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有几岁 王金庄“铁人”王全有
新中国成立后,王金庄梯田建设跟一个人是分不开的。
1964年,他带领2500名男女村民,肩扛铁锤、钢钎爬上桃花岭劈山修路,5个月的时间,仅凭简陋的工具和双手,愣是修通了玉林井—南峧—王金庄长7公里的盘山公路,使汽车第一次开进了王金庄。
还是他,带领260名村民,8天修了一块“天门悬田”。在7年时间里,造出4000多块共600多亩高标准梯田。他就是王金庄村的老支书——“铁人”王全有。
7年造出4000多块高标准梯田
编撰《王金庄村志》的王金庄村民王树梁讲述,王全有历任王金庄二街党支部书记兼邯郸地委委员、王金庄村党总支书记等职。1965年,当时53岁的王全有将村民组成了5个治山专业队,他们开进岩凹沟,劈山造田。
“那个年代,填饱肚子是头等大事,俺们这里山多石厚,不仅人均耕地少,土壤更少。怎么办?只能开山凿石,石头缝里造良田。”王树梁说,在当地流传着一些谚语,“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地在半空中,路无半步平”“吃水比油贵,吃粮更发愁”,调侃之外,更多的是无奈。
为改变家乡贫困面貌,在王全有的带领下,治山专业队把石头搬到陡坡上,在梯田外层垒石堰,缝隙大的地方填充碎石头。土从哪里来?石头缝里、山垴上一点点抠,一点点刨。有时土和碎石混杂在一起,队员们就用筛子筛分开,再将细土倒回田垄。隆冬时节,大雪封山,王全有和治山队队员在悬崖峭壁上搬石运土,垒堰垫地,仅用8天时间抢修出一块“天门悬田”。
整整7年,王全有带领专业队在岩凹沟57条陡坡峻岭上,垒起总长250公里的双层石堰,造出4000多块共600多亩高标准梯田。
建水库发动村民背来12.5万公斤砂子
王树梁说,王全有不仅带领全村人造梯田,还领着村民修公路、建水库,栽柏树、架电线、凿隧道。
王金庄村是典型的太行山地,每一滴水在这片土地上都比油还金贵。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战,王金庄开垦了数百亩的高标准良田。但没有水浇灌,庄稼一样无法茁壮成长,仅靠雨水根本不够。王金庄村人还是用了老办法,翻山越岭,人背肩扛,从临近的武安县七水岭村挑水灌溉,但这岂是长久之计!
1970年,王全有带领村民再次自力更生,在大南沟开始修建小型水库。因为大南沟在“望月年”(雨季雨水较多的年份)会冒出山泉水,为了储存这点水,王全有建水库选址于此。
村里老人回忆,当年没有修建水库的技术,老支书王全有和村里老石匠李天顺背着干粮,多次冒雨步行60多公里,到古台水库取经;没有资金,王全有带头捐钱;没有石灰,村民自己学习技术烧制。最难的是没有砂子,无法混制泥浆,王全有发动全村村民,往返20公里,从龙虎河里一袋袋背砂子,整个工程下来愣是背来12.5万公斤砂子。
“啥概念,10公斤的面粉,要背12500多袋,还要每袋背20公里道路,你说这是什么精神。”王树梁说。在他看来“全有精神”就是敢想敢干、开拓进取、艰苦奋斗、坚韧不拔。
王树梁认为,这座水库可以说是王金庄的“魂”,它储水13万立方米。围绕水库,建塘坝16座,挖水窖433眼,开凿引泉石槽2.5公里,打井19眼,直接造良田244亩,使王金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村民义务参与灾后重建
1983年8月5日,王全有老人因病过世,享年71岁。为纪念这位老人,王金庄将村里的广场命名为“全有广场”,广场上有一座群雕,展现的正是王全有带领村民战天斗地的劳动场景。
王全有老人走了,但他的精神并未随岁月流逝而离开。
2016年7月19日,罕见的暴雨侵袭涉县,12小时内降雨量达300毫米以上,河水短时间内迅猛飙升,山体滑坡,泥石流顺山而下,咆哮的山洪不仅让王金庄村全有广场的群雕倒塌,还冲毁了包括王金庄在内的周边村庄近千亩旱作梯田。
没有怨言,不等不靠,当地干部、群众重振精神,与时间赛跑,第一时间动手修复家园。
“当年老支书王全有带着我们,从无到有干过来了,这点困难能和那时候比吗,咱山里人就是不服输。”王金庄四街村党支部书记张跃平说,修复梯田的村民都是义务劳动,没有人讲什么报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午一碗大锅菜,两个白馒头,渴了端起大茶缸灌上一肚白开水,暴晒的日头下没有人躲在阴凉地儿乘凉,手中的活儿一刻不曾停下。
“这是咱自己的家,自己不勤快点,等啥?”两鬓斑白,74岁的付中榜说道。
这次修复以科学合理修复为前提,堤堰修复采用传统的修复工艺,并对部分荒芜的梯田进行流转,统一复垦利用。(陈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