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卫个人简历 顺丰创始人王卫的创业故事

2019-04-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王卫谦和低调,他17岁离开学校,做过搬运工清洁工,23岁创办顺丰,今年20岁的顺丰已有21万员工,年收入快递部分就有200多亿,顺丰航空件的数量占国内货物空运量的17%.他是马云最佩服的人.曾经在百度上搜索这位身家被估计超过10亿的人物,结果为零.公司成立20年,公开露面次数仍保持个位数.这就是王卫,身上充满传奇色彩的顺丰快递的掌舵人.20年前10万元起家,今天年营业额几百亿,自有货机11架;与员工分享利润,一线员工有月薪上万;三月没创新会觉得危机四伏;工作狂,每天工作14小时;实干,定期下基层

王卫谦和低调,他17岁离开学校,做过搬运工清洁工,23岁创办顺丰,今年20岁的顺丰已有21万员工,年收入快递部分就有200多亿,顺丰航空件的数量占国内货物空运量的17%。

他是马云最佩服的人。曾经在百度上搜索这位身家被估计超过10亿的人物,结果为零。公司成立20年,公开露面次数仍保持个位数。这就是王卫,身上充满传奇色彩的顺丰快递的掌舵人。20年前10万元起家,今天年营业额几百亿,自有货机11架;与员工分享利润,一线员工有月薪上万;三月没创新会觉得危机四伏;工作狂,每天工作14小时;实干,定期下基层;低调,员工都不认识他;胆大,先后9次抵押家产——这就是顺丰员工对自己老板的描述。

王卫个人简历 顺丰创始人王卫的创业故事

作为内地第一家使用全货运专机的民营速递企业,顺丰快递凭借互联网购物的快速发展以及长期积累的行业口碑,迅速蚕食快递业市场。 2013年8月,招商局集团等四大资本联合入股顺丰。业内分析,早几年就低调注册了"顺丰银行"、"顺丰支付"等金融类域名的顺丰速运,未来必将涉足金融业。

王卫个人简历 顺丰创始人王卫的创业故事

以下文章内容节选自《创业家》杂志: 寻找顺丰创始人王卫:低调到神秘的快递巨头

王卫也曾经是"工蚁"的一员。他是一线收派员出身,做过"背包客"。不论在公司内部讲话里,还是在公开的会议场合,一旦谈到顺丰,王卫总是试图把人们的注意力从他自己身上转移。他曾经不止一次地在公司年会上说,顺丰的一线收派员"才是最可爱的人"。

王卫个人简历 顺丰创始人王卫的创业故事

1971年,王卫出生在上海。他的父亲是一名空军俄语翻译,他的母亲是江西一所大学的老师。7岁的时候,王卫随家人搬到香港居住。高中毕业之后,王卫没有继续升学。十几岁的时候,王卫曾经在香港叔叔的手下做过小工。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受邓小平南巡的影响,香港大约8万多家制造工厂北移到了大陆,其中53000多家在广东的珠三角地区。当年顺德县委书记欧广源有一句话:"几乎每天都有企业开张,天天都是鞭炮不断。"大量工厂北移催生了"前店后厂"模式,香港与珠三角信件往來頻繁。

因为分属不同的关税区,往往邮寄要花上两三天。"比如工厂里缺一个什么急件,今天说,明天要,要去报关,得一个星期,谁能等得起?"一位与王卫同期创业,但后来专攻保税物流业务的深圳公司老板说。

王卫比其他人更懂得如何寻找出路。一开始,王卫受人之托,在广东和香港之间夹带点儿货。慢慢地,东西越来越多,当用拉杆箱子也装不下的时候,王卫开始意识到这是一个商机。他跟父亲借了10万人民币,于1993年3月26日在顺德注册了顺丰速运,他是公司6名创始人兼快递员之一。

同时,他在香港太子的砵兰街租了几十平米的店面,用来接货和派货。顺丰的业务以一种不规范的形态起步。除了顺德到香港的陆路口岸,番禺到香港和澳门的快船也是王卫当时倚重的业务路线。

王卫的一个朋友告诉过我:"他是我认识的最有钱的工作狂,每天工作15、16个小时。"事实上,这是从创业初期保留下来的职业习惯。一位顺丰早期员工说:"那时候顺丰只有十几个人,大家围在王卫身边,同吃同住,每天唯一的任务就是跑市场。

我们这些业务员都象疯了一样,每天早出晚归,骑着摩托车在大街小巷穿梭。"早年间,在砵兰街的邻居也对他印象深刻,说他每天凌晨就开始工作,晚上才离开。"那时候这条街没什么人,他来了之后,一直有货车上上下下拉货,慢慢这里开始有别的物流公司,还有足浴店。他带旺了整条街。"

"当时王卫抢了EMS不少生意。送一个文件就几十块,很好赚。"一个顺丰前高管总结说,当时王卫的策略是"割价抢滩"。"别人70块一件货,顺丰收40块。"王卫用低于市场均价 30%的价格揽货,吸引了大批中小商家。虽然一票货只收几十元钱,但生意红火的出人意料,"每年赚个几百万不成问题"。

作为起家业务的香港件,不但成就了王卫的第一桶金,目前仍是顺丰业务的主力军,占到公司业务总比重的40%。到1997年时,顺丰已经在局部垄断了深港货运,在顺德到香港的陆路通道上,70%的货由顺丰一家承运。

如果我们能够穿越快递的时光隧道,1993年其实算是第一个里程碑。顺丰、申通和宅急送这3家在后来的岁月里影响深远的快递公司都是这一年成立的。这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非常典型的创业路径。三家公司的创始人全都是"异乡人",全都是为了解决个人生存问题,在经营上也具有强烈的偶然性。

王卫是在广东做夹带的香港人。申通则是一群浙江桐城人在杭州和上海跑货运。至于宅急送的创始人陈平,他创立这家公司则完全是在日本受了宅急便的启发。在创业初期,宅急送也送过鲜花和牛奶,甚至一度差点成了一个搬家公司。

当时,广东省内绝大部分快递公司都聚集在东莞市的虎门镇。从交通来说,虎门是广东高速公路网络的一个重要的交汇点,东去和北上有广深高速,向西有虎门大桥,还有常虎高速。不过,2010年,一位快递公司老板去虎门做调研,发现当年的快递公司有一半都已经消失了。

这三家公司成了行业标本和幸存者,不过,它们的命运各不相同。2005年,顺丰的营业额是16亿元,基本和申通持平。当时,业内有"南顺丰,东申通,北宅急送"的说法。2010年,顺丰营业额120亿,申通60多亿,宅急送20多亿。

这一年,王卫开通了韩国和新加坡的派送业务,并且拥有顺丰自己的两架757飞机。陈平在宅急送多元化转型失败之后,把自己的别墅抵押出去,创立了星辰急便,打算从头再来。他把办公室墙上的一幅字念给我听: "路遥无为。"至于申通的董事长陈德军,他和王卫同年,40岁。他开始淡出公司业务层面,把日常运营交给自己的妹夫打理。

经过宅急送的院子,再在UPS的院子边上拐弯,就到了。它的对面又恰好是TNT的院子。除了客服中心,四楼还有一个神秘的房间:一整面墙都是划成一格格的黑白屏幕,每个屏幕上都是正在收件的快递员或者仓管。这是顺丰的实时监控系统,这些格子屏幕连接的是北京136个点部的工作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