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儿娃娃中国公主 中国公主图兰朵:我创造图兰朵她也创造我(图)

2018-12-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一个出口转内销的故事,一个牵动了西方艺术家无限遐想的东方女子的艺术形象,3月10日起再次站到了中国的舞台.这个故事之所以能在北京的春天再次被演绎,是一个中国女子孜孜努力的结果.她就是中国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邓敏,这些日子每当保利剧院的大幕拉开,邓敏就是光彩照人的---中国公主图兰朵.可儿娃娃中国公主 中国公主图兰朵:我创造图兰朵她也创造我(图)■18岁,梅花奖年龄最小的得主舞台上,青春期的图兰朵感到了渴望爱情时的寂寞,于是抱起琵琶抒怀,一束追光灯照着,幽怨的琵琶曲

一个出口转内销的故事,一个牵动了西方艺术家无限遐想的东方女子的艺术形象,3月10日起再次站到了中国的舞台。这个故事之所以能在北京的春天再次被演绎,是一个中国女子孜孜努力的结果。她就是中国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邓敏,这些日子每当保利剧院的大幕拉开,邓敏就是光彩照人的———中国公主图兰朵。

可儿娃娃中国公主 中国公主图兰朵:我创造图兰朵她也创造我(图)

■18岁,梅花奖年龄最小的得主

舞台上,青春期的图兰朵感到了渴望爱情时的寂寞,于是抱起琵琶抒怀,一束追光灯照着,幽怨的琵琶曲响起,字幕打出:“演员现场演奏”。一时间掌声雷动,为图兰朵,更为邓敏。

邓敏7岁开始学琵琶,9岁抱着琵琶考入武汉戏曲学校,如果不是碰上被誉为“汉剧梅兰芳”的陈伯华先生,也许她就将在幕后为戏曲伴奏一生。幸运的是陈伯华看上了邓敏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觉得有这样的条件不学表演终究是个浪费,于是10岁的邓敏改学汉剧表演。但是她对琵琶并没有放弃。这次京剧《图兰朵公主》专门为她而设计了一段琵琶独奏。

可儿娃娃中国公主 中国公主图兰朵:我创造图兰朵她也创造我(图)

10岁学汉剧表演,8年后就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以《重台别》、《挑滑车》、《八大锤》三出风格迥异的大戏而夺得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这是1988年,邓敏只有18岁。到目前为止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发21届了,而20岁以前获奖的也只有邓敏一个。

可儿娃娃中国公主 中国公主图兰朵:我创造图兰朵她也创造我(图)

然而邓敏没有觉得满足。就在这时,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邓敏看到一位男武生表演的《挑滑车》比自己强,同是一个故事,京剧的表现力更加出神入化,于是18岁的邓敏下决心拜这个男武生的老师———京剧武生泰斗王金璐先生为师,改学京剧。

决心已下,马上行动。邓敏在父亲陪护下又到北京,中央电视台的比赛还没有结束,父女俩找到中央电视台,那里的人说,大奖赛办公室在外面的一个部队招待所。招待所叫什么名字接待他们的工作人员也不知道。费了无穷的口舌,邓敏终于如愿了。1989年起邓敏住在北京的一个地下室里,悄悄准备报考中国戏曲学院附中。

进了附中,接着考本科,本科毕业继续上研究生,然后进中国京剧院工作。行当上来说,先学武生,后攻青衣。老师先后是王金璐、梅葆玖、杜近芳……

青衣、武生、刀马旦她样样精到。刚刚三十出头,邓敏就把中国戏曲界该拿的奖都拿了。其实,辉煌的背后是一个艺术从业者的辛酸。邓敏说:“我从来没有休息日,早在学校的时候,同学们就给我取了绰号,叫‘邓执著’。”也许对京剧邓敏有太多的想法让她无法割舍,她有自己的沉重与不快活。三十多岁了,她像独行侠一样,为一个理想和一个梦活着。

■突破京剧的程式

怎样的契机让她产生了移植或者叫创作中国京剧版本《图兰朵》想法的呢?

邓敏告诉记者:“1999年江泽民总书记访问美国,我们京剧院带了《花木兰》去。随后江总书记访问欧洲,我们又带了《杨门女将》去,在意大利、德国、瑞士等地演出。我听外国朋友发出这样的疑问:中国京剧有没有以爱情为主题的大戏?一次,在意大利的剧院举行的盛大的记者招待会上,人们又问起这个话题,我脱口而出说:‘有朝一日,我会在这里帕瓦罗蒂和多明戈演出的舞台上,演出京剧《图兰朵》,来展示中国女子对爱情的理解。’”

虽然说这个话的时候邓敏没有经过认真而周密的考虑,但是关于用京剧演绎《图兰朵》邓敏自己是有想法的。她说:“我觉得这是一个广泛被西方世界所熟悉的题材和故事,在西方有认知的基础,便于沟通和了解。同时,我觉得西方人塑造中国公主的时候是片面的、单一的。

公主的果断和智慧固然重要,但是她的所作所为不符合中国人的逻辑,她的人性的变态和扭曲,使中国观众难以理解和接受,也使西方世界曲解了中国女子的爱情观。因此这个戏的一个核心,就是告诉人们:爱情和婚姻是没有功利目的的。”

1998年到1999年,歌剧《图兰朵》在张艺谋、梅塔两面大旗下把太庙做了皇宫的背景,这一次演绎离故事发生的地方最近。这也有机会让邓敏真正接触到了歌剧《图兰朵》,然后她也看了川剧《中国公主杜兰朵》。

邓敏说:“我觉得魏明伦剧本的基础很好,就主动与他们联系。面也见了,还有川剧的导演。魏明伦当时开的价也不高,两万块钱我就可以买了版权把川剧移植成京剧。但是钱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作为一个主要演员对角色的理解,我希望四川的编导能够在已经有的基础之上,再进行一次创作。

但是他们都很忙,没有时间,我的期望更加完美的想法无法通过与他们的合作来实现。他们说:‘我们的剧本就是给京剧写的。’但是由于我有自己的要求,所以合作就没有成功。”

不抱与魏明伦合作的幻想之后,邓敏多方求助,甚至给负责的中央领导同志写信,终于实现了自己在京剧舞台上塑造“图兰朵”的愿望。在京剧《图兰朵公主》里,没有了一点川剧的痕迹,邓敏特别叮嘱记者,一定要在文章里写到,京剧《图兰朵公主》是上上下下付出巨大努力的结果,编剧、导演、音乐、舞美、服装设计都是最优秀的。与她一同出演重要角色的黄炳强等也值得好好报道一下。

记者问:“与歌剧《图兰朵》相比,京剧《图兰朵公主》在哪些地方中国化了?”

邓敏说:“歌剧《图兰朵》是发生在元末明初时的故事被辗转传播到西方去的,他们根据自己对于东方的理解来塑造中国公主。所以歌剧的图兰朵凶残、武断、变态而无法为中国观众所理解。今天,我们再次采用这个题材就必须根据现代人对于感情对于事物的理解来重新塑造‘图兰朵’。图兰朵毕竟还是只有16岁到18岁的一个小女孩,她聪明,是小姑娘的聪敏。她性格活泼,喜怒形于色,个性张扬,但是最可贵的是她对感情有自己的看法。”

为了塑造好图兰朵,表现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东西,京剧采用了不受限制的梦境描述———太虚幻境。芭蕾舞、民族舞、现代舞有机结合,营造了一种审美的最高境界。为此,邓敏在程式化的京剧行当步态里,糅进了大量的舞蹈语汇,丰富了京剧的表现力。

邓敏说:“这个角色要求我必须打破行当的束缚。过去我演传统戏,我是梅派传人,我的一招一式都有前人树立的榜样。老艺术家们用他们的生命演绎过的角色,我要用自己学习来的经验重新阐释好,继承和传承好。但是图兰朵不一样,我是用我生命的热量去塑造角色,因为京剧舞台上没有前人可以借鉴,我要让这个角色站起来,我就要用整个生命去体味。

“过去我是青衣,是刀马旦,是花旦,但这次我在表演技巧上要综合过去的经验。因为图兰朵只有16岁到18岁,因此她可以是花旦,但是她能文能武,闺门旦、刀马旦的色彩也很浓。没有行当界限,这是这次艺术创作的一个突破,也是这次艺术创作的乐趣所在。”

邓敏说:“今天的这个戏是演给今天的观众的,我们就应该尝试古老的国粹艺术如何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相结合的问题。我们最大限度地采用了强强联手的做法,以全新的观念,打造好听好看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回味无穷的艺术。京剧《今夜无人入睡》,我们还用了交响乐配器,融会了东西文化精华,让观众达到审美的愉悦。”

■比创一个“邓派”更重要

图兰朵身上的什么东西令邓敏如此执迷?邓敏说:“是智慧。这种智慧是东方女性美的特质的具体表现,以及她对情感的追求不掺杂世俗的功利目的,她渴望诗情画意的生活和男性对她的爱,她既超凡脱俗又有伤感情调。图兰朵面临大是大非所表现的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是值得敬重的,她用‘谜’来解开自己心中的‘结’,是她的无奈,也是她的美丽。”

《图兰朵公主》北京演出之后,邓敏带这个戏还要到外地演出,带这个戏到国外演出,甚至到歌剧的故乡。演到一定的程度,邓敏希望拍摄成舞台艺术片。与此同时,她还正在酝酿把一个印度的故事搬上京剧舞台。

在三十来岁一代的演员中,邓敏算一个佼佼者了,但他们各有各的流派。邓敏有没有想过出现一个“邓派”呢?记者委婉地提出了这个问题,没想到邓敏的回答非常干脆:“想过。”邓敏说:“不仅我想,我也鼓励大家都创新。大师创造了那么多的辉煌都不因循守旧,我们有什么理由保守?作为一个艺术的从业者,我强烈地感受到,必须带着时代向前发展。”

邓敏给记者倒了一杯茶,接着说:“但是,一个流派的形成,不是一个人的主观愿望决定的,也不是谁自封的,它是后人对艺术的有效的总结。我时刻告诫自己,要以梅兰芳大师为榜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塑造生活中的自身形象,塑造舞台上的艺术形象。同时,‘邓派’也不是目的,比流派重要的是不能虚度此生。要留下更多的舞台艺术形象,这是我所梦寐以求的。”(刘红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