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元培光复会 章仁缘谈《蔡元培与光复会》的创作

2019-05-0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我们4人组合的创作小组,跟其他创作组的情况有些不太一样,在我们的小组里,除了我本人外,还有我的两个研究生和一位青年教师.整个创作班子是呈梯队的,我们几个人都比较谈得来,对历史画创作也比较关注,这样的多元画风的组合对油画表现具有互补的优势,能够使画面实中含虚.蔡元培光复会 章仁缘谈<蔡元培与光复会>的创作我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把组员分置在不同的时段进行创作,尽可能让每个人的长处都发挥到最佳状态.这是我的一个想法,虽然这个想法很乐观.很美好,但在创作过程中还是面临了很多困难.这幅画的主要情节是表现陶

我们4人组合的创作小组,跟其他创作组的情况有些不太一样,在我们的小组里,除了我本人外,还有我的两个研究生和一位青年教师。整个创作班子是呈梯队的,我们几个人都比较谈得来,对历史画创作也比较关注,这样的多元画风的组合对油画表现具有互补的优势,能够使画面实中含虚。

蔡元培光复会 章仁缘谈《蔡元培与光复会》的创作

我们根据自己的情况,把组员分置在不同的时段进行创作,尽可能让每个人的长处都发挥到最佳状态。这是我的一个想法,虽然这个想法很乐观、很美好,但在创作过程中还是面临了很多困难。

这幅画的主要情节是表现陶成章引领秋瑾入会,与蔡元培先生会面。1904年,蔡元培与陶成章、龚宝铨等人在上海建立光复会,他被推举为会长。第二年,他又加入了同盟会。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后世对同盟会的宣传力度要大过光复会。

蔡元培光复会 章仁缘谈《蔡元培与光复会》的创作

其实,两者在辛亥革命中发挥的作用是相当的。蔡元培、章太炎、徐锡麟、秋瑾和陶成章,在历史中并没有这5人同时出现在一个场合的记载。但历史题材的绘画创作讲究的是历史的合理性,包括历史想象的合理性,不一定完全拘泥于历史记载的史实。

蔡元培光复会 章仁缘谈《蔡元培与光复会》的创作

光复会秘密集会的情景,发生在100年前。当时到底是怎样的情况,现在谁也弄不清楚。现有史料没有提供给我们这5个人物在同一个场合活动的证据。史料的记载是存在局限性的,是不完整的。我认为,这几个人志同道合,他们会经常在一起,只不过没有相关的记录罢了。如果抛开史料不管,从历史想象的合理性上来讲,他们有共同的目标和理想,又从事着共同的革命活动。

我们采取的是情节化的表现方法,让人物在一个真实的场景中,进行互动交流。这幅画是陶成章介绍秋瑾入会,面见蔡元培等其他成员的情节设定,是一个瞬间的表现。我们打算在屋顶安置一盏未灭的大灯,曙光照进来,灯光依旧通明,表达革命者通宵达旦工作的状态。地面凌乱,主要是为了渲染革命者举行秘密会议时的紧迫感。另外,横平竖直的画面结构,更增添了油画传统的古典气氛,严谨而庄重的意味得到了加强。

故事发生在100多年前,这些人物的历史资料毕竟是有限的,对他们的个性深度把握有时会是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

当时的光复会非常活跃,组织了很多革命活动,现在展现出来的是一个秘密集会的场面,显得比较安静和理性。之所以设定这样一个情节,立足点在于他们的文人身份。聚会场所设定在上海的一座洋房里面,我们只是用窗户的样式来暗示这一点。

关于服装,因为那时候处在新旧交替的时刻,大家的着装不那么统一,各种样式的都有,洋式的西装、中式的长袍马褂等,发型也是短发长辫不一而足。人物的形象设计就颇费心思,根据史料照片,秋瑾多穿日式服装,并且是日式发型,但这些照片是她在日本留学时照的,如果把这样的秋瑾形象移植到中国的革命活动中,显然是不协调的,但是,完全按照中国传统女子的形象来塑造她,又与一般人们心目中的秋瑾形象差别太大。

最后,我们选择的方案是让秋瑾穿中式服装,梳日式头发,弃刀取书。历史画不可能达到绝对意义上的真实,我们能做的就是尽量还原历史的细节真实,让画面可信又有历史感,显得精神饱满。

所谓历史的真实,其实是一个认同的真实。历史画既要让观众感觉到所描绘的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场景逼真,同时,也要保持专家和同行们具备艺术的认同感。

一件独立的油画,一件成功的艺术作品,既要具备历史的真实性,也要考虑绘画的艺术性。在历史画创作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还是需要的,每张画都应该有独立的思想和处理手法。

现在的主题创作,我们更多地会以一种平视的角度去欣赏,而不像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时的绘画,很容易让人感觉到平庸生活和英雄生活之间的巨大落差。如今的历史绘画也许是想让人们感觉到这是在平常生活中发生的伟大事情,这大概是一种新的变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