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名句 从《兰亭集序》中看王羲之的人生观

2019-04-2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政治的黑暗.社会的混乱的魏晋时期,人们思想受到空前压抑,他们很自然地寻找一种精神的慰藉.汉一代建立起来的儒家道德教条和仪礼规范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正统儒家学说已不再成为人们精神的惟一依附.老庄道教玄学堂而皇之地进入到人的思想领域,并迅速为人们所接受并逐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不同层面.兰亭集序名句 从<兰亭集序>中看王羲之的人生观书法艺术作为思想文化的一个侧面,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出现了钟繇.王羲之等书法大家,一改古质书风而流美妍媚,其背后的思想渊源不能不说与道家思想和道教活动有

在政治的黑暗、社会的混乱的魏晋时期,人们思想受到空前压抑,他们很自然地寻找一种精神的慰藉。汉一代建立起来的儒家道德教条和仪礼规范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正统儒家学说已不再成为人们精神的惟一依附。老庄道教玄学堂而皇之地进入到人的思想领域,并迅速为人们所接受并逐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不同层面。

兰亭集序名句 从《兰亭集序》中看王羲之的人生观

书法艺术作为思想文化的一个侧面,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历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出现了钟繇、王羲之等书法大家,一改古质书风而流美妍媚,其背后的思想渊源不能不说与道家思想和道教活动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兰亭集序名句 从《兰亭集序》中看王羲之的人生观

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艺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究其成因,与王羲之信奉道教,书、道合一有很大的关系。土生土长的道教,很早就产生道教符篆。在抄写经书时,必须由精于书艺的经生抄写,而在书写经本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了道教文化的潜移默化影响。

兰亭集序名句 从《兰亭集序》中看王羲之的人生观

历史上诸多道家学者多是有名的书画家,他们修身养性,既精通道法,又能挥毫泼墨,落笔成体。王羲之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他将修道和书法艺术相互契合,相得益彰,因而产生了具大的艺术魅力。也就有了"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集序。

东晋中期以后,山水怡情成为士人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西晋士人已经把山水游乐作为他们的生活点缀,而东晋士人却把这种点缀变成不可或缺的精神需要。此时,游览山水成为一种名士风流的标志,与清谈、服药、书画同属一种表现出脱俗的、独有的文化素养的方式。

他们寄情山水、乐于山水,对于山水的美的欣赏,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把强烈的生命意识移植于山山水水之中。王羲之即是这个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宁静的精神天地,其最高的精神境界就是潇洒高逸。

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3月初,王羲之与王凝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献之、孙统等"少长群贤"共41人在会稽山阴集会,为兰亭集会,会稽山水清幽、风景秀丽。东晋时期,不少名士住在这里,谈玄论道,放浪形骸。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

兰亭雅集的一个项目是流觞曲水,深受《老》《庄》熏陶的诗人们,看着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等等都沐浴在灿烂的春阳之下,平等地享受着造物的恩惠,那么生动繁复,又那么和谐统一,自然很容易涌起一种万物均齐的情愫;而且感到自己也作为平等的一员回归到这无限和谐之中,与万物相亲,"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这就体现了他们的山水审美与怡情,于暮春江南的明山秀水中得到宁静的心境,以便暂时忘掉世俗的纷争。在山水的美中松弛精神,得到愉悦,甚至与自然泯一。

王羲之对于山水之美,有一种明快而又极富情韵的感受力。他眼中的山水,充满情思韵味,充满生机,有无穷的自然趣味。他轻轻写来,毫无人间痕迹,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加上明净的天空,轻轻的春风,把暮春三月会稽山水的神韵全点染出来了。

使人想起他的名句:"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深受老庄思想影响的诗人,看着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等等都沐浴在灿烂的春阳之下,平等地享受着造物的恩惠,那么生动繁复,又那么和谐统一,自然很容易涌起一种万物均齐的情愫;而且感到自己也作为平等的一员回归到这无限和谐之中,与万物相亲,"万物与我为一"。

诗人融入忘怀物我的无差别境界之中,这境界是哲理的,也是审美的。"万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已不再是对"理"的空泛感悟,简直就是对大自然生命律动的切实感受了。

《兰亭集序》又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a href='/wenxue/zawen/' target='_blank'>杂文 砍一常阋约犹椋趴衫忠�。

"自然界之广大、品类之丰盛,能令观赏者应接不暇,游目骋怀,享受无穷乐趣,然而时光易逝,时不再来,王羲之又说:"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兰亭集序》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在结构和章法上以情感为线索,叙中有情,以情说理。第一段在清丽的境界中,着重写一"乐"字,由乐而转入沉思,引出第二段的"痛"字,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后,不觉感到无限的悲哀,最后以一"悲"字作结。

情感色彩迥乎不同,前后过渡却妥帖自然。虽然前后心态矛盾,但总体看,还是积极向上的,特别是在当时谈玄成风的东晋时代气氛中,提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尤为可贵。

这正如道家的庄子对生死的深刻的认识,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大谈特谈死,"死生"一词在《庄子》一书中至少出现过24次。他意识到死亡的恐惧和生命存在的有限性,死与生的问题是庄子人生哲学的底层。相对于儒家的理性平实,道家及道教则将死死生生推衍得有声有色。死亡不再是一场令人震惊、无法理喻的恶梦。

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所表达的对于"生死"的人生态度正是根植于这种普遍性的思想转型期,像王羲之这样被道家学说深刻影响的知识分子,有世族经济、社会地位、政治特权,他们的心思、眼界、兴趣由环境转向内心,由社会转向自然,由经济转向艺术,由客观外物转向主体存在。

这种转向使得王羲之在本应是山水描写的《兰亭集序》中灌输了自己的生死观。我们知道魏晋时代,儒学衰微,老庄哲学乘机复活,深深地影响到了王羲之和他同时代的人。

他们的宇宙观、政治观和人生观都深受老庄哲学影响。就生死观而言,当时的名士热衷于探讨"无为""无名""逍遥""齐物"等思想。王羲之兰亭集序涉及到的"齐彭殇"和"一死生"就是其中的一个内容。"怏然"作为的复义现象出现在王羲之关于生和死的议论中也是带有很大的合理性。

在这里,王羲之从山水的审美通向了生命的体认,宇宙万物是那样生生不息,无穷无尽,而人生却是那样匆匆而过。他在大自然的盎然生机中感悟到了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

人生短暂,行乐亦短暂,俯仰之间便成陈迹,何况人寿长短,终有一死。此乃老庄人生态度,王羲之从庄子那里承续了生存悲剧感。然而王羲之由此却说:"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恰恰体现了王羲之思想中融合了儒、释、道诸宗,这也是当时道家玄风的特色。

士人们在生活情趣上崇尚老庄的任自然、重情性,而内心深处却对人生有着深深的眷恋。他说过:"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的确,人生匆匆,短短数十载而已。

所以他才认为死和生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他本来就知道"一死生""齐彭殇"是虚幻荒唐的、妄造的。读了那些文字,我感受到了他对自己生命的热爱之情。正因为人生无常,所以才更加珍惜;正因为死生亦大,所以才有无尽的眷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