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耳冼星海 『说文探物』国歌 聂耳 小提琴
1920年,坐落于与捷克交界一个小镇马克诺伊基兴(Markneukirchen)生产了一把小提琴,作为战争赔款的一部分,它被打上“made in Germany”的标签,出口到了美国。
山姆从音乐学院毕业已经半年,还是没有找到工作,一份音乐教师的招聘让它眼前一亮,收入也比美国要高,可任职地点是在东半球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及其附中。
山姆向圣约翰大学投去了简历,并“幸运地”被录用(每人报考),临行前,他在纽约的一个琴行买到了这把小提琴,将带着它走上新的工作岗位。1921年,山姆开始了在上海的工作。
1930年,离开家乡十年的山姆接到了父亲病重的电报,于是辞去了上海的工作,准备在圣诞节前赶回家乡,陪伴自己的父母。于是,他委托同事,将不易携带的书籍、乐器变卖,只身一人登上了回家的轮船。
1930年,自幼喜爱学习音乐的云南青年聂守信刚满18岁,只身一人到了上海,一边为“云丰申庄”商行采买送货谋生。
1931年初聂守信因为帮助家乡“逸乐电影院”租赁电影拷贝寄回昆明,获得了100元的报酬。
1931年2月9日,聂守信把50元钱汇给了慈爱的母亲,剩下的50元买了一把圣约翰大学附中老师寄售的德国产二手小提琴。
购买了小提琴后,聂守信一边自学音乐,刻苦练琴。并同时报考了联华影业公司的“明月歌剧社”,主考人黎锦晖,破格录取他为乐队练习生,师从乐队首席王人艺、外籍教师普杜什卡刻苦学习小提琴,黎锦晖为他取名“聂耳”。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
8月17日,聂耳带着小提琴乘船赴京,参与了大量左翼文艺工作者的抗日集会和活动,并登台演奏《国际歌》,为抗日义勇军募捐,并开始在思想上倾向中国共产党。11月聂耳回到上海后,找到左翼剧联负责人田汉等,转交了北平左翼剧联的介绍信和工作情况,并根据组织推荐,加入了联华影业公司。
1933年,聂耳在田汉、赵铭彝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大量文艺团体,并客串参演《城市之光》、《体育皇后》、《小玩意》、《母性之光》等电影。同年被任命为联华公司一厂音乐股主任,负责给影片配乐、辅导演员唱歌。
同年,聂耳在小提琴的试音下,开始了他的音乐创作,创作了电影《母性之光》插曲《开矿歌》、话剧《饥饿线》插曲《饥寒交迫之歌》、《卖报歌》。
1934年,聂耳加入“东方百代公司”,先后担任收音、作曲、音乐部副主任等工作,参加组织出版了一批进步歌曲产品。创作了《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民族音乐和《码头工人歌》、《苦力歌》、《毕业歌》、《大路歌》、《开路先锋》等进步歌曲。
1935年初,中共地下党组织和左翼文艺工作者遭到破坏和逮捕,田汉被捕入狱,经党组织安排,聂耳于4月15日东渡日本,在日本期间聂耳用小提琴完整的拉奏出了田汉填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将曲谱寄回国内。
1935年7月17日,当《义勇军进行曲》问世之际,聂耳在日本海滨游泳时,不幸溺水遇难,年仅23岁。
同乡好友张鹤(张天虚)、郑子平将聂耳的骨灰和小提琴、日记等遗物从日本带回上海。
1936年聂耳三哥聂叙伦把聂耳的骨灰、遗物带回家乡。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之际,聂耳被安葬在了昆明西山之下,《义勇军进行曲》继续鼓舞着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随着电影《风云儿女》的播出,《义勇军进行曲》响彻中华大地,成为全国人民传唱的抗日歌曲。
抗日战争中,《义勇军进行曲》是最为流行的抗日歌曲,成为了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和许多军校的军歌,并被美国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在纽约演唱并在1941年灌制了一套名为《起来》的中国革命歌曲唱片。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联合国成立,《义勇军进行曲》被作为代表中国的歌曲演奏。
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会议于9月27日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1949年10月1日,在《义勇军进行曲》旋律中,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升起,见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