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七擒孟获 诸葛亮有必要七擒孟获吗?
在正式回答之前,按照惯例,先简单回撸一下史实,因为七擒七纵原本的故事,和小说里是不一样的。
在我们的习惯印象中,先是孟获谋反,然后才有诸葛亮南征。七擒七纵,换来了孟获的心服口服,真心归降。但这,并不是事情的全部。 诸葛亮此次南征,一开始的对象并不是孟获,而是雍闿。夷陵之战失败以后,雍闿便在益州郡杀害太守谋反,后归顺吴国。
不仅如此,雍闿还很懂统战政策。他先煽动附近的郡县,其中,愿意响应他的包括了牂牁太守朱褒、越巂夷王高定;然后,他又专门派人去夷人部落中挑拨——他派出去的这个人,正是孟获。 而蜀汉这边,诸葛亮直到几年之后的建兴三年,才算是腾出了手,正式出兵讨伐雍闿。
诸葛亮进兵后,很快便击败叛军,雍闿以及高定被杀;同时,附近的郡县也都被援军平定。但是,叛军却并未归顺,而是在孟获的带领下继续反叛。
孟获“素为夷汉所服”,在当地很有威望,这正是雍闿派他去“诱扇诸夷”的原因。果然,孟获的煽动能力无与伦比,在雍闿被杀以后,自己便拉大旗作虎皮,占着山头唱起了歌。 面对新情况,诸葛亮准备换一个思路,以新方法来对付孟获:对雍闿等人,诸葛亮毫不犹豫,手起刀落;但对孟获,却抗拒从宽。
在把孟获抓住以后,诸葛亮很大方地带着他参观了军营,然后笑眯眯的问,军容如何? 孟获相当桀骜,回答说:以前我是不知虚实,才会被你所败;如今我既然看到了你是如何行军布阵的,打赢你只是分分钟的事!
诸葛亮于是挥了挥手让他回去:不服来战。 接下来的事,大家就都知道了,诸葛亮连续抓了孟获七次,抓到孟获的厚脸皮终于撑不下去了,愿意归顺投降。而且,孟获还表示:南人不复反矣! 诸葛亮顺利达成“攻心为上”的效果,带兵北归。
乍看上去,这就是一个简单的、让人心服口服的故事。这种故事在历史中相当多,这不是第一个,只不过是最有名的那一个罢了。 但这里却有一个问题:边疆夷族的叛乱,果真就如此简单吗?捉了放,放了捉,就真的能用真心打动对方,换来一世的忠诚吗? 谈个恋爱都没这么easy。
更何况,这是边疆平叛。如果事情真的这么简单,那么自三国以来,哪还会有这么多的边疆动乱呢?诸葛亮已经写了一份优秀案例在先,后世的人只要照做就好了呀!
因此,这个逻辑不可能会是这个故事的真相。 所以接下来,我们不妨通过几个问题,来分析一下诸葛亮的做法到底深奥厉害在何处。 首先,诸葛亮为什么不杀孟获? 虽说马谡建议要攻“心”为上,但这个“攻”的对象,并不见得非得是孟获。
通过梳理前因后果,我们可以看到,雍闿才是始作俑者;其他的首领,还包括牂牁太守朱褒以及越巂夷王高定等人。 但这几个人都被毫不留情的给杀了,诸葛亮一点也没有在意什么“攻心为上”。反倒是对于孟获这个后来的反叛者,诸葛亮处处手下留情,几次三番地加以笼络。
为什么? 答案其实史书中已有记载:“(孟)获素为夷汉所服”。孟获在当地,很得拥护。这既是雍闿派他去“诱扇诸夷”的原因,也是诸葛亮愿意一再容忍的背景。 所谓“攻心为上”,并不是说要打动每一个夷人,让他们在心中感念王化,永不叛乱——这根本做不到,能够深入基层做民族统战工作的革命干部,直到20世纪才被发明出来。
因此,要笼络的,是那些有在夷人当中有影响力的人,让他们对朝廷效忠。然后,再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去安抚当地的百姓,接受朝廷的统治。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孟获出现以后,诸葛亮的“攻心”战才真正有了实施的可能。只要能收服孟获,那么通过他,安抚夷人的事就顺理成章。
否则,在当地如果没有孟获这样有权威能服众的人物存在,夷人各自为政,那么诸葛亮难道还派人一个一个的去做思想政治工作吗? 从这个角度来看,孟获简直就是诸葛亮的宝贝。 至于雍闿、朱褒、高定等人,他们没有孟获这样的影响力,那么在诸葛亮面前,他们没有被笼络的需要,自然也就没有活着的意义了。
而既然孟获这个权重极高的影响因素已经出现,那么接下来,就是如何降服的问题了——请注意,是降服,不是打败。 诸葛亮采用的办法,是反复的打败、俘虏、释放。 这样做,目的何在呢? 其实就是要告诉孟获,你那点能力,是没有跟我相对抗的资本的。
先后七次,就是要让你明白,我们两人的PK结果并不受运气因素的干扰,而完完全全是真正的实力对比。 当天时地利人和都是孟获的优势项目,但却还是一次次的被诸葛亮打败,诸葛亮就是要凭借先后七次的胜利,最终达到让孟获“畏威”的效果。
就问你服不服? 孟获说,服服服,我服,真服。 诸葛亮说,好。 ——以上,这就是一般理解中,七擒七纵的全部。 但实际上,诸葛亮还有后手。接下来,他又做了第三件事:“亮即其渠率而用之”,“亮于是悉收其俊杰孟获等以为官属”。
打服了以后,诸葛亮没有赶尽杀绝。该谁的部众,依然还是谁的,并没有派人取代。而且对于孟获等一众人等,诸葛亮还赐予了他们官爵。 让夷人“畏威”只是前提,不是全部。
接下来诸葛亮做的,是把这些有影响力的头头脑脑们,都纳入体制内。 为什么? 因为这样的话,像孟获一样的人,就能享受到体制的好处了。 你可以站在孟获的角度来想一下,他最初可能只是因为某种原因而反叛,但诸葛亮把他扔在地上摩擦了七次的行为,已经分分钟教他重新做人:反叛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这种时候,诸葛亮没有穷追猛打,反而还给他封了官,让他依然在自己的地盘上作威作福,并且,朝廷还定期给他俸禄。
换做是你,你还会继续反叛吗? 归降难到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想通了这一层,孟获只会是急吼吼的愿意归顺诸葛亮。因为他害怕,害怕诸葛亮找到另外一个有影响力而又愿意受降的人来取代他。到时候,他就成下一个雍闿了。
至此,诸葛亮的政策组合拳依然没有完,还剩下最后一个步骤。 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后,收获的这片土地虽不至于是不毛之地,但也基本上都很贫瘠荒凉。当地人的生活水平跟中原汉人比起来,自然也远远不如。 那么,诸葛亮是不是要在当地发展生产,促进繁荣,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把落后的边疆地区变成蜀汉的新江南呢? 不,诸葛亮并没有如此做,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以给军国之用”,把当地的产出用来充实蜀汉的军需,并用当地人组建了一支蜀汉精兵。
这个逻辑又是什么呢? 答案可能有点腹黑:并不是说你解决了孟获,就能把反叛全部解决掉的。更为关键的决定因素,在于当地的夷人有没有反叛的能力。 因此,诸葛亮的方法是抽光当地的劳力和财物,不给下一个想要反叛的人留下积攒实力的可能。 几项政策落实下来,诸葛亮顺利地实现了自己的目的。
理清楚上面这些事情后,你就会发现,诸葛亮对于南中反叛的平定,并不是简单的七擒七纵,而是一系列相当复杂的政策的组合。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后世的人面对如此完美的经验,却依然达不成一样的结果。
强大的军事威慑力; 收服有影响力的人,并将其纳入体制,让他享受到甚至比反叛更好的生活; 抽光当地可以用以反叛的人力和资源, 这就是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的“攻心”之计。
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诸葛亮之所以能成功,并不仅仅是因为做到了以上这几条。
在战前,他还有大量的准备工作。 雍闿已经反叛数年,但诸葛亮却并未第一时间平叛,而是一直等到内部局面已经安定,外部与吴国已经达成盟约,确认有了足够的精力和时间之后,他才开始和孟获来玩这种捉迷藏的游戏。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张剧照:孔武有力的孟获和温文儒雅的诸葛亮出现在同一个画面内。
看上去,孟获满身横肉,诸葛亮弱不禁风。但现实却是,诸葛亮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把孟获玩得团团转。 这种反差,还是刘邦说得好:“吾宁斗智,不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