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典故 霸王别姬的典故是怎样的?
关于这场爱情悲剧,大概要从鸿门宴之时说起,这场宴席大概早就为项羽的失败和与虞姬的被迫分离埋下伏笔。当时刘邦和项羽同时入关,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来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项羽非常生气,决定去讨伐刘邦。
本来当时刘邦的实力远远比不上项羽,项羽如果真的去和他打,多半是刘邦输。不过项羽这边也有告密者,刘邦知道了以后一下慌了,赶快同张良筹谋,好好招待了前来报信的项伯,第二天清早便去鸿门向项王赔罪。项羽在政治上实在是幼稚,几句话就被刘邦唬住了,还非常不经意的把给他送信的人供出来了,这下可好,谁还敢给你再通风报信?典型的人家随便说几句有所触动就和人家掏心掏肺了。
席间范增几次示意他杀掉刘邦,他都视而不见,后来范增没办法找来项庄舞剑寻机刺杀沛公,又被他拦下了,就这样让刘邦完好无损的回去了,错失了这个杀掉对手的好机会。
刘邦显然在政治上比项羽聪明的多,明白天下不能有两个主人,席间暗潮汹涌他怎能不清楚?决战不可避免。况且刘邦的野心也不小,志在称霸天下。回去之后自然是加紧准备,扩充实力。后来很快又和楚军一打了一仗,结果不怎么好,但是为了脱身刘邦使了离间记成功逼走了项王的谋士范增,虽然是被围是做出的自保举动,但显然意义远大于自保,失掉了范增的项羽更是在决策上经常犯错。
后来双方又陆陆续续打了好几次,各有胜负。最后的时候,项羽带兵渡过黄河,汉军向楚军挑战,起初没有人回应,汉军就又接着派人辱骂汉军。能成为项羽部下的人大概都和项羽有些相似之处,忍不住气愤派兵渡河了。这可以说是兵家大忌,一方渡河而另一方在岸上怎么可能不遭到伏击,结果自然是楚军大败。
这个时候两军都很疲惫了,都有撤军之意,但是陈平和张良都劝刘邦乘胜追击。于是之后项羽被围在垓下,粮食将尽而且兵力不足。到了夜晚,汉军又在四面唱起楚歌,不仅动摇了楚军将士的心,也让项羽大为吃惊,以为有这么多楚人,难道汉已经完全占得了楚地?苦闷的他在帐中饮酒,不禁悲歌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奈若何。
唱着变留下泪来,四周的人也都哭起来。
史书上记载及此,只说项羽辞了虞姬带人突围,并没有交代虞姬的最终命运,但后人根据项羽的《垓下歌》,多认为虞姬已自刎于帐内,以常情度之,虞姬不可能活下来,因而民间多传霸王英雄末路,虞姬自刎殉情。这就是霸王别姬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