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蛇尾意思是什么 你是虎头蛇尾的父母吗?
每当讲《父母与孩子的相处之道》这个亲子教育专题,我每次在讲课的最开始都会想要提醒父母们一句话,“我们与孩子的相处是一辈子的事情。“
一辈子有多长?从出生到死亡。
尽管我的主要工作对象是6岁之前幼儿阶段的小朋友和家长,但可能是源于我的专业是发展心理学,而且我的毕业论文也是关于青少年,因此我接触的亲子关系有了很多纵向的数据,促使我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和亲子教育有了更加纵向的延伸和思考。
如果食品都有保质期,爱情都有保鲜期,那父母对孩子的亲子之爱,又有着怎样的持续?是否也存在保质期和保鲜期呢?
于我看来,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父母们的表现有很大年龄差异的,而且这种差异的阶段性具有普遍性和一致性:
第一阶段:“甜腻期”
从孩子出生到3岁之前,父母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使用了更多的耐心、爱心、包容和欣赏。很多父母都跟我谈论过如何看着宝宝熟睡时的样子着迷,如何一闻到宝宝身上的奶香就沉醉,如何一看到宝宝肉肉的样子就想亲个没完,甚至觉得宝宝的屁股都是香香的。
众多父母在孩子3岁前,肯花时间花精力花心思照顾宝宝,带宝宝尝试各种有趣的活动,陪伴宝宝参与各样的亲子活动,宝宝的每一份成长都让父母感到惊喜,看着自己的宝贝,父母是知足和满意的,常常感慨岁月静好。
第二阶段:“焦虑期”
始于孩子上幼儿园,孩子开始独自步入社会,父母开始有些担心,生怕孩子应付不了这个复杂的世界。但是,随着幼儿园生活的适应,相当一部分父母开始逐渐“逍遥”起来,早上送孩子,晚上接孩子,孩子一整天不在自己身边,慢慢地父母也慢慢适应了这种状态,并且感恩于这种状态。但好景不长,幼儿园属于集体生活,孩子一多,差异就会表现出来,乖巧?聪慧?淘气?胆小?这些比较逐渐涌向父母和孩子,随之压力开始蔓延而来。
不得不说,相当一部分父母忍不住把压力转移给了孩子,以前怎么看都可爱的宝贝,现在开始向他们提要求,挑剔管理控制他们的诸多行为,在这种心理的驱动下,有些家庭的亲子冲突便开始出现,尤其是那些生性顽皮、精力充沛、自我意识比较强悍的孩子,父母免不了管控,孩子免不了碰壁,一些父母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将焦虑物化成唠叨、抱怨、训斥、惩罚甚至是暴打几下孩子。
渐渐地,可爱的带着奶香的宝贝不见了,甜腻的父母也消失了,焦虑暴躁的父母和不听话的孩子开始出现。
第三阶段:“烦躁期”
最明显就是孩子升入小学,赤裸裸的比较出现了,孩子的主业学习也提上日程。认真学习次次考满分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凤毛麟角,即使有,也是别人家的孩子,不是自己的孩子。父母对孩子的关注越来越集中到学习上,最后聚焦在分数上。
我接触过很多父母,谈论咨询孩子的问题,在父母罗列孩子的诸多问题时,如果我问,“如果没有学习这件事情,您觉得孩子各方面发展正常吗?您觉得孩子有问题吗?”“没有!绝对没有!”不止一对父母这么斩钉截铁地回答我。多少父母因为学习因为分数,跟孩子争论冲突不断,父母们也不再继续学习“早教”书籍,开始转而让孩子亲自去学习各种知识,参加各种培训班和补习班,幼儿园阶段的“兴趣班”早就变更了名字。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会这样?孩子是应该长大,是应该越来越懂事,是应该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是应该学会吃苦勇敢和迎接挑战,是应该好好学习听父母的教诲,可是这就是父母不再像以前爱孩子的充分理由吗?这就是父母结束甜腻期的理由?
也许,你喜欢拥抱香香的小宝贝,可是长大了带着臭汗味、成绩不理想、在学校犯了错误的孩子同样需要父母的拥抱?你懂得夸奖学会走路的小宝贝,可是长大了能自己背着书包走进校门、打开书本学习写作业、积极回答问题、上着十几种课程的孩子同样需要父母的赞赏,虽然没有满分没有第一名,但是孩子都在努力地生活学习和进步。
所以,当你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你越来越怀念年幼的小宝宝时,你是否也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虎头蛇尾的父母?对于孩子,你有没有持续不断地付出你的爱、你的陪伴、你的宽容、你的鼓励和你的肯定?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一旦建立,便会终生拥有。无论孩子是否长大,大到已经考入大学、已经参加工作,已经结婚,甚至有了自己的孩子,你成为了祖父母,你仍是孩子心目中“高大”的父母,孩子仍然需要你的关爱和支持。
不要在孩子三岁前用光你所有的甜腻,要记得自己跟孩子一辈子亲密甜美的相处。生命本是偶然,亲子关系更是沧海一粟的缘分,好好珍惜,跟孩子好好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