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武实验室 王金武:潜心做科研 一心为患者
王金武,诸城市辛兴镇大捎铺村人。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医学博士。民政部智能控制与康复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上海市卫计委骨与关节康复医学科重点学科带头人、国家CFDA医疗器械技术委员、数字医学临床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康复工程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同时兼任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数字骨科创伤与关节委员会和上海市数字医学分会副主委、国家十三五规划工作组专家、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肢体功能重建与外固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
埋头深造
医学路上每天都是挑战
王金武长期致力于骨关节外科、周围神经、数字医学、骨科康复工程及生物医学工程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数十年的从医时光里,王金武始终认为,医学是一条很长的路,路上充满各种挑战,所以,即使荣誉等身,他也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他说,既要提高专业技能,还要一心一意服务患者。
在先后入选的“上海市启明星”计划、“上海市启明星追踪”计划、“上海市双百人才”计划和“上海交大优秀青年教师”等人才培养计划期间,王金武曾前往美国、新加坡等国多家医院顾客中心交流学习;2008年公派赴美国著名的克利夫兰医学中心(Clevelandclinic),跟随担任美国肩肘关节学会前主席Joseph.
Iannotti教授学习培训1年,期间与CCF专家合作,完成植入式神经电刺激器相关研究,取得相关专利,掌握目前国际最先进神经假体研发经验,并取得美国肩关节FELLOW证书。
硕果累累
科研成就喜人
王金武不忘初心,痴于医学,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热爱的骨科事业中。他善于在临床中发现问题、总结问题、解决问题,一路走来,终于成为一名行走在骨科前沿的医者,并不断向医学高峰发起挑战。
2009年7月,他留学归国,经戴尅戎院士举荐,作为留学归国特需人才入选“上海浦江人才计划”,并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骨科(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从事创伤骨科、肩关节外科工作。同时,作为上海交通大学Med-X研究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还从事教育部数字医学临床转化工程中心和Med-X研究院医工交叉项目的科研工作。
先后承担了包括科技部“863”(高精度3D打印装备制造)与“973”(多级微纳骨修复生物材料)子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在内的国家级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16项,目前领衔民政部3D打印康复辅具标准研究课题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康复辅具产业发展策略研究课题各一项,参编专著10部(副主编3部)、国家发明专利5项、第一作者发表包括SCI论文60余篇(其中Nature与Science子刊各1篇)。
其中,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双向诱导的BMSCs复合负载rhBMP-2纳米纤维聚乳酸支架修复长段骨缺损的基础研究)及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多级微纳结构生物活性材料促进骨组织快速修复效应),已成功研制出能够缓释rhBMP-2及相关因子的纳米纤维左旋聚乳酸支架材料,并找到了合适的条件。
近期,王金武联合中科院吴成铁教授团队,研制出新型兼具肿瘤治疗和组织再生双功能特性的3D打印组织工程支架。将支架植入肿瘤部位,结合近红外光照射进行治疗,有效抑制了肿瘤的生长,而其他对照组的肿瘤生长不受抑制。
体内骨修复实验表明这种复合支架保持了生物陶瓷支架原有的优良成骨活性,且证实短暂的激光照射不会影响长期的新骨再生,在骨肿瘤的治疗与修复中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目前该研究成果被Nature出版集团的期刊NPGAsiaMaterials,AM2016556R接收。
授人以渔
打造青年骨干队伍
王金武长期承担研究生教学任务,指导和培训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和带领研究团队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开展原创性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取得国际领先的成果并将成果转化到临床。在致力于培养数字医学与康复工程等医工交叉学科的学生的同时,又接纳来自内蒙古、贵州、广州、河南、广西等多地的进修医生,培养肩关节外科、数字医学、生物3D打印等专业人才。
目前已培养优秀青年人才共计23名,其中博士研究生6名,硕士研究生17名,在站博士后2名。
近年来,王金武还致力于康复医学及老年福祉事业,担任上海康复辅具与老年福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上海市疼痛康复专委会副主委、上海市骨科康复专委会副主委、上海市康复医学工程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作为联盟主要领导成员的王金武,带领团队通过科研院所、大学、企业、临床应用单位间的交叉合作,构建康复辅具与老年福祉产业技术创新链和企业产业价值链紧密结合的康复辅具产业科技生态链,占领“技术基础研究”和“产品研发及产业化”两个制高点。目前,已经研发出一批新技术,孵育出一批新企业,积极推动了国家的康复医学及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记者 王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