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中医如何入门 如何自学中医——从我的中医之路谈起
导读学中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医理论总给人玄奥晦涩的印象,所以金元名医王好古谓“此事难知”。但中医又一理通、百理通,所以清末名医陈修园又有“医学实在易”的感叹。
我前面的博文中曾贴出了我们编写《林沛湘学术经验集》时选的爷爷的一篇自述之文,讲的就是爷爷当年如何自学中医的——前三年苦读四大经典,再三年通读各家学说,再五年寻师访友。这种方法绝对系统得不能再系统了,不过估计现在也没人能做得到——这太苦逼了,11年。所以,我还是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现代人如何自学中医吧。
首先你要明白你学中医要学到什么地步,也就是你的目标是什么。如果只是知道点中医常识,懂得一点养生保健的方法,那就不用谈什么自学中医了,去看看《养生堂》和《健康之路》什么的就行,又轻松又欢乐。如果是作为一个文化去了解,嗯那可以去看一些中医文化类的书籍。
不过,在此我推荐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黄帝内经》,一共60集。基本上中医的理论、文化、历史都在里面。就是这部片有点长,很惭愧,我自己都没看完,几年前看了大概一半吧,很不错。
如果真的想系统地学习中医,甚至要考中医证书,那就要好好规划了。有人问我是不是要买教材来看,买什么教材。跟着教材学,当然也是可以的。而且现在网上都有各大中医院校把自己的精品中医课程的视频放到网上,每一门都有。
但是如果要跟着教材走,那一整套学完下来,从先到后分别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这是最主要的,也就是考执业医师要考的内容。这么一整套学下来,没有老师上课,自己去弄很少有人能走得完下来。因为这实在太无聊,关键是和临床严重脱节,学完了也看不好什么病,实在是有点花不来。
又有人问 ,是不是要从《内经》学起?您可以试试,我估计头三篇没看完您就吐血了。是,古人很多都是直接从《内经》、《伤寒》这些经典著作学起。问题是人家什么基础?那都是科举没考上,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有深厚的国学功底。所以有句俗话说得好:秀才学医,笼里抓鸡。又有人说了,这也不成,那也不成,您到是出个主意啊?
我觉得最好的方法是在上面二者说折中一下:先看一些中医的入门书籍,对中医理论有一个大概的把握了以后,直接从中医经典入手。
具体地说,首先中医的入门书籍是不少的,这里我推荐两本。一本是背的,陈修园《医学三字经》。这本书以三字经的体例,把中医的发展简史、基础理论,都浓缩在了一个小小的册子里,背下来以后,能对中医有一个感性认识。
并且作者加有按语,简便易懂。如果还是看不懂的,方药中先生写有《医学三字经浅说》,可作参考。另一本是读的,秦伯未《中医入门》。这本书以“理、法、方、药”为纲,将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理论都比较简约而又很系统、明白地阐述了出来。仔细地读过后,能对中医有一个较为理性的认识。这样,对中医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以后,学起经典来就没那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先学哪一本?有些人是直接学《伤寒论》的,可以很快的进入临床。如果您只是想很粗浅地学一下《伤寒论》,学一下方证相对,那倒也不是不行。但是想要真正读通《伤寒》,我一贯坚持《内经》的底子至关重要。我已经有四五年没有系统地重读《内经》了,但是早年打下的底子能让我在《伤寒》的医理当中不断地深入,遇到很多棘手的理论和临床问题最终大多迎刃而解,除了我对《伤寒》和《金匮》本身的不断学习,《内经》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
很多人很羡慕我,说我是中医世家,入门早,弯路少,学得快。但我要说的是,大多数时候,还是靠的自己。只是在一开始的方向性问题有人把关,到了一些坎上有人提一下。我父亲是很严的,但也是很“不负责”的。说他严吧,比如说,当年一开始学脉诊,脉诊的规定是医生的左手把患者的右脉,右手把患者的左脉。
有一次给外婆把脉,为了省事,我用一个手把。被老爸看到,劈头盖脸地说了好一顿。说他“不负责”吧,平时都是放养式,也不给我上多少课,也不讲什么东西,考试嘛80分以上就OK。
有什么问题去问吧,心情好嘛讲两句,心情不好嘛就直接让我去翻什么什么书。抄方嘛,想去就去,不想去也不管我。这也直接造成了我越往后和他的思路风格越不一样,到了现在就完全是两样了。
扯远了,先说《内经》。当时我是怎么学《内经》的?首先一个是背!这是学中医一切的一切的基础!但背要有方法。所谓的记忆,其实就是不断地重复地刺激大脑。所以我背书的方法就是读。不用死命地去背,有人读一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然盖上书背“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这样只能短期记忆,但以后很快会忘掉的。
就是每天早上起来读,读上那么半年一年,那这些经文就存在你深深的脑海里,你的梦里,你的心里,你的血管里了……到现在,写论文,看病,那些经文我还时常想起。不管《内经》、《伤寒》、《金匮》都是这样。
再一个就是理解。我当时是这样学的,所有有名的《内经》注本全拿来,我家里别的没有,就是这种书多。王冰注本,还有《类经》、《集注》、《注证发微》、还有什么姚节庵的《节解》,全摆到桌上。看完一句话,就一家一家的注本这么去看。
比如还是那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王冰说什么,景岳说什么,隐庵说什么……全看完,觉得哪个说得有道理,记下在书旁边的空白处,然后把自己的理解写出来。就这么一句一句,一段一段,一篇一篇~后来看了罗大伦老师讲徐灵胎才知道,我和人家老徐的方法那是一样一样的!这叫自主构建知识体系。
《内经》的内容很多,不可能学得完。我当时是按照一些现在公认最重要的那些选出来看的。不过后来发现这样并不是最好的选法。因为不管是《素问》还是《灵枢》,都是八十一篇,正合九九之数。而《素问》的前九篇正是精气、阴阳理论的核心,是中医理论绝对的中心所在,也是全书的总纲。《灵枢》也是相类的。所以,其实应该是不断地学前九篇、背前九篇。再往后,那底子才打更牢。
再往后,就是《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了。嗯,插一句,《难经》也很重要,但我没什么研究,就不说了。至于《本经》,应该来说,这是理解仲景用药的金钥匙。但是可以两个结合起来看,或者在研究其用药的时候查阅。我当时一开始学《伤寒论》那叫一个头大。
因为他和《内经》完全不一样,《内经》是把道理说得明明白白,岐伯恨不得把那些医理都塞进黄帝的脑子里去。仲景呢,经常只告诉你什么病,什么脉,什么症,用什么方,完全不讲道理。
那段时间我脑子里全都是“为什么?这是为什么?”后来想想了,直接拿了一本影响最大的注本——《伤寒来苏集》来读,但也难以入门。又过了一段时间,想想还是降低点门槛吧,于是乎,找来《刘渡舟伤寒论讲稿》。嘿嘿,这下好了,就这么一条一条地从头看到尾,终于初步明白《伤寒论》是讲什么的了。
当然,郝万山老师的《伤寒论》视频也推荐看看,两者可以结合起来。但我觉得还是先按原文的顺序去学一遍比较好,他那个是按教材的顺序去讲的了。当然,前面这只是打个底子罢了。真正要研究《伤寒论》,很难在此展开。我自己学《伤寒》也有很多的曲折,后面经历了很多事情,以后专门开一篇来讲吧。
相对于《伤寒论》,可能《金匮》有时有点为人所忽视。我一死党,老余,那《伤寒》研究得那较一个深啊~我们隔三岔五就要讨论很多伤寒的问题。但是这家伙没看过多少《金匮》的东西,经常挨我笑话“挨,树元,你这条文写错了吧。
人家是‘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防己黄芪汤汤主之’,你怎么写了个‘风水,脉浮……防己黄芪汤主之’?”“我晕,这你都不懂!翻到《水气篇》自己去看看!……哈哈,怎么样,傻了吧,嘿嘿嘿”我《金匮》的入门是在教材的基础上,看尤在泾的《金匮要略心典》、陈修园的《金匮要略浅注》和黄曾树《金匮要略释义》三本书。
后来真正比较深入地了解,是后面负责学校主编的《金匮要略辞典》的一些工作。就像罗大伦老师讲徐灵胎时说的,一开始就没把自己当学习,而是把自己当专家~这学习呢就是写书!学习完了也就写完一本书了。
再往后,就远了……其实,如果按我自己现在的状态,后世什么金元四大家,温补学派,温病学派,都可以不用学,《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就能处理临床99%的问题。但是,每个人的路子是不一样的,我也是后面涉猎了很多家的学术再回到仲景的门下,才会有这些感慨。但是,如果不经历那些,不去绕上这么一个弯,不是在临床上头破血流,可能永远都体会不到这种“暮然回首,仲景就在灯火阑珊处”的心情。
乱七八糟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说,经典很重要!当然,学中医还有很多方法,这里只是一些个人感悟。
本文摘自林氏中医林树元的博客,由中医思维十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联系我们=========
加入亲情会员网络学中医,欢迎咨询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