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田昭夫乔布斯 湾区观察丨乔布斯的偶像——盛田昭夫
昨日弯曲菌以《听说那个要倒闭了的索尼,又复活了?》一文,给大家讲述了索尼自1946年成立以来,阳光与风雨兼程的70多年。而在那个苹果公司还默默无名、人人只知索尼的年代,盛田昭夫这个名字也随着索尼的瞩目成就而为人所熟知,连乔布斯也公开表示过是他的小迷弟。
盛田昭夫(Akio Morita),1921年1月26日生于日本爱知县名古屋市的一个酿酒家族,本科毕业于大阪大学。1946年,25岁的盛田昭夫和38岁的井深大一起创办了“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后在其主导下,于1955年改名——索尼。从一个东京废墟里20人的小公司走向索尼帝国,索尼的成功离不开盛田昭夫的创新经营。
盛田昭夫总喜欢说:“索尼的计划是引导消费者使用我们的新产品,而不是询问他们需要什么。消费者并不知道他们要的是什么,但我们知道。”
在19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和日本的街头,你能够看到现在几乎无法再遇见的场景了——一个个的年轻人,扛着大型录音机,播着当时最为流行的音乐,招摇过市……那个时候,人们听音乐只能用沉重的手提式录音机,非常的不方便,这个问题也时常困扰着喜爱音乐的索尼创始人之一的井深大先生。
盛田昭夫决心开发出一款轻量化的录音机,让这些音乐发烧友可以随时随地、轻轻松松听音乐。他选择公司正在制造的一款高性能磁带录音机,拆除录音电路元件和外放喇叭,使用轻小型耳机。
当时公司很多工程师是对于去除录音功能是怀有怀疑态度的,甚至连销售部门都不看好这款多少有些怪异的产品。但是盛田昭夫面对公司员工果敢表态,这个项目的所有责任由他一人承担。后来,有了Walkman的诞生,引领了世界音乐市场的新潮流。
Walkman的诞生只是盛田昭夫敏锐的消费洞察力的一个体现 ,磁带录音机、电池式便携收音机等产品也是他一手带领创造出来的。
在盛田昭夫的观念里,一个企业要做大做强,就不应该拘泥于国界,好的产品值得走向世界。为了进军美国市场,让世界上所有的消费者都能记住他们的公司、他们的产品,他主导将公司名改为Sony,用了最简单的罗马字母。
1960年,索尼成立美国索尼公司(Sony Corporation of America),为了更好地了解美国人的生活以及消费需求,盛田昭夫决定举家搬到美国,这在当时的日本企业界领袖当中是前所未见的创举。也正是因为盛田昭夫的国际化战略眼光,带着索尼打破了国界的藩篱,使得索尼产品享誉于世界。
盛田昭夫是日本战后协助国家从废墟中重新站起来的重要企业家之一。他是日本早期少数前往美国学习西方管理理念的企业家,他把美国学习到的管理理念带回了日本,运用到了索尼日常的管理之中。但是同时,骨子里,盛田昭夫还是一个日本企业家,他高度认同和赞赏日企的管理方式,特别是员工文化。
盛田昭夫认为:“企业家最重要的职责是与员工建立良好的关系,即在企业中营造‘亲如一家’的团结氛围……纵观日本,凡是最为成功的一流企业,其员工往往具备‘命运共同体意识’。”作为索尼公司的总裁,盛田昭夫坚持每年向新进的大专毕业生发表演讲;会时常和下级员工一起吃饭,了解他们的想法;拜访每一个事业单位并亲自和每位员工认识与接触 ,尽可能去认识公司里的所有员工……
盛田昭夫这种“以人为本”、平等对待员工的观念,正是很多日本企业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日本很多企业在用人上都是采用终身雇佣制,企业经营者和员工亲关系会比较亲近。当企业遇到经营困难,他们并不会像美国企业那样大量地裁员,雇佣更有能力的人,而是通过调动员工的多种能力,来度过难关;如果出现新技术对企业构成挑战,他们也不会立刻雇佣懂新技术的人,而是对现有的人才进行培训,使他们出于生存的危机感,快速汲取知识。
所以,日本企业的员工的企业忠诚度非常高,就如同索尼的精神那般——“先锋的路崎岖而艰苦,但是索尼人永远亲密和谐地团结在一起。”
极具创新意识,用产品引领潮流;有着匠人精神,用心打造产品;以人为本,对员工互敬互重……这是我们在盛田昭夫身上所看到的企业家气质,也是许多日本企业家的特质。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企业家,日本才能在二战之后从废墟中迅速崛起,东京湾区这个日本产业的中心才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三大国际湾区,“日本制造”如今在世界的霸主地位才不可动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