来,还喊“开会,开会”,操心的还是华西村的发展。
“老书记在上海住院时,还不停喊我,要我整理材料准备开会。” 华西村党委副书记孙海燕在吴仁宝身边工作了20多年,他至今都清晰地记得“老书记”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仍然放不下工作,“他心里想的只有工作,没有自己”。
“从病重起,我陪了18天,父亲很坚强,没有喊一声痛,跟周围那么多人讲了那么多事,讲来讲去都是国事村事,没有一句家事,对自己的身体、对家人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吴仁宝的女儿吴凤英说。
“只要心脏不停,就要脚步不停、脑子不停、事业不停、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不停。”吴仁宝用他一生为理想信念的持续奋斗践行了自己的誓言。
“人民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
如今,华西人偶尔还会谈起5年前吴仁宝去世前后的事。2013年3月,吴仁宝病重从上海的医院回到村里,村民们扶老携幼地来看他,哪怕挤不进屋子,从窗户里远远地看一眼也算告个别。老百姓现在提起吴仁宝,都会尊称一声“老书记”。村民们忘不了吴仁宝,是因为吴仁宝生前心里一直装着大家,弥留之际都记挂着村民的冷暖。
吴仁宝出生在江阴的一个穷苦农民家庭,11岁给人放牛,后来又给人家当长工。从小穷怕了的吴仁宝没有像杰克·伦敦小说《热爱生命》里的主人公那样,有过差点饿死的经历后养成了积蓄食物的习惯。
翻身解放,入了党的吴仁宝,想的不是自己个人富起来,而是怎么样拔掉村里的穷根子,让乡亲们都富起来。吴仁宝曾经说:“我是穷过来的,看到有人穷我就心疼,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穷人过好日子。”
“有难官当,有福民享”,是吴仁宝的口头禅,也是他坚定的行动准则。吴仁宝几十年里都是5点之前就早早起床,23点才能上床休息,开会开到半夜是常事,甚至后半夜爬起来召集村干部开会部署工作。
几乎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地辛苦操劳,他还乐在其中,他说,“人民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在华西村,他一不拿最高工资,二不住最好房子,三不拿最高奖金,因为他认为这些东西不能给他带来快乐。
“不管到哪个地方,你要有信仰,要让当地老百姓富起来,只有这样子,你才能够成功,才能够发展,老百姓才拥护。”吴仁宝生前该拿的各种奖金有1亿多元,但他没有装进自己的腰包,都给了集体,给了村民。
1961年11月,33岁的吴仁宝成为江阴县华士公社华西大队党支部书记。那个时候,华西全村845亩地、667口人,集体积累1764元,欠债1.5万元,村民温饱都成问题。2003年,吴仁宝退居二线,华西村已经实现超百亿元的销售,家家都是“百万元户”。
吴仁宝生前无论再忙,每天都要亲自接待来华西村参观的客人,一直到他病倒。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么辛苦,他回答说,很多人千里迢迢来华西,就是为看他本人,听他报告。哪怕一百人中有一两个人感动了,回去想努力干工作;一万人有一两个人成功致富,都值了。
新华社记者袁养和认为,吴仁宝几十年里成为“不倒翁”的秘诀,在于他“重心在下”。与群众血肉相连的吴仁宝,几十年来从未离开过哺育他成长的华西的父老乡亲,他的根深深地扎在人民群众的沃土中,他的“重心”始终在下面,犹如希腊神话中的安泰,双脚不离地面,就能从大地之神的母亲那儿汲取无穷的力量。
“过去的钥匙开不了现在的锁”
“华西报告会”,如今仍然是“华西游”的王牌节目。在崭新的华西文体活动中心报告厅,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都喜欢到那里听一听“老书记”的故事。
“千难万难,实事求是最难!”报告人朱蕴海已经1000多次重复吴仁宝这句经典语录。吴仁宝一口浓重的江阴“土话”,如果没有翻译,外地人很难听得懂。朱蕴海,是吴仁宝生前最后一任普通话翻译,从吴仁宝去世前两个月开始接替他为到华西参观学习的人作报告。她说,老书记担任村书记近半个世纪,一直能挺立时代潮头,一直踩准发展节拍,秘诀就是实事求是。
改革开放之初,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分田”的创举,揭开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大幕。但在全国推广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过程中,吴仁宝做出了一个特立独行的决定:华西不搞“分田到户”。
当时,对于“分田到户”,村民也有愿望,吴仁宝挨家挨户做工作,最终说服大家集中力量办大事。吴仁宝的这个决策就是立足于华西村人多地少的实际:人均不到半亩地,家庭联产承包之后,华西不会有出路。这一决策,为华西村之后发展乡镇企业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讲实事求是,吴仁宝有自己独到的“秘诀”:听领导的不走样,听国外的不走神,听百姓的不走偏。多年来,无论是上世纪70年代“造田”、80年代“造厂”、90年代“造城”,还是新世纪“育人”,吴仁宝始终跟着“三听三不”走。他经常说,“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自己不听群众的话。”
“讲实事求是,还要与时俱进。” 吴仁宝形象地比喻说:“过去的钥匙打不开现在的锁。”
华西村走过的历程,就是一部与时俱进的发展史。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吴仁宝认准“无工不富”的道理,坚定地发展乡镇企业。在缺乏人才、缺少资金、没有技术的农村,吴仁宝领着华西人凭着“四千四万”的精神,先后建起了纺织、钢铁、印染、塑料、建材等多家工厂。
上世纪90年代初,吴仁宝抓住改革开放新机遇,挺立发展市场经济的潮头。很多人都熟知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吴仁宝大手笔囤货的经典商业案例,说那次凌晨3点吴仁宝召集的村干部会议,让华西赚了一个亿。当时华西在资本市场也风生水起,“华西村”股票1999年在深圳上市,华西村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第一家以村命名的上市公司。
进入新世纪,正视旧有发展模式的瓶颈,吴仁宝提出“数量转质量,体力转脑力,传统转现代”的发展思路,加快产业转型的步伐。近年来,应对产业日益分化的趋势,华西村在新书记吴协恩的带领下,一方面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传统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拓展金融投资、旅游服务、仓储物流、远洋海工、矿产资源等新兴产业。
到2017年底,华西村的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利润贡献率已达到65%。
“一个人死了,死即了,但了的是物质的东西,精神形象不会了。”吴仁宝生前的这句话,足以解释为什么在去世5年后,他仍然被华西人挂念,仍然“活”在新闻和文艺作品中。(马薇 陈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