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雪芬断肠人 嵊州的越剧和越剧人——评《蔡文姬》和《袁雪芬》
屈指算来我喜欢上越剧这几年,好像就只有金派大戏没有看过现场。正好今年(2017年)嵊州越剧团越剧万里行巡演到昆明,他们带来两出大戏新编历史剧《蔡文姬》和新创剧目《袁雪芬》,这两出大戏都是由越剧金派艺术创始人金采凤老师的得意弟子黄美菊主演。
嵊州虽说只是浙江省一个小小的县级市,可是因为它是越剧的故乡,并孕育了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傅全香、王文娟等一大批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而成为了越剧戏迷心中的圣地,所以这次来自越剧故乡嵊州越剧团带来的原汁原味越剧演出让我很是期待。
越剧《蔡文姬》
演员演绎非常到位
新编剧中很成功的少数
蔡文姬是我非常钦佩和喜爱的古代才女之一,早年读她的长诗《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就被她的博学、才情和历经风霜、颠沛流离的坎坷人生所打动,爱上戏曲后看过京剧程派的《文姬归汉》,程派那忧怨、低回、婉转、醇厚的声腔非常适合来表现蔡文姬的悲剧经历,我是程派迷,所以非常喜欢这部戏。
越剧蔡文姬之前没看过,但我看过黄美菊演的另一部戏《汉文皇后》我觉得黄美菊是有那种端庄、内敛、隐忍的大青衣气质的,她饰演蔡文姬从形象上很切合我心目中对蔡文姬的定位。
在后台,第一眼看到黄美菊时,我心里不知为什么会产生一个念头:她不扮上比扮上还好看。黄美菊个子高挑、身材修长,皮肤细腻、面容姣好。不知是为了演出入戏酝酿感情呢还是性格使然,感觉她有些高冷,沉默寡言也不与其他人闲谈,表情严肃、不苟言笑默默的做自己的事情,站在一旁看她化妆,我觉得她这个样子与她饰演的那些个悲悲戚戚的大家闺秀很相配,这种矜持、内敛、恬静也正是我期待在蔡文姬身上看到的特质。
演出开始了,发现越剧版的《蔡文姬》与京剧版的《文姬归汉》内容迥异,着重点也各不相同。《文姬归汉》中对蔡文姬被掳掠到匈奴以及在塞外的生活一笔带过,主要讲述汉朝派遣使者来重金赎回蔡文姬,以及她归汉的整个心路历程,除了表现出她去留两相难的矛盾心理,以及她不舍与儿子永别离的悲伤情感外,更着力展现了蔡文姬的才华和情智,蔡文姬是个秀外慧中的大才女,精通文学诗词、音律与书法,在《文姬归汉》里就有蔡文姬归途之中,思儿心切,夜不能寐,续写并吟奏《胡笳十八拍》:“身归国兮儿莫之随,心悬悬兮长如饥。
四时万物兮有盛衰,唯我愁苦兮不暂移。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更深夜阑兮梦汝来斯。梦中执手兮一喜一悲,觉后痛吾心兮无休歇时。”的细节刻画,一路上她最最不能舍弃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她的《悲愤诗》中,在离别时写到:“己得自解免,当复弃儿子。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在归汉途中又写到:“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及至回国了又再三写:“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这些凄惨伤心处,我觉得在京剧《文姬归汉》中表现的淋漓尽致。看越剧版的《蔡文姬》发现它整个的是一出爱情故事,从蔡文姬被掳掠到匈奴,对左贤王从仇视到被感动到相知再到相恋,生活刚刚安稳下来,又被故国赎回,在这里她主要不舍离去的是家、是孩子更是爱情。
我觉得越剧从这样的角度来编写蔡文姬的故事也未尝不可,虽然蔡文姬在她流传下来的诗歌中很少有诗句描写到她与左贤王的生活,大概只有这么两句略微提到一点:“日居月诸兮在戎垒,胡人宠我兮有二子。
”可她在胡边之地生活了十二年,与左贤王育有两个孩子,要说除了耻辱、逼迫外没有感情的成分也是不可能的,再说后世之人都希望在蔡文姬悲惨痛苦的一生中为她点缀进一些爱情的甜美,这出越剧编导得很不错,故事进展逻辑性强,情节合情合理合人性,而且演绎爱情故事也正是越剧最擅长的表演风格。
京剧程派的《文姬归汉》以唱功为主,全剧有大段大段委婉动听的高难度唱腔,越剧版的《蔡文姬》也是一出文戏,当中黄美菊饰演的蔡文姬也有大段精彩好听的唱段,一开场不知她是嗓子没开,还是因为不适应昆明的高原海拔,所以听她的唱觉得声音有些沉闷,而且尾音处感觉不稳,气息不够的样子,不过到后面慢慢的好多了,特别是到最后与左贤王和孩子离别之时,这里有大段非常有金派特色的优美唱腔,她唱起来韵味甘醇、音色透亮、婉转哀怨,而且表演非常到位,声情并茂,把观众都带入到蔡文姬的离别悲情之中,让我没有想到的是黄美菊演的非常投入和用情,我拍了几张剧照,第二天整理时发现每唱、演到动情处她都是泪光点点。
后来上百度网搜了一下,才知道这出戏是黄美菊当年的夺梅大戏,凭借着这出戏她早在2004年就获得了戏剧梅花奖。
越剧版《蔡文姬》这出戏确实算新编剧中很成功的少数,它剧本编导好,演员演绎的也非常到位,这里还有另外一个饰演左贤王的演员裘巧芳不得不提, 她把左贤王这个人物塑造的深得人心。裘巧芳的左贤王扮相很有男子气,有那种蒙古草原汉子的粗犷豪爽,有王爷的霸气、大气和帅气,更有多情男儿的柔肠和温情。
左贤王才一出场,坐在我旁边的两位观众就开始讨论:“这是男的演的还是女的演的?”“男的。”“我看也像男的。”我忍住笑就是不解释,看来这裘巧芳的左贤王是阳刚帅气得如真男儿一般了,难怪蔡文姬会爱上他。
裘巧芳在这出戏里唱的是范派,她的嗓音宽厚又清亮,很有穿透力和感染力,表演上她这个女小生不同于那些擅长表现文弱书生的女小生,她更为阳刚也更为硬朗一些,属于那种硬派小生的感觉,所以她塑造的草原雄鹰左贤王俘获了许多少女的心,也是这出戏成功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视频:司马力,仅供学习交流
越剧《袁雪芬》精彩片段 黄美菊
越剧《袁雪芬》
多面手的演员
特别能战斗的团队
刚听说越剧要排演《袁雪芬》的消息时我以为会是上海越剧院来演,袁老是上海越剧院的第一任院长,上越又有那么优秀的袁派传人,原想要排演越剧《袁雪芬》的话非上越莫属,哪不知却是嵊州的越剧团,这让我对上海越剧院生出了一丝小小的失望,同时也让我对嵊州这个小小的地方另眼相看,感觉它就像一个胸襟宽广的慈爱老母亲,儿女成才远走高飞了就祝福你;儿女暮年终老了就拥你入怀,始终以自己的儿女为荣。
嵊州越剧团给我的感觉也是一个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特别能战斗的团队,上可以到国家级大剧院层面去演出,下可以到各种小村小镇为农民演出,整个剧团的演员们都是拿得起、放得下,不拘泥于固定演唱那一个流派或是那一个行当的多面手,只要演出需要、剧情需要,他们大多数演员都可以串演不同的龙套,即使是主要演员,也有可能在其它戏里为别人配演个小角色。
裘巧芳在头一天的《蔡文姬》里还是那个重情重义,迷倒多少少女的大漠主人左贤王,在《袁雪芬》这出戏里就配演个反派小人物,投靠日本人,专门为难中国同胞的翻译官。
我一直认为女小生扮演现代男子具有天然的缺陷,更何况还是演个坏家伙。记忆中以前看芳华越剧团演出《江姐》时里面有个叫沈敏的花脸演员扮演的唐贵山,演得活灵活现,再有就是裘巧芳扮演的这个日本翻译官了,裘巧芳的扮相本就很阳刚、少有脂粉气,感觉她演绎的小生身上总有一股子霸气在,所以她演出了这个翻译官的坏劲,不过感觉还不是那么的遭人恨,如果她再能放下一点帅哥的包袱,把这个反派人物演得更卑鄙无耻些、更搞笑滑稽些,估计效果会更好。
裘巧芳是个很全面的优秀演员,和她聊天时知道她是陆派弟子,但其它小生流派的唱腔她也很擅长,在《蔡文姬》里她唱的就是范派。小生果然有小生的性格,裘巧芳性格开朗、极擅谈吐,为人热情直爽,与戏迷互动时,不管是唱徐派的、范派的、尹派的还是毕派的票友上来唱几句让她指点,她都能简明而要的切中要害指出不足,并把各个小生流派的主要发声特点分析给大家听,然后自己再示范唱几句让大家对比体会,说实在的她每一个流派都唱的非常地道;也有唱花旦的票友请她指点,她虽然谦虚道自己对花旦的唱腔不太熟悉,但是为了不让大家失望,她还是给大家简单的讲解了一些唱袁派、吕派、金派、王派唱腔应该注意的地方,最精彩的是看她示范唱旦角也模仿的惟妙惟肖,在这样的阵势下我直接不敢开口唱,只听听她给别人的评点也受益良多。
在后台看她们化妆,也能感觉到嵊州越剧团有很好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她们没有专门的化妆师或造型师为演员服务,所有演员的妆容都是自己完成,包括主演。一开始我以为像黄美菊这样的主角会有专门的化妆师为她化妆或是会在一个比较宽敞的地方化妆,实际上她跟其他所有普通的演员一样,而且被挤在化妆间里的一个角落上,墙上的大镜子也看不到,台面上摆东西的地方也很小,只见她左手拿着粉盒就着上面的一块小镜子,右手拿粉刷或是眉笔,在自己脸上精准的化着每一笔,刷、刷、刷,三下五除二,大概半个小时吧,就连妆面带头套加耳麦统统搞定,看得我在一旁目瞪口呆,这大概是我见过的化妆最快的戏曲演员吧。
其实这充分说明了她们平时的训练有素和技术全面,所以不管是在什么样的环境条件下演出,都能快速适应。
次日在化妆间里看到已经扮好妆,装着西服的黄美菊时,(哦,应该说是袁雪芬)我眼前一亮,突然明白了第一次见到她时为什么会觉得她不扮上比扮上好看,应该是她做现代人比做古代人更好看,眼前的黄美菊只是静静的站在那里就已经有了袁雪芬那种创新者、改革者和领导者的气派和魅力,我心里突然产生了想要跟她合个影的念头,她又勾起了我那种初级戏迷时追星看戏不淡定的激情。
《袁雪芬》这出戏中袁雪芬分别由两个演员饰演,黄美菊演中年时的袁雪芬和两段戏中戏里的袁雪芬;青年袁雪芬则由他们团里的年轻演员倪锦锦饰演。中年时的袁雪芬作为一个讲述人,只是起到一个穿插、转折、衔接的作用,其他主要的戏都是在表现青年时期的袁雪芬,不过也有几段唱段,在这里黄美菊是用金派的唱腔来演绎的,看演出时发现这出戏不是以袁派唱腔为主来塑造袁雪芬这个人物,黄美菊只是在戏中戏《香妃.
苦头》和《祝福.问天》里唱的是袁派唱腔,这两段戏都是袁派最经典、最著名的唱腔,前者中她首创了越剧的“尺调腔”,越剧的所有流派,就是在“尺调腔”的基础上发展丰富起来的;后者则是袁雪芬新越剧改革编演现代戏的经典之作,从而使越剧无论是从艺术性还是思想性方面都得到了划时代的提升。
这出戏只在戏中戏里演唱袁派,有一个听觉上的好处,无形中更突出了袁派唱腔朴实无华、委婉细腻、深沉含蓄的特点,我在听黄美菊这两段袁派唱腔的时候发现韵味儿十足,风格鲜明,比平听起来感觉更加的韵味醇厚。
这出戏的表演形式有些像《舞台姐妹情》的感觉,由讲述人讲述、回忆,引入正戏,就连年轻时候袁雪芬的服装造型都与《舞台姐妹情》中竺春花的形象很像,于是当倪锦锦扮演的青年袁雪芬穿着布旗袍、梳着大辫子一出场,我突然间就有点恍惚回到当年看偶像饰演竺春花的场景了,所以这倪锦锦唱的大概是吕派吧,我听着听着就听成了王派去。
倪锦锦这个年轻演员感觉很不错,嗓音甜美、扮相漂亮,身段也好,而且也演出了一些袁雪芬的气质和那种艺术家特有的范儿来,是一个值得期待的青年演员。
两天的戏看完,嵊州越剧团在昆明的演出也结束了,但他们的越剧万里行还在继续,我希望嵊州的越剧人能把嵊州的越剧持续发扬光大,走向更高更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