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建伟事迹 2016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事迹材料:潘建伟

2019-06-25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潘建伟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量子力学等方面研究,对量子通信等研究有创新性贡献,是该领域国际著名学者. 下面是相关的事迹材料范文,快来围观吧.潘建伟,中国科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事迹 2016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事迹材料:潘建伟潘建伟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量子力学等方面研究,对量子通信等研究有创新性贡献,是该领域国际著名学者.2016 年8 月16 日,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

潘建伟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量子力学等方面研究,对量子通信等研究有创新性贡献,是该领域国际著名学者。 下面是相关的事迹材料范文,快来围观吧。

潘建伟,中国科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

潘建伟事迹 2016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事迹材料:潘建伟

潘建伟长期从事量子光学、量子信息、量子力学等方面研究,对量子通信等研究有创新性贡献,是该领域国际著名学者。2016 年8 月16 日,由我国科学家自主研制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会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是跨度最大、史上最安全的通信网络。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正是潘建伟。

潘建伟事迹 2016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事迹材料:潘建伟

对于潘建伟,"感动中国"推选委员刘姝威说,在巨大的名利声望前,坚守学术的真谛,这是学者最难能可贵的。"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予潘建伟的颁奖词为: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站在世界的最前排和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

潘建伟事迹 2016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事迹材料:潘建伟

27岁,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展";31岁,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32岁,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1岁,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42岁,斩获得国际量子通信大奖;45岁,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的人生履历,在大多数人眼里充满了无数的惊叹号,本期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位超级大牛科学家的彪悍人生:

1970年3月,潘建伟出生在浙江省东阳市马宅镇雅坑村,先后毕业于马宅镇雅坑小学(青联公社第一名),吴宁镇中(全年级第一名)。

1984年考入东阳中学(浙中名校,先后培养数名国内外院士,著名的有严济慈院士、李正武院士、王伏雄院士等)。

1987年,17岁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92年,22岁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1995年,25岁获中科大理论物理硕士学位。

1996年,26岁远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塞林格教授,并于1999年获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

1997年,27岁,潘建伟以第二作者参与的首次实验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科研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年度全球十大科技进展"。

1999-2003年留在塞林格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先后任博士后和高级研究员并担任Co-PI。

2001年,31岁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

2002年,32岁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2003-2008年,为发展冷原子操纵技术,兼任德国海德堡大学玛丽·居里讲座教授。

2003年,潘建伟被奥地利科学院授予Erich Schmid奖。此奖为奥地利科学院授予四十岁以下的青年物理学家的最高奖,两年一度,每次一人。

2004年他在欧洲申请上3个研究基金:欧盟的玛丽·居里基金,研究经费115万欧元;洪堡基金会索非亚研究基金,经费105万欧元;德意志研究联合会尼托研究基金,经费113万欧元 。同年,入选当年度的"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2005年6月,获得欧洲物理学会2005年度菲涅尔奖(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授予在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

200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在同年10月获得第六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

2008年入选中组部首批"千人计划"。同年11月,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的TWAS Young Affiliates(通讯院士)。同年在上海浦东创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工程中心。

2011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并成为当年增选产生的最年轻院士。

2012年,当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获得量子信息科学领域最高奖项"国际量子通信奖",潘建伟也是获得这一荣誉的第一个华人物理学奖。

2013年,43岁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是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项,迄今,共有包括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王淦昌、王大珩、彭桓武、朱光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叶笃正、黄昆、王忠诚、谷超豪、徐光宪等在内的30位优秀科学家获此荣誉。

2015年,科研成果"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入选英国物理学会新闻网站《物理世界》评选的"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并名列榜首。

2016年,由他作为第一完成人的科研项目"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获得了201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该奖项被称作中国自然科学领域最高奖。潘建伟因45岁的年龄优势,刷新了2006年支志明49岁获该奖的年龄记录。一个多月前,2015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在京揭晓,中科大潘建伟、陆朝阳等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成果名列中国十大科技进展之首。

1970年3月出生在浙江东阳的潘建伟,从小却是个爱玩的孩子。潘建伟曾对别人说,父母从小就很重视对他能力的培养,从不限制他做什么,他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感谢我的父母把家搬到了县城,因为到了初中,才发现在农村小学语文基础很差,英语根本就没有学过,初中后才第一次写作文,结果班主任老师只给了40分,当时我是班长,觉得很羞愧。但我有一种不怕输的精神,为了把英语学好,把同学约到家里来学,向老师请教,进步非常快。语文、英语就在那时打下了基础。"潘建伟说。

到了中国科技大学,他更有机会接受全面的教育。"当时班上高考状元就有7个,同学们的素质都很高,我从同学们那里学到了很多,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就是受大学同学的影响。全面发展对我的人生起了很大的作用。"

他很擅于向别人学习,同时保持着良好的心态。他认为,做自己喜欢的事是需要有耐心的,欲速则不达。"我愿意循序渐进地学习、工作。成功了,当然很高兴;不成功,也不觉得失去了什么。我一直很努力,但不拼着命学。"

潘建伟是爱因斯坦的崇拜者,在大学时就喜欢阅读《爱因斯坦文集》。"爱因斯坦的散文是最深刻、最美的,让我坚定了研究物理的决心。让我感觉从简单的事实后面可以找到一个规律,现在、将来不会变。"

1987年至1995年,在获得中国科技大学理论物理学士和硕士学位后,潘建伟于1996年来到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量子力学的世界级大师塞林格。他从老师那里不断地获取量子信息前沿领域的最新知识,同时,潘建伟敏锐地洞察到这一学科未来必有大的发展,便及时追踪国际前沿,走出了自己的研究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