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苓旧居

2018-11-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张伯苓(18761951)近代著名教育家.原名寿春,天津市人.1892年入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入海军服役.后停职从事教育工作.1904年赴日本考察教育事业,回国后协助严修创办敬业学堂,1907年改名南开中学,次年增设高等师范科.张伯苓旧居1917年赴美国研究教育.1919年创办南开大学,后又开办南开女子中学.实验小学等.抗战期间,南开大学与其他学校改组为西南联合大学,他任校务委员会常委.曾任国民参政会副议长,1945年被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1948年出任国民党考试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

张伯苓(18761951)近代著名教育家。原名寿春,天津市人。1892年入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入海军服役。后停职从事教育工作。1904年赴日本考察教育事业,回国后协助严修创办敬业学堂,1907年改名南开中学,次年增设高等师范科。

张伯苓旧居

1917年赴美国研究教育。1919年创办南开大学,后又开办南开女子中学、实验小学等。抗战期间,南开大学与其他学校改组为西南联合大学,他任校务委员会常委。曾任国民参政会副议长,1945年被选为国民党第六届中央监察委员。1948年出任国民党考试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5月由重庆回到北京,不久移居天津。

张伯苓旧居

张伯苓与周恩来拥有40余年的师生情谊,远远超出普通师生的关系,成为南开校史及中国近代史上的佳话。1948年冬,张伯苓辞掉南京考试院院长职,避居重庆,深居简出。苦闷之中的张伯苓并没有被学生忘记,在中华民族的转折关头,周恩来给自己的老师捎来一封短信。

张伯苓旧居

张伯苓的孙女张媛和回忆,1949年1月,北平解放不久,傅作义将军给当时住在北平的张伯苓长子张希陆打电话。张希陆到傅作义家后,傅兴奋地说:周副主席告诉我,过几天邓小平来再作商谈,现在要想办法透消息给张校长,不要让他去台湾。

恰好中孚银行总经理孙先生要去香港,于是商量请他到港后找金城银行南京行经理王恩东(张伯苓的学生),请王设法将周恩来的挽留之意告知张伯苓,就说老同学飞飞不让老校长动。飞飞是周恩来在南开上学时使用的笔名。

不久,张伯苓收到了从香港寄来的这封信。他读罢书信,顿觉豁然,领悟到这是学生周恩来对他的爱护。于是他下决心拒绝了蒋介石多次劝他与蒋同机飞赴台湾的要求。

张伯苓三儿媳瞿安贵回忆,1949年11月21日,下午3点左右,张伯苓在重庆的家中午休,蒋介石突然到访。蒋虽身着军装,但没有了往日的气派与神采,门口没有前呼后拥的军队,只有两辆小汽车。蒋介石满面笑容进入客厅,来意很明显:因重庆局势紧张,请张伯苓立即起程去台湾。张伯苓说:您抬爱我了。

张伯苓的夫人出来解围,以坚决而严肃的口吻说:蒋先生,他老了,身体也不好,他离不开南开学校和学生们,也离不开3个儿子,他们都在北平、天津。他不能去台湾,更不能去美国。蒋介石当时被噎住了,沉吟了一会儿,只会说:啊嗯慢慢起身告别。

张伯苓把蒋介石送到门口时,两人并立在台阶上,沉默无言,眺望远方。沉默了约1分钟,蒋下台阶走向汽车,可能一时气糊涂了,没有低头上车,只听咚的一声,一头碰在车门上,张伯苓忙上前扶住,问怎么了,蒋介石忙说:没事,没事。这才低头上车,悻悻而去。

他曾被南开婉拒门外

张伯苓作为南开的创始人之一,一生对南开中学怀有特殊感情,但在他的晚年,却被婉拒参加南开的校庆典礼,这几乎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憾事。

1950年10月16日晚,南开中学的一位老师到大理道张伯苓家找张的三子谈话,大意是不要让校长去参加第二天的校庆。转天早上,天空下起了细雨,张伯苓穿起雨衣要去南开中学。三子张锡祚说:外面下雨了,爸爸您还是别去了,他们不太欢迎您去。张伯苓听出话中意思,立即脱下雨衣说:好,既然下雨了就暂时不去吧!张伯苓为此内心痛苦极了,但外表依旧保持着镇定,一点儿也看不出颓唐的样子,在家中依旧谈笑风生。

但张伯苓还是在独自一人的时候暗暗感伤。一天清晨,儿媳瞿安贵端着一杯热茶给张伯苓送过去,还没进客厅就听见张伯苓面对着大落地窗长长地吸一口气,又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唉瞿安贵在门外等了一会儿才进去,张伯苓立刻转身,非常慈祥地对她说:今天天气真好啊!张伯苓把自己内心的苦闷埋藏得很深,家人谁也不愿意让他意识到,他刻意隐藏的失意和痛心已经悄悄地表露了。

1951年2月17日,那天天气特别寒冷。晚饭后,卢开瑗(南开校友,卢木斋之子)来拜访张伯苓,说是听到小道消息,中央决定任命张伯苓为政协副主席。张伯苓听后非常高兴,终于有机会为国效劳了。所以卢临走时,他坚持要送卢下楼到大门口。

瞿安贵觉得天气太冷,就送一杯热茶给张伯苓,只见老人口歪眼斜,已经不能言语。专家会诊后,一致认为是脑溢血。黄钰生(张伯苓的学生)执笔写了一份遗嘱,坐在张伯苓的床边,逐字逐句念给他听。张伯苓边听边点头,全篇念完的时候,他竖起右手大拇指,想说好,但已经发不出声音了。2月23日下午,张伯苓去世。

周恩来特意从北京赶到张伯苓家中吊唁。周恩来说:很遗憾没有早点来,没能见到张校长。本来他身体一直很好,从四川回来想让他多休息一下,再做安排,没想到突然故去了。总理还说:看一个人应当依据他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万不可用现在的标准去评论过去的人。张校长在他的一生中是进步的,爱国的。他办教育是有成绩的,有功于人民的。我们原打算让张校长休息一段再做安排,为国家做更多的工作,没想到他去了,很可惜。

晚年乐趣 20点对表

晚年张伯苓与三儿子一家住在一起,三儿媳瞿安贵回忆:

张伯苓每天早晨五点半左右起床,漱洗后六点钟跟着无线电广播做早操,风雨无阻。七点钟左右吃早晨,早餐吃得很多,几乎令人瞠目。据回忆,张伯苓每天早晨要喝一碗牛奶,两个煮鸡蛋,鸡蛋不能太老,也不能太嫩,蛋黄要溏心的,敲开蛋壳用小勺舀着吃。吃过鸡蛋之后,还要吃两个芝麻烧饼,就着一套豆腐皮卷果箅,抹上面酱,最后还要喝一碗面茶,是用黄米面做成的稀粥,上面撒着麻酱和芝麻。

早餐后,张伯苓在工友王树林的陪同下带着孙子孙女出门遛早。先送孙女去幼儿园,然后带孙子围着民园体育场转一圈。回家大约就是早上十点钟左右了,他会在沙发上休息,听听广播,看看报纸,到中午十二点吃饭。张伯苓午饭吃得少,通常只吃一小碗米饭。午饭后在沙发上稍事休息,喝一杯浓浓的香片茶。老夫妇二人在中午一点半左右睡午觉,三点左右下床,这时就会有客人或者校友陆续来看望。

下午五点左右,客人离开,张伯苓休息一会儿,晚上六点半吃晚饭。他晚饭吃得很少,一小口米饭,吃一点点菜,喝半碗汤。他常与夫人开玩笑说:晚饭少吃口,活到九十九,我要留后福。张伯苓夫人则认为人过六十,非肉不饱。所以张家的饭菜必须荤素搭配,才能符合两位老人的口味。

晚饭后,张伯苓夫妇二人通常会在书桌前面对面坐着,摆下一个玻璃片圆盘,内放纸牌,张伯苓陪着夫人打牌,俗称十胡。打完牌有时候还会用牌九接龙,张伯苓会一面打牌一面听收音机。到晚上八点钟的时候,他会从抽屉里面拿出七块大小不同的手表与收音机里的广播对时。

有时候,张伯苓会笑着说:名牌也有不准的时候,不是名牌的反而准确无误。张伯苓一生没有任何嗜好,唯一的乐趣就是对表。这些表都是张伯苓学生赠送的,时间久远都变得很陈旧。对表之后,张伯苓与夫人继续打牌,一面吃着小零食。大约到了晚上十点钟左右,张伯苓就寝。他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年节不祭典不熬夜,生活非常有规律。

档 案

张伯苓旧居

大理道39号

特点:该楼为现代建筑风格,淳朴厚重,线条简洁。建筑为二层局部三层的砖木结构楼房,坡层顶,带老虎窗。清水砖墙,腰檐及门窗套秀美。内装修高级,房屋宽敞明亮,采光和通风效果好。后院很大,有花草绿地,形成庭院式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