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布什私人葬礼举行 老布什葬礼 悲痛中也有微笑

2018-12-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2018年11月30日,94岁的美国第41任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老布什)在休斯敦家中平静辞世.12月5日,在华盛顿国家大教堂举行的老布什葬礼上,他的长子.美国第43任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小布什)及3位生前好友致悼词时,插科打诨,把参加葬礼的人笑得前仰后合,那场面就像中国的单口相声大会.老布什私人葬礼举行 老布什葬礼 悲痛中也有微笑老布什1924年6月12日出生在马萨诸塞州.1944年9月22日,他驾机轰炸日军时被击落,跳伞后在海上漂浮了4个小时,被美国"长须鲸"号潜艇救起.

2018年11月30日,94岁的美国第41任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老布什)在休斯敦家中平静辞世。12月5日,在华盛顿国家大教堂举行的老布什葬礼上,他的长子、美国第43任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小布什)及3位生前好友致悼词时,插科打诨,把参加葬礼的人笑得前仰后合,那场面就像中国的单口相声大会。

老布什私人葬礼举行 老布什葬礼 悲痛中也有微笑

老布什1924年6月12日出生在马萨诸塞州。1944年9月22日,他驾机轰炸日军时被击落,跳伞后在海上漂浮了4个小时,被美国“长须鲸”号潜艇救起。1945年1月6日与芭芭拉结婚,育有6个孩子。1963年开始从政,1981年至1989年任美国第40任总统罗纳德·里根的副总统。1989年至1993年任美国第41任总统。

老布什私人葬礼举行 老布什葬礼 悲痛中也有微笑

小布什悼念父亲,不谈他的“丰功伟绩”,却大书特书那些让人忍俊不禁的生活趣事,一开口就逗得大家哄堂大笑:“人最好趁着年轻死去。当然,越晚越好。”(意思是“至死要保持年轻的心态”)。

他提到,老布什90岁时从一架飞机上跳伞,降落在缅因州祖母结婚的教堂附近,芭芭拉说,老布什故意选择在这里降落,是怕万一降落伞打不开。

老布什私人葬礼举行 老布什葬礼 悲痛中也有微笑

讲到老布什宽厚待人,他举例说,老布什婚后搬到得克萨斯州的一栋简陋公寓楼住,让几位女士共用他的浴室,这几位女士还从事特殊职业——妓女。

他拿老爸开涮说,老布什喜欢通过电子邮件与朋友们分享笑话,他可是个段子高手,但大都是些荤段子。

他继续爆料,老布什高尔夫球打得不怎么好,舞跳得也不咋的,最糟糕的是不吃蔬菜,尤其是西兰花,而且把这些缺陷基因都遗传给了他们。

他最后说:“在悲痛中,让我们微笑,因为我们知道,父亲正抱着罗宾,也再次拉着母亲的手。”

罗宾是老布什的长女,3岁因血癌夭折。老布什73年的发妻芭芭拉2018年4月17日去世,享年93岁。罗宾和芭芭拉均葬于得克萨斯州老布什总统图书馆地界内的私人墓地。

在芭芭拉的葬礼上,老布什的次子、佛罗里达州前州长杰布的悼词同样充满幽默笑语,把在亡妻灵柩前坐在轮椅上的老布什逗得咧着大嘴笑个不停。

不只是布什家庭的葬礼带来这么多欢乐,有基督文化传统的民族大都如此。笔者在国外也参加过葬礼,讣告上没有“医治无效”字样,也没有嚎啕大哭、悲痛欲绝的情景。

死亡和出生一样,是人生的必然过程,是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试想,如果人长生不老,那地球上的人早就挤爆了。寿终正寝是一种福分,得了不治之症还在医院遭受折磨,器官衰竭还靠药物维持生命,这对肉体和灵魂都是一种摧残。

人生一世,做些有价值的事情,不管是照顾家庭,还是服务社会,那他就死而无憾,是不畏惧死亡的。老布什在生命的最后几天讲:“当仁慈的上帝来叩门的时候,要满怀对天堂期盼的喜悦,勇敢地去迎接死亡。”只有那些虚度光阴、浑浑噩噩、枉活一世的人才恐惧死亡,因为他们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活着。死亡无法征服伟大的灵魂,懦夫在死亡到来之前灵魂就已经死了。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受死刑时,像喝茶一样喝下一杯毒药,还安慰悲泣的弟子:“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呢?我为了避免这种场面才打发走家人的。”他的遗言就是,让好友克里同买只鸡祭奠阿斯克勒庇俄斯(希腊神话中的药神),他不能白喝这杯毒药。

逝者长已矣,生者当如斯。一个有道德责任的人,绝不会想自己死后留给亲朋过度悲伤;活着的人对已故亲人的最好悼念,就是鼓足生活的勇气,奔向更美好的未来,不给先人丢人。葬礼上装出悲伤的样子,憋着不说不笑,装模作样地保持肃穆,这对逝者、对生者都是一种欺骗。

当前,传统的丧葬陋习在一些地区死灰复燃,借用两千年前古罗马哲学家塞涅卡(公元4年-公元65年)的话就是,丧葬礼俗比死亡本身更可怕,亲友的悲嚎,让人毛骨悚然的殡葬器具,鬼神礼仪,把死亡装扮得异常恐怖。

有人花上数万元买棺椁,花上数十万元造墓,以示对死者的尊重。殊不知,棺材再厚重早晚要烂掉,躺在里面的尸体也不能复活;坟墓再气派,陪葬品再多,死者也不能享用。一些帝王的陵寝豪华得像宫殿,如今每日受嘈杂游客的侵扰,落个九泉之下难以瞑目。

让死者尽早化作泥土,得到永久安息,这才是对死者的最大尊敬。人从泥土来,终归泥土去。万物皆如此,周而复始,老的死去,给新的腾出发展空间。

笔者曾在1998年5月25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发文倡议“树葬”或叫“长青葬”,人死了,深埋地下,不留坟头,在上面栽棵树,福荫后代。清明扫墓,就给树施肥浇水,这要比给坟头烧纸文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