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祖原中国建筑 "神仙"建筑师给中国的毁灭

2017-07-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近日,一个新的地标出现在珠江边,许多网友为其改了一个形象的称号--"大圆玉".据悉该建筑是广东塑料交易所的总部大楼,因与沈阳方圆大厦的古钱币外貌相近而受到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这样的建筑太带"铜臭味"了,肯定是中国设计师的"杰作".但根据业主介绍,大楼总建筑师是米兰理工大学教授约瑟夫先生,设计灵感来自广东塑料交易所的开市铜锣和南越王墓的古玉璧.这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洋设计师会设计出这样带中国特色的建筑?难道这是他们臆想中的中国文化特色建筑模型吗?还

近日,一个新的地标出现在珠江边,许多网友为其改了一个形象的称号——“大圆玉”。据悉该建筑是广东塑料交易所的总部大楼,因与沈阳方圆大厦的古钱币外貌相近而受到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这样的建筑太带“铜臭味”了,肯定是中国设计师的“杰作”。

但根据业主介绍,大楼总建筑师是米兰理工大学教授约瑟夫先生,设计灵感来自广东塑料交易所的开市铜锣和南越王墓的古玉璧。这不禁让人思考:为什么洋设计师会设计出这样带中国特色的建筑?难道这是他们臆想中的中国文化特色建筑模型吗?还是因为业主的审美趣味决定了?抑或这反映了中国人对象形建筑的喜好?

洋设计师的中国想象?

“大圆玉”的设计者约瑟夫先生介绍说,该项目的主建筑设计源自于塑交所的开市铜锣,以及广州市南越王墓的古玉璧,夜幕之下倒影在珠江边,交相辉映,象征着大展宏图、美满团圆,融合广东和意大利的建筑特色,可谓中西贯通。

但广州大学岭南建筑研究所所长汤国华认为,这个建筑反映的是“暴发户的心态”,“又花钱,又影响视线,还影响了广州的形象,刚好在东沙大桥边,像个大车轮要冲上桥”。另外,大楼外表是金黄色,将来还加入灯光设计,在汤国华看来,“这将带来光污染”。

相较之下,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的“封刀之作”——苏州博物馆新馆,它既在苏州古城以独特性、唯一性深深打上贝氏的烙印,又与周边传统民居浑然一体。贝聿铭曾表示:“今天的中国建筑——无论在伦理、道德和美学上都缺少依据;不管它们如何花哨,如何引用欧美的样式,都没有形成一个和本土状态紧密相连的有机结构,导致本土建筑师陷入盲目模仿和不知所措的境地。” 但在看似恶俗的建筑,其实不少是出自外国设计师之手。

有人不懂,为什么这些受过专业建筑训练的外国设计师们能设计出这样与环境不相符的建筑,难道洋设计师对中国文化的主观臆想吗?以话锋犀利而著称的建筑评论家王明贤曾有过一段“刻薄”的评价,能解答这个疑问:“他们(外国设计师)最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把设计做好,而是为了把钱挣到——为了这个,他们就会不惜利用各种手段讨好中国的业主。

他们能为中国当代建筑留下什么东西是很值得怀疑的。很多中国建筑张牙舞爪的特征他们都学会了,也就是说,他们学会了做中国城市领导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建筑,所以他们屡屡中标。

有的外国建筑师可以说很聪明,也可以说很狡猾。”这段话发表于2005年,彼时鸟巢、央视大楼、国家大剧院等正如火如荼,正是全国热火朝天批判与反思“洋设计”的当口。在今天看来,这段话依然很有见地与独到之处。也可以看出在评判建筑时,一切的“生杀大权”都在业主手里。

“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

在中国建筑业界惯用的一句话便是“干活不由东,累死也无功”,改革开放后这些年建筑界诸多成功人士和外国设计师皆信仰这“真理”,成为他们成功的不二法宝。这“成功法则”却忽略了建筑本身的一个重要特征:具有公共特征,屹立于城市的建筑既属业主所有,也属城市居民所有,只考虑业主而不顾及公众、城市,好建筑着实难成。

而这个观点同样被华裔建筑设计师夏坚靖曾在接受采访时证实。他认为,国外的项目好做,而国内的项目较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建设项目的投资者不同。在国外大多数是私人投资,而国内大部分项目是国有或国有资本投资的,民间资本较少。

二是内地尚在发展阶段,法律规范比较模糊。一些法规的制定和执行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求和变化。三是在内地建筑行业中,政府主管官员、甲方、专家、设计院等众多行业相关人士的意识形态及认识未取得一致。

具体而言首先在观念差异方面,国外的业主及设计者较多地考虑市场及经济因素、资源的合理引用和使用者的感受,并跟踪工程的全过程,确保质量、控制成本。他们对于概念、潮流及外观并没有太多追求,大多数的建筑物经济、实用,外观简洁、大方,项目施工水平较高、细节品质到位。

反观国内,业主和设计者更注重对概念、潮流、外观的追求,他们喜欢与众不同的外观,有的甚至要求立面形态是别人没有见过的,或怪异或豪华等等。这直接导致业主及设计师只抓住一些表面的问题,而无法静下心来从建筑的内涵着手,并由概念到细节全程掌控,最终导致一些项目在操作上虎头蛇尾。

其次是制度差异。国外法规经百年演变已相对完善,杜绝了投机的漏洞,也对建筑设计进行了很多限制。建筑师奇特的创意和想法往往在推行时遇到健全的法规限制而难以实施。反观国内,商品建筑、私有物业的概念都是近十几年来才发展起来的。现行的法规有很多空白,可以给设计师留出很多可发挥的空间,许多造型奇特的建筑也得以实现。

此外,在与业主交流方面,国内外差异悬殊。国外的业主最关心的是:你是否能在要求的时间里完成他所交待的工作,你的设计是否用心,你的图纸质量水平如何,设计到不到位。而在国内,很多设计机构的太多精力放在拉关系、搞公关上,而不在其设计工作上,这也是这么多年来我在国内最难以适应的地方。

我始终认为,建筑师的主业是把设计工作做好,一个好的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放在设计产品质量及服务上。除了好的设计、好的服务,依靠其他优势建立起来的成果终是昙花一现。

从艺术的角度看,建筑艺术是一门很独特的类别,黑格尔把建筑排在五种艺术之首(雕刻、绘画、音乐、诗),但明确指出“建筑是一门最不完善的艺术”。建筑物本身具有实用性、工程性和资财性,虽然具有艺术价值,但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又不够纯粹!

象形这种情结,成了建筑这种“不完善的艺术”常见而且直观的表现方式。而中国人都有着对象形建筑的偏爱。好像沈阳方圆大厦被CNN评为“全球十大最丑建筑”后,虽有网友同意这样的建筑应该被抵制,但是却有不少网友和专家认为,这是外国人不懂中国文化的才会这样认为。不少沈阳市民认为这栋外表貌似古钱币的大楼是沈阳的象征。

“这个建筑像什么?”是普通大众看到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的第一发问。“象形”是中国文化的个性,造型的意象是民族情感表达和共鸣的重要方式,传统建筑、绘画等艺术形式讲究“应物象形”,追求“意”与“象”的共生。台湾建筑师李祖原就是一个最擅长于“象形”建筑的大师。

台北101大厦、沈阳方圆大厦、北京盘古大观等作品,体现了华人建筑 “民族的、世界的”精髓思想。民间对建筑的评价和印象也总会以象形的方式流传,其中最经典就是央视新大楼被取名“大裤裆”,大家记得“鸟巢”多于记得它其实是叫国家体育馆。

因此在批判洋设计师和政府审批部门时,我们是否也要自我审视一番:自己对建筑的审美标准到底如何?我们在面对这种地标式建筑是什么态度?何谓中国特色的建筑等等。在印度教,湿婆神是毁灭神,但也是创造神。毁灭和创造是一体的。毁灭旧的同时,新的被创造了。但愿这些西来的“神仙”建筑师给中国建筑带来了毁灭也带来了创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