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无为经济开发区 安徽省内最穷的几个县 经济确实有待发展

2019-06-2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临泉县,别名沈子.寝县.鲖阳.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周边分别与豫皖两省9个县市区接壤,辖4个街道.21个镇.7个乡.,总面积1839平方公里,截至到2011年底,临泉县总人口230万.临泉概况公元前1042年,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在临泉县建立沈子国,秦.汉.魏.晋.唐均在此设县,1935年正式设立临泉县.2015年人均GDP仅为9735元.安徽无为经济开发区 安徽省内最穷的几个县 经济确实有待发展临泉旅游资源沈子国古城在县城西500米处的古城址.这里北依泉河,南临流鞍,地垫很高,瓦砾遍地,地下文物埋藏

临泉县,别名沈子、寝县、鲖阳。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周边分别与豫皖两省9个县市区接壤,辖4个街道、21个镇、7个乡。,总面积1839平方公里,截至到2011年底,临泉县总人口230万。

临泉概况

公元前1042年,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载在临泉县建立沈子国,秦、汉、魏、晋、唐均在此设县,1935年正式设立临泉县。2015年人均GDP仅为9735元。

安徽无为经济开发区 安徽省内最穷的几个县 经济确实有待发展

临泉旅游资源

沈子国古城在县城西500米处的古城址。这里北依泉河,南临流鞍,地垫很高,瓦砾遍地,地下文物埋藏丰厚,城郭规划雄伟,轮澄清晰,确有一派古城堡的气候。早在西周初年,周文王的第十个儿子聃季载被封于沈地,在此树立了沈子国,这以后,聃季载的子孙们在此繁衍生息。

安徽无为经济开发区 安徽省内最穷的几个县 经济确实有待发展

长官清真寺在长官集南首。建于明代万历(1573)年间,已有420余年前史,那时作为长官店回民礼拜场合。大门楼吊挂一横匾,上书“古清真寺”;二门楼横匾“率由理门”;北课堂匾额“主敬存诚”;大殿明柱上有春联:“仔细主无影形凭万物作证;参造化非高远独一理在心”。

2、阜阳阜南县

阜南县,隶属于安徽省阜阳市,属内陆开发较早地区,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淮河上中游结合部北岸。阜南城区是阜阳距离市区最近的县城,城北新区于2010年开始建设,阜南是三国名将吕蒙、解放军著名将领聂鹤亭将军的故乡。曾出土春秋时期青铜器“龙虎尊”等一批国家级文物。

阜南概况

1978年全县总人口突破100万大关,1985年达到113.63万人,占阜阳地区总人口的10.4?占安徽省总人口的2.2?占阜阳地区第5位。2015年人均GDP仅为11585元。

阜南旅游资源

阜南淮河公园又称南湖公园、南山公园。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境内,是融自然风光、生态景观、文化景观和现代化的游乐场于一体的示范区。淮河公园面积600余亩,有休闲广场、环湖特色建筑、水上娱乐中心、动物山庄、儿童游乐园等设施。

五皇庙建筑群遗址位于阜南县城东北9公里柳沟集西南隅。柳沟南北走向,沟东有云台寺,沟西并排建立迎水寺、东岳庙、三官庙、地藏寺,形成一组错落有致的寺群。为南朝梁时所建。梁亡,庙废。明中叶在云台寺旧基重建,更名玉皇庙。

3、淮南寿县

寿县隶属于安徽省淮南市,别称寿州、寿春。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中游南岸,东邻长丰县,北与淮南市区、凤台县毗邻,西靠霍邱县,南与六安市、肥西县相连。全县总面积2986平方公里,耕地178万亩,拥有25个乡镇、137万人。

寿县概况

寿县是安徽省最早入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三个城市,历史上4次为都,10次为郡。是楚文化的故乡,中国豆腐的发祥地,淝水之战的古战场,素有“地下博物馆”之称,寿春楚文化博物馆珍藏国家一级文物160多件,二、三级文物2000多件。2015年人均GDP仅为12710元。

寿县旅游资源

寿县孔庙,位于城内西大街,元代建。自元泰定元年(1324年)至清光绪六年(1880年),先后维修、扩建42次,形成一规模宏大、体系完备的建筑群体。庙宇坐北朝南,占地约2万平方米。现有泮宫、快睹、仰高三坊,以及泮池、戟门、名宦祠、乡贤祠、明伦堂、奎光阁等建筑。

寿县古城墙,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始建于宋,重建于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明清时曾多次修葺,已历经900多年。寿县城墙有四门,东门称为宾阳,南称为通淝,西门称为定湖,北门称为靖淮。而四门的瓮城也依然保存。寿县城墙作为宋至清代古建筑,同时也是凝聚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与力量结晶的标志性建筑。

4、阜阳太和县

太和,古名鹿上、邢丘、廪丘,阜阳辖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原南端,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截至2011年,辖24个镇、7个乡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822平方公里,耕地172万亩,总人口171.2万。

太和概况

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绿化模范县、中国著名医药集散中心、中国最大的发制品原料、桔梗生产加工基地。2015年人均GDP仅为13678元。

太和旅游资源

太和文庙位于安徽省太和县城关镇黉学街35号,占地面积4620平方米,折7亩,为元大德八年(1304年),达鲁花赤李英创建。战乱破损,明洪武五年(1372年)重新修建,面阔5间20米,进深10米,为单檐歇山顶,琉璃瓦面,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木构宫殿式建筑,具有南北风格相结合的特征,是木橼架台梁大殿式建筑,房顶琉璃瓦,屋脊有套兽,四角飞檐,宏伟壮观,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该湿地公园原有生态环境现保持完整,动植物资源丰富。地理条件优越,湿地周边历史遗迹众多,文化久远,内涵丰富。太和沙颍河湿地公园正式被批准为国家级湿地公园。

5、亳州利辛县

利辛县是安徽省亳州市下辖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亳州市辖境的南部,北邻涡阳县,东靠蒙城县,南至淮南市的凤台县、阜阳市的颍上县,西接阜阳市的颍东区和太和县。

利辛概况

截至2015年利辛县辖23个乡镇、668个村居民委员会,7183个村民小组,耕地11.70万公顷。全县面积2005平方公里,总人口165.85万,GDP174亿元(2015年)。2015年人均GDP仅为14370元。

利辛旅游资源

禅阳寺位于安徽省利辛县马店乡沈营村,南依阜蚌公路,北邻黑土沟,遗址现状为一处中间略高、四周低缓的坡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采集有鸭嘴形、扁凿形(表面有凹槽)、圆锥形鼎足。器形有夹砂红陶蓝纹罐形鼎,腹饰宽凹蓝纹的夹砂厚壁缸等。从采集标本分析,禅阳寺新石器时代文化可以分为早晚二期,其早期属大汶口文化,晚期属河南龙山文化。

胡桥古桥位于利辛县望疃镇胡桥庄西南,始建年代不详。该桥横跨芡河之上,全长14米,桥梁为5孔,桥面宽4米,砖石结构。桥面用长方条石铺成,桥礅呈梭状形,底部用圆柱状基石铺垫,上部用青灰砖砌成,整个建筑古朴庄重。明嘉靖时重修,清康熙、雍正年间屡有修葺,现有《重修胡家桥碑记》供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