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桶金拱门 仁和区学房村挖得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

2019-06-0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四川新闻网攀枝花11月9日讯(滕德银)"今天我们村两委的同志一起查看了挖掘集体经济'第一桶金'的现场,都觉得该马上组织党员干部,维修好新修的这段500米长的公路,便于下一次继续挖沙,挖得'第二桶金'."11月8日,仁和区中坝乡学房村的党支部书记何云凤在小纸房水库库尾边上这样说.第一桶金拱门 仁和区学房村挖得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今年6月底,小纸房水库有400米长的库尾被泥沙严重堵塞,泥沙还覆盖了库尾的两块田和一条便道公路,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了了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库尾

四川新闻网攀枝花11月9日讯(滕德银)“今天我们村两委的同志一起查看了挖掘集体经济‘第一桶金’的现场,都觉得该马上组织党员干部,维修好新修的这段500米长的公路,便于下一次继续挖沙,挖得‘第二桶金’。”11月8日,仁和区中坝乡学房村的党支部书记何云凤在小纸房水库库尾边上这样说。

第一桶金拱门 仁和区学房村挖得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

今年6月底,小纸房水库有400米长的库尾被泥沙严重堵塞,泥沙还覆盖了库尾的两块田和一条便道公路,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了了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库尾堵塞,导致饮用水水源地的小纸房水库的水质降低,库尾有的地方已经发出了臭气。

第一桶金拱门 仁和区学房村挖得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

如果按以往的做法,就得请人清淤,乡财政得花钱才能办好这件事。今年学房村党支部主动提出,不要乡政府一分钱,只需要区水务局同意和乡政府支持,就能把这件事做好。“结果证明,他们还真的办好了,在15天内,靠卖挖出的7000多方河沙,除开各种支出,村集体还盈利8万元,这很出乎我们的意料!”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赵成刚这样介绍说。

第一桶金拱门 仁和区学房村挖得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

那村两委是如何想到通过清淤获得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的呢?

“我们村从来就没有集体经济,今年区上、乡上多次要求要发展好集体经济,穷极思变,我们最终找到了清淤这个‘生财之道’。以后还要做到多发现,多开阔视野,多商量决定!”党支部书记何云凤这样说。

在村团支部书记林合贵的眼里,对此有新的深刻的认识。“为了获得这‘第一桶金’,一靠村两委的同志带头苦干实干,二靠认真的负责任的管理,勤俭节约。这些我们都可以用修路清淤时的图片来证明!”

“6月的天气十分热,但是我作为两名现场管理者之一,说实话,做到了不怕灰尘不怕热,该抬水管就抬水管,该用木棒垫车就垫车,该推车就推车。我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如何帮集体挣到钱!”村民小组长杨宗宏这样坦诚地说。

林合贵说,新修便道公路不难,买木棒垫车不难,最难的是推车难。“工地上一台挖掘机,五台大货车,从河道里爬上岸边的公路,帮助推了这辆车那辆车不说,有时‘卡壳’了,还得卸货,等车到走几步后再装沙。”

一直在工地负责义务协调管理的村主任唐明云说,有一次下大雨,四根排水管被冲走不见了,大雨过后,用挖掘机来挖沙找水管,足足干了3个小时,挖了7米多长3米多深,才找到价值2000多元的四根排水管。“啥叫节约和管理?用心、认真、花力气找到四根排水管,这就叫节约和管理。我们也是被逼出来的啊!舍不得丢,所以就得必须想办法把水管找到!”

农民张宗贵说高兴地说,自己免费用村上清理尾库的3000多方淤泥,新平整了一块8分多的土地,弄了一个停车位,得到了实惠。

山沟沟里的一座不知名的水库,一段平常不起眼的水库库尾堵塞的事情,以往请人来清淤还需要花费不少。如今却成为了村集体挖掘“第一桶金”的好资源,不但增加了水库库容近1万立方米,提升了饮用水源地的水质,新平整了一块地,集体由此还破天荒地得到纯利润8万元……

都说村集体发展经济难,挖掘集体经济的“第一桶金”难。但要明白,办法或许总比问题多,只要村两委的同志能做到穷极思变,或许问题就不难。学房村挖掘集体经济“第一桶金”的故事,或许就能给大家很好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