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栖梧柳永翻译 柳永凤栖梧蝶恋花赏析

2018-10-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柳永所著的<蝶恋花>分为好几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柳永凤栖梧蝶恋花赏析,欢迎参考阅读!蝶恋花·凤栖梧宋代:柳永蜀锦地衣丝步障.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玉砌雕阑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旋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凤栖梧柳永翻译 柳永凤栖梧蝶恋花赏析词作鉴赏这首词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伫倚危楼风细细".说登楼引起了"春愁&q

柳永所著的《蝶恋花》分为好几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柳永凤栖梧蝶恋花赏析,欢迎参考阅读!

蝶恋花·凤栖梧

宋代:柳永

蜀锦地衣丝步障。屈曲回廊,静夜闲寻访。玉砌雕阑新月上。朱扉半掩人相望。

旋暖熏炉温斗帐。玉树琼枝,迤逦相偎傍。酒力渐浓春思荡。鸳鸯绣被翻红浪。

凤栖梧柳永翻译 柳永凤栖梧蝶恋花赏析

词作鉴赏

这首词采用“曲径通幽”的表现方式,抒情写景,感情真挚。巧妙地把飘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同怀恋意中人的缠绵情思融为一体。

“伫倚危楼风细细”。说登楼引起了“春愁”。全词只此一句叙事,便把主人公的外形象象一幅剪纸那样突现出来了。“风细细”,带写一笔景物,为这幅剪影添加了一点背景,使画面立刻活跃起来了。

凤栖梧柳永翻译 柳永凤栖梧蝶恋花赏析

“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极目天涯,一种黯然魂销的“春愁”油然而生。“春愁”,又点明了时令。对这“愁”的具体内容,词人只说“生天际”,可见是天际的什么景物触动了柳永的愁怀。从下一句“草色烟光”来看,是春草。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愁恨的联绵无尽。柳永借用春草,表示自己已经倦游思归,也表示自己怀念亲爱的人。那天际的春草,所牵动的词人的“春愁”究竟是哪一种呢?词人却到此为止,不再多说了。

凤栖梧柳永翻译 柳永凤栖梧蝶恋花赏析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写主人公的孤单凄凉之感。前一句用景物描写点明时间,可以知道,柳永久久地站立楼头眺望,时已黄昏还不忍离去。“草色烟光”写春天景色极为生动逼真。春草,铺地如茵,登高下望,夕阳的余辉下,闪烁着一层迷蒙的如烟似雾的光色。

一种极为萋美的景色,再加上“残照”二字,便又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抒情定下基调。“无言谁会凭阑意”,因为没有人理解柳永登高远望的心情,所以柳永默默无言。

有“春愁”又无可诉说,这虽然不是“春愁”本身的内容,却加重了“春愁”的愁苦滋味。柳永并没有说出柳永的“春愁”是什么,却又掉转笔墨,埋怨起别人不理解柳永的心情来了。柳永把笔宕开,写柳永如何苦中求乐。“愁”,自然是痛苦的,那还是把它忘却,自寻开心吧!

“拟把疏狂图一醉”,写柳永的打算。柳永已经深深体会到了“春愁”的深沉,单靠自身的力量是难以排遣的,所以柳永要借酒浇愁。词人说得很清楚,目的是“图一醉”。

为了追求这“一醉”,柳永“疏狂”,不拘形迹,只要醉了就行。不仅要痛饮,还要“对酒当歌”,借放声高歌来抒发柳永的愁怀。但结果却是“强乐还无味”,柳永并没有抑制住“春愁”。故作欢乐而“无味”,更说明“春愁”的缠绵执着。

至此,柳永才透露这种“春愁”是一种坚贞不渝的感情。柳永的满怀愁绪之所以挥之下去,正是因为柳永不仅不想摆脱这“春愁”的纠缠,甚至心甘情愿为“春愁”所折磨,即使渐渐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决不后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才一语破的:词人的所谓“春愁”,不外是“相思”二字。

这首词妙紧拓“春愁”即“相思”,却又迟迟不肯说破,只是从字里行间向读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写到了,却又煞住,掉转笔墨,如此影影绰绰,扑朔迷离,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象大白。词相思感情达到高潮的时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荡,感染力更强了。

柳永小史

柳永(984年-1053年),字耆卿,原名三变,福建崇安人,因在族内排行第七,俗称柳七,当时柳永和兄长三复、三接被世人誉为“柳氏三绝”。

柳永在宋词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说李煜是宋词婉约派的开门人,那么柳永就是将婉约风格推向了鼎盛。在形式上,柳永把过去只有几十字的短令发展成为能够容纳更多内容的长调慢词;在内容上,柳永摆脱了官词的束缚,大胆地描写市井百姓的情调和情绪;在语言上,创造性地大量使用民间俚语,使词通俗化、口语化。

正因为如此,柳永的词不仅风格浪漫多情、委婉凄美,而且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在当时广为流传,以至于“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柳三变作新乐府,天下咏之”。乐工每谱得新曲,必找柳永填词,而歌妓只要唱了柳永填词的歌曲,就会“声价十倍”。这是宋代任何词人都无法相比的。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文学大家中,死后形成节日祭悼民俗的只有两人,一位是屈原,另一位就是柳永。自北宋仁宗到南宋高宗的上百年间,为了祭奠这位词人,清明节风行“吊柳七”的民俗,也叫“上风流冢”。据说仁宗皇帝听说了这件“奇事”,不太相信,就派了一名大臣前往柳永的葬地乐游原上探看虚实,结果大臣回来后,不仅证实确有其事,还抄录了一首在民间广为流传的诗:“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仁宗看后,不禁为自己埋没了人才而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