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明月寄相思 一轮明月寄乡愁 言传身教立传承

2019-02-0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今天(24日)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礼记·祭统>中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每逢中秋夜,古人都要举行祭月仪式,设香案.摆祭品.拜月神……如今,繁复的拜月仪式已经无人记起,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沉淀成中国人望月思亲的浓郁乡愁.一轮明月寄相思 一轮明月寄乡愁 言传身教立传承中秋佳节,阖家团圆.不论是家人围坐遥忆当年,还是三代同堂和睦共处,抑或是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都是一种继承和传续.

今天(24日)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中秋。《礼记·祭统》中说:"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每逢中秋夜,古人都要举行祭月仪式,设香案、摆祭品、拜月神……如今,繁复的拜月仪式已经无人记起,但"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则沉淀成中国人望月思亲的浓郁乡愁。

一轮明月寄相思 一轮明月寄乡愁 言传身教立传承

中秋佳节,阖家团圆。不论是家人围坐遥忆当年,还是三代同堂和睦共处,抑或是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的认知,都是一种继承和传续。正是在一个个仪式感强烈的传统节日和一代代父母的言传身教中,家风家训和文化传统才得以传承和发展。

一轮明月寄相思 一轮明月寄乡愁 言传身教立传承

夫妻同心携手 家风是恩爱

老衣柜、存钱罐、月份牌、缝纫机……当你走进白塔寺附近的宫门口东岔81号,就仿佛穿越回了上个世纪,浓郁的老北京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中秋前夕,这里正举办一场月饼DIY活动,参与者都是周围的老街坊。"核桃仁、花生仁、瓜子仁、葡萄干、黑白芝麻、青丝玫瑰……从小吃到大的自来红月饼怎么能忘了?"说这话的是朱宝兰,大家都亲切地称她胖姐。今年中秋正好赶上她和老伴儿的结婚纪念日,这场月饼DIY也是为当天的宴席准备的。

一轮明月寄相思 一轮明月寄乡愁 言传身教立传承

胖姐是白塔寺会客厅伙食社的牵头人。中秋做月饼一直是社区的传统,至今已举办了五届。一年前白塔寺会客厅建成,大家伙儿更是有了自己的活动空间,她便牵头组织了伙食社。除此之外,摄影社、缝补社的各种事儿她也忙前忙后,深受大家的信任和拥护。

"把馅团成球,塞进准备好的自来红面皮里,再用小瓶盖蘸红曲米做成的浆汁在月饼皮上盖上一圈红戳,大功告成!"胖姐边做示范边说。说起每年中秋怎么过,自然少不了吃月饼和团圆赏月,今年中秋赶上结婚纪念日,也让她回想起当年与老伴儿度蜜月的情形。

1983年9月24日,胖姐与老伴儿办完婚礼便踏上了蜜月之旅,从没出过北京的夫妻俩畅游江浙沪。"忘不了在上海满大街找旅馆,当时哪像现在这么方便,我们走了几条街都没有合适的落脚地,坐在路边歇脚时,一抬头看到明月当空,那感觉别提多深刻了。"说完便是胖姐一阵爽朗的笑声。

江南多雨,夫妇二人同撑一把伞,都想给对方多一些遮挡,结果俩人都被淋湿……"那时候钱不富裕,蜜月旅行得想着怎么省钱。现在富裕了,想去哪儿玩就去哪儿玩。"胖姐的笑声里透出一股子心满意足。

父母在不远游。除了度蜜月,胖姐夫妻俩一直没再出去旅游。35岁那年,胖姐的双亲相继离世,中秋夜的一轮明月成了她追思亲人的寄托。"小时候家里穷,五个孩子能分一块月饼就不错了,都是妈妈亲手做的。"胖姐从小住在皇城根儿旁,每年中秋她都会搬着小板凳到胡同口看月亮,现在依然如此。

中秋夜是团圆夜,这么多年来胖姐夫妻形影相随。"在我们家,中秋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这么多年我们夫妻怎么陪伴老人,怎么夫妻相守,孩子是耳濡目染的。"胖姐说,现在儿子有了小家庭,他知道夫妻恩爱是最好的家风,父母的相处让他学会了爱、理解和包容。

孝老敬亲勤俭 家风是和睦

画兔爷、健步走、玩拼图……前几日下午,新街口街道在官园公园举办了中秋传统民俗文化市集,活动还设置了幸福家庭展区,在红红火火的团圆气氛中,居民们也参加了一场幸福家庭的故事会。

顾胜利一家6口,三代同堂,全家和睦相处,互相尊重,婆媳关系胜似母女,被新街口街道评为"最美家庭"。除此之外,她还是2013年北京万名孝星奖章获得者,并在西城区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中,荣获"好婆婆"称号。

顾胜利夫妻俩都是老党员,业余时间除了参加社区活动发挥余热外,还帮儿子照看孙子孙女,儿子和儿媳都有稳定工作,生活宽裕。即便如此,她还是经常教育晚辈要学会过日子,勤俭持家。

关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全家人也有统一的立场。一次因为小孙子顶嘴她发了一次火,儿媳回来听婆婆讲述原委后,把孩子单独叫到小屋,顾胜利听到儿媳说:"奶奶是妈妈的长辈,妈妈都不能顶嘴,你怎么能?"听到这里她甚是欣慰。

"儿媳进家门10年,就像女儿一样拥护我,陪我谈心散步,一聊就是两个小时。"顾胜利说,同一屋檐下,三世同堂,每天六菜一汤,生活和睦。10年来她们婆媳从没红过一次脸、从没吵过一次嘴,直到现在儿子每月按时给顾胜利夫妻俩养老费,顾胜利说,这是她要求的,钱不在多少,重在心意,也是给孙子孙女树立个榜样:"百事孝为先,这是家训"。

看到父母公婆每日为他们操劳,儿子儿媳很过意不去,抽出时间带全家人外出旅行,几年来走过不少国家,良好的家族氛围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又是一年中秋夜,家庭照例举办宴会,孙子孙女要在宴会上行礼,向长辈祝贺佳节。"顾胜利说,三家共十八口人将在中秋一聚,一起话家风、演节目,平凡却又美好。

启发陪伴传续 家风是团圆

皓天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9月初老师便布置了一项家庭作业,每天观察月亮的形态,并画在作业本上,儿子一边画,爸爸一边解说:"这叫盈凸月,一般出现在农历每月十二日、十三日,月球露出大半部分来,所以也叫‘凸月’。"

皓天:"嗯,老师说月亮有新月、残月好几种形态呐,中秋就能看到满月了!""对,到了农历十五,月亮转到太阳的正对面,地球在太阳和月亮之间 ,所以能看到整个月亮,这就是满月。"虽然爸爸说的已经超过二年级小学生的理解范围,但皓天还是点了点头。

"月球本身不会发光,而且表面也坑坑洼洼,那为什么嫦娥和玉兔要住在上面?"爸爸话音刚落,皓天就歪着脑袋问,爸爸一时不好回答,便答应皓天中秋赏月时让他自己去问问"嫦娥"。

"孩子的世界单纯美好,不想破坏孩子天马行空的梦,而且神话故事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这样能加深他的印象。"皓天爸爸告诉记者,对孩子而言,书本上、心底里有两轮明月,他们准备在今晚带孩子赏月,看看是不是他心里想象的那样。

虽然不解嫦娥为何奔月,但在问起为什么过中秋节时,这位二年级的小学生毫不犹豫地说出了"团圆"二字,"这都归功于一个个中秋活动,在他幼小心灵里播下了种子,中秋就是团团圆圆。"

陪孩子过节也是为了培养仪式感,"现在都在呼唤中华传统教育,这不能只在课堂上说说或是全都交给学校的老师,要让孩子真正感受到中华传统教育,更应该落实到生活之中,贯彻在传统节日之中,唯有这样,才能让孩子真正理解每个传统节日的题中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