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卧撑支架 区志航TED演讲:“俯卧撑”用当代艺术改变环境
区志航:“俯卧撑”用当代艺术改变环境(修订版)
提示:【阅读原文】链接的是演讲视频
这个演讲的开始本来有一段视频,这段视频是关于发生在2011年代表着当下社会见死不救典型的“小悦悦事件”的拍摄现场。我在创作“俯卧撑”作品的现场,其实是特别不愿意让别人看见的。因为我觉得在公共场所这么做,如果路人事先不知道的话,会给对方带来惊扰。
另外我并非不在乎与观众的互动,也会将现场观众对行为艺术的反映看作作品的一部分,但因为我的作品的特殊性,何况我不满足于与现场那么少的人可能还是值得怀疑的互动,而是在作品生成后放到社会,通过互联网和公共媒体与整个社会发生关系。我相信这样的行为艺术更具当代性也更具力量和意义。
为了介入“小悦悦事件”,我早早就到了该事件发生的批发市场现场。当我选好位置架好设备准备拍摄的时候,一辆警车出现了,大家可以看到作品画面右边有一辆警车。我想可能是等红绿灯吧,没想到警车不走了,原来是在那值班的。
如果继续等下去,批发市场周边的门市都要开门营业,那我就更加不适合创作了。考虑到警车离我有一定距离,抱着不被发现的侥幸心理,硬着头皮行动了。结果发生了演讲开始之前希望先让大家分享的视频的那一幕。当我完成了“俯卧撑”回撤的时候,那辆警车就开过来了。
警车走近后开车那位警察用广东普通话说:“当着我们的警车就不要脱光衣服啦。”估计警察可能以为我是北方人,觉得广东人比较温和,不会做如此疯狂的事吧。我赶紧跟他解释,毕竟是广东警察比较温和,而且当知道我是因为“小悦悦事件”创作,又是当地政府邀请担任2011“伯奇杯”全国创意摄影大展的评委时,很幽默的说:“又不早说,早说我就帮你清场啦。”
“俯卧撑”的创作过程中有很多故事,待会我还会将一些特殊经历与大家分享。通过这个作品大家会发现,我的艺术方式是通过裸体俯卧撑这样的行为,介入到重大的新闻和历史事件的事发现场进行创作。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观念和艺术方式,让大家关注我为什么和在什么地方做?
我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创作方式?因为重大公共事件发生后,很多时候我们是来不及辨认和消化,就有可能被新的事件所掩盖和替代,或被有意无意的遗忘。然而,这些事件的真相和发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有没有一种方式可以让大家能够在新闻事件发生之后,可以更持久地关注、铭记、追问和反思?这是我的一个初衷。
我不知道“俯卧撑”算不算迄今为止耗时最短的行为艺术,因为我的自拍时间控制在十秒钟。“我撑故我在,连脱带拍八秒搞定”是《信息时报》记者2008年的一篇报道中这么写的。与此同时,“俯卧撑”又有可能耗时最长的行为艺术,十几年前就开始做了,到目前为止已有过千个“俯卧撑”作品,共同构成一个庞大的作品体系。
这些看似大同小异的作品,其实差异很大,每个作品介入的都是各类社会问题的节点性重大公共事件,而不是某类问题的所有事件。“俯卧撑”是一个既短又长,既长又短的行为艺术作品,一经介入,该事件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成为作品的一部分。
到目前为止,上千个“俯卧撑”作品共分四大系列,《景·观》系列与历朝历代发生关系,刚才大家看到在紫禁城雪地里创作的作品,就属于《景·观》系列。因为标志性的人文景观往往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几乎是社会所有方面的综合体现。
顾名思义,《近代中国》系列就是跟中国近代史发生关系的系列。《红色中国》系列是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发生关系的系列。《那一刻》系列是有关2000年以来,也就是与被誉为中国世纪以来的重大公共事件发生关系的系列。
我的经历让我感受到我们强调以史为鉴,但如果连真相都不清楚,如何以史为鉴?真相是我们所有努力的基础,让我们知道问题的所在,不然的话可能会走偏。只有通过介入社会的基本问题,从中找到真相,才能有助推动社会的强身健体。
关于“俯卧撑”这个庞大的作品系列,很多人可能以为是一个团队创作的,其实一直都是我自己一个人在做,都是一个人的行为。不仅在创作现场裸体俯卧撑和自拍,作品生成后如何延伸,如何跟这个社会发生关系,进而通过网络和媒体与整个社会合作,也是我自己在做,实现了所有环节都是我一个人无缝对接。当然,随着创作的不断延伸和深入,需要做的事越来越多,某些协助性工作也许需要一些助手。
“俯卧撑”这样的艺术方式,在公共空间尤其是敏感的新闻事件现场裸体行为,注定非常的危险。《景·观》紫禁城这个作品是在零下20度的时候创作的。我一直想介入紫禁城,因为它是中国专制的一种象征,当然背后还有很多的故事和诉求,但是一直没有机会,这里只要一开门就人山人海。
2010年终于遇到了50年一遇的大雪,元旦后雪停了,等航班恢复正常后,我赶紧从广州飞到北京,第二天就在紫禁城完成了这个作品。其实我在那待了三个多小时,刚才有一位讲者说了在雪地里长待特别的难受,其实最难受的不是身体躯干,是手和脚受冻的那种疼。实际上我的手指被轻度冻伤了,大半年后才康复,不亲身经历,那种艰难是很难体会到的。
然而,这样的艰难对我来说还真的算不了什么,最难的还是那些在创作过程中无法预料的人为障碍。这个作品介入的是2015年发生在毕节四个留守儿童自杀事件的现场。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的问题,已经成为非常严重和普遍的中国社会问题,“俯卧撑”必须介入。
问题是在边远山沟里的一间农家房子怎么找?“俯卧撑”作品的创作有很多困难,其中一个可能大家不留意的困难是如何考证事发地?我不能张冠李戴,必须经得起历史的推敲是吧。当我花了很多钱包车,好不容易找到了事发地,正侥幸周边没有人,迅速开始创作的时候,被当地官方布控人员发现了,因为出租车太打眼,在穷山沟里一出现就知道有外来人。
当地官方防记者无意中把我给防了,结果把我带到了派出所,删除了图片。领头的说:“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我们不希望被再提起。”
这次遭遇还算好,因为我还是有作品。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关于广东省前任落马政协主席朱明国的作品。2014年他落马,2015年我专程去他在海南五指山的老家创作,因为大家可能都知道在那里曾存放着他很多的赃物。结果到了村口就被当地的村民,他的家乡父老截住了。
因为一方面他腐败,同时也给自己的家乡带来了很多好处,所以当地村民很尊敬他,不愿意大家去报道。要知道在农村如果我硬闯,必死无疑,我只好选择放弃。也就是说我到了现场,最终却没有办法完成作品。所以,朱明国案只有在广东省政协门口创作的这个作品。由此可见,“俯卧撑”这样的创作是非常艰难的。
十几年来为此我走了几十万公里,至于当中花了多少钱我也不清楚,没有核算,反正都是自己的。这么艰难,这么危险,而且还那么多的误会,我相信包括在座的很多人都不一定能理解,甚至有人反感,对吧。其实大家的各种心理我都能体会,都能承受。为什么如此艰难我还要坚持“俯卧撑”呢?这次TED演讲的主题是“环境的力量”,如果从环境的角度去讲的话,大概有三个方面的影响决定了我选择以“俯卧撑”这样的方式去进行创作。
首先是我的家庭。大家可以看到,我的家庭有很多老照片。父母的老照片对我的影响很大,不仅让我爱上了摄影,同时也在我幼小的心灵埋下了质疑的种子。在我的孩提时代,普遍认为万恶的旧社会美好的新社会。但通过父母的这些老照片和我自己的亲身感受,觉得好像不对,有一个质疑在里面,当时可是“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样的岁月。
另外就是我父母的家族,都是非常有家国情怀的。我爸爸在文化大革命被下放,虽遭遇不公平,他依然会把当时唯一可以了解外界对中国的观点,以及通过它了解世界的报纸《参考消息》带回家。
我爸爸当然没有资格订阅,必须要处级以上干部才能订,爸爸只能把过时的、领导看过的带回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也很感兴趣,从中看到原来还有不一样的角度看中国,原来人家是这么认为的,外面世界是这样的。
我妈妈将近90岁去世,在她去世之前眼睛已经很模糊,但依然会打开电视听新闻。父母对我的影响很大,让我爱上摄影,关注社会,学会担当,这些都是我的作品中很重要的一些元素。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我的个人经历了。今年是我的本命年,不是48岁哦,60岁。对,我是58年出生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到十周年的时候,我出生了。其实蛮庆幸我能够在人生这样一个几十年的过程中,可以目睹中国社会极具颠覆性的变化。
前两天我接受纪念改革开放40年的一个纪录片的采访,我说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老去,但总是要老去的,我庆幸在这几十年可以目睹这么多、见证这么多、体会这么多。在人类历史长河中,50年算什么?40年算什么?但在中国却发生那么巨大的变化。
我58年出生,大跃进接着三年自然灾害我不太有印象,但我知道。1966年上小学到1976年高中毕业,刚好是文革的十年。这是我在初高中期间特别向往当一名军人而混搭拍的照片。经历了文革迎来了改革开放,在这个之前我上山下乡当了两年知青,之后参加了高考,77年的高考我参加了,但是太不学无术了,当时广东是开卷的我都没考上。
然后第二年算了,赶紧考中专,先离开农村。结果我考了全公社最高分,回来读的是商业企业管理。商业企业管理在当时是很一个前卫的概念。
后来分配到了广州市供销社信息物件处工作,信息在当时同样是很时髦的词。从事物价管理和成本调查,让我有机会更多地关注和了解社会,认识到价格作为国民经济的杠杆,对收入再分配和很多因素的调节的重要性。
后来一个偶然的原因,我被借调到广东电视台,开始了我的媒体人生涯。做媒体人让我第一时间接触到各种新闻以及社会发生了什么,这让我又更加的关注社会。另外一个就是1994年,我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综合时尚的电视节目《时尚放送》,作为制片人和节目主持人,我不仅仅关注时装、美容和化妆,还关注方方面面的时尚,包括内心的、生活方式的、艺术的。
当时的广东美术馆是我经常去的地方,通过广东美术馆,我了解了大量的当代艺术。要知道,那个时期当代艺术还是挺敏感的,但因为广东得开放风气之先,《时尚放送》应该是中国最早最频繁介绍当代艺术的公共媒体。
在这个过程当中,一开始我也像大家一样,不理解甚至误解当代艺术家,觉得这是一帮对社会不满的疯子,慢慢我才发现,在所有的艺术家群体当中,当代艺术家应该是最具人文情怀的,因为他们关注社会问题,他们希望通过作品引起大家对这些问题的思考。
通过质疑批判,最终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但与此同时,我又发现了一个当代艺术的瓶颈,就是当代艺术的观念性和表达方式的颠覆性,让绝大多数人往往读不懂,因为超越了人们的经验。于是我尝试用我的方式去做,看看能不能让当代艺术有一个更好的传播和普及?
另外一个就是在做新闻的过程中我发现,新闻的时效性是把双刃剑,一方面时效性很重要,错过了就是失职。但另外一方面很多问题并不是说这个新闻事件冷却了,或下个新闻事件到来就消化和解决了。如何延长对重大新闻事件的关注和反思呢?我相信没有人愿意去看过时的新闻,但往往有兴趣去收藏久远的艺术。
也就是说,新闻是有时效性的,艺术是永恒的,我尝试用艺术的永恒介入当代的新闻,弥补新闻时效性带来的问题。这样的话,就有可能延长大家对公共事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反思。
刚才几位讲者还聊起很多去年前年发生的事情,当时你觉得很热闹很深刻,现在可能已经很模糊甚至遗忘了,对不对?没问题,“俯卧撑”作品会告诉你,会帮助你记忆。只要愿意的话,你可以通过作品回到这个事件,去追问它。
除了我的家庭和我的个人经历,还有这个时代和社会的环境因素影响着我。如果没有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俯卧撑”这样的作品,我相信上一点年纪的人一定会知道以这样的方式去创作,不要说以前,即使是现在,也会有不少人会觉得敏感,而早些年那绝对是不是死刑也是无期徒刑。
如果这个社会不开放,就不可能这么做。与此同时,快速发展的中国社会也存在很多历史和新的问题,需要铭记、追问和反思。既有必要,又有可能,促使我选择了“俯卧撑”这样的方式进行创作。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环球时报》,央媒针对海外的重要媒体,曾经跨栏介绍过“俯卧撑”。这是英国的独立报,这是意大利的杂志,这是南方人物周刊……其实还有很多媒体,我没有办法都列举出来。通过这些媒体你会看到,这样一个作品,如此颠覆、又是裸体、又在公共场所、在敏感的新闻事件现场这么创作的作品,能够被我们的公共媒体和互联网深度的报道和传播,这无疑是中国社会的一种改变,在过去是不可思议的。
一方面是我因应社会的环境去创作,同时又通过作品在改变这个社会。
“俯卧撑”不仅有大量媒体的报道,还有大量互联网的传播。我的公众号【当代艺术观察】基本上是为我的艺术创作服务的,能够比较集中地了解“俯卧撑”。有很多的学术论坛和讲座在以“俯卧撑”为话题,这是一个关于“俯卧撑”的学术研讨会。
我还收到很多大专院校新闻传播、摄影艺术、行为艺术的课程将“俯卧撑”作为案例的信息。还收到一份来自汕头大学本科生,三份分别来自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墨尔本大学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都是围绕“俯卧撑”撰写的……这一切,让我更相信“俯卧撑”探索和坚持的意义。
通过上述介绍,我想告诉大家只有因应环境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创作。你要是不适应环境,逆着环境,可能还没实现你的诉求,就已经倒闭了。当然,我们又不能够仅仅是顺从环境,相信这更具意义。当你看到环境不好的一面时,又如何通过自己的作品和行为去改变呢?刚才我说如果回到从前,我们很难想像“俯卧撑”这样的作品可以在公共媒体传播。
所以有人问“俯卧撑”的意义体现在哪?我相信有很多,其中一个很明显的、大家感受到但可能说不出来的,是在现行体制下的公共媒体和互联网拉开了一扇窗、一条缝,让这样的作品的传播、讨论和研究成为可能。
“俯卧撑”作品系列从2007年第一次公开展览,到现在已经11年了。这是当时的海报,《身体媒体当代艺术展》是一个与艾未未、舒勇、赵半狄、安迪、舒杰等著名艺术家的联展。
基于什么选择“俯卧撑”这样的方式进行创作固然重要,但一个个作品生成后,如果仅仅自己存着或留在艺术圈孤芳自赏是缺乏意义的,也无法兑现创作的初心。因此,如何让作品重返和影响社会,与社会互动是极其重要的。中共十九大报告有很多提法值得借鉴,例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俯卧撑”创作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市场,而是为了铭记和追问,为了推动社会的强身健体,是一辈子的事。那么,究竟作品如何回到和影响社会呢?很多传统的艺术成长方式我固然不会拒绝,但一定要知道现在是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极大地改变着这个世界,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领域如果不与互联网发生关系,注定是缺乏力量和难以存在和发展的。今天的TED演讲,固然是“俯卧撑”作品的一次生效和成长,但如果仅仅是局限在现场的500号人,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有互联网,还有很多的直播,这个演讲从理论上说全世界都可以同时分享,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呢?
通过互联网等媒介让作品回到社会,进而获得生效和成长,于我是艺术创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很多人可能觉得做“俯卧撑”那个时候才叫创作,在我看来那只是作品的生成,就像孩子出生,但作品的未来和成长,作为艺术家,作为这个作品的父母,我当然有责任让其更好地传播生效,更好地与社会互动,而且艺术家应该更清楚自己为什么做这个作品。
所以我欢迎媒体、艺术机构等所有力量的支持与合作,但同时也会充分利用互联网自媒体传播和互动。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便没有“俯卧撑”,没有互联网,也不会有“俯卧撑”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这是今年1月号新华社《摄影世界》做的一个专访,《区志航:行为艺术要进入公共话语体系》,这就是我说的生效的问题。
说到生效,我想问问大家,在今天的讲座之前,你就听说过“俯卧撑”或知道“俯卧撑”的请举手……谢谢!这让我很欣慰。当代艺术在公共社会的传播和生效是很困难、很可怜的。不妨问问公众,能说得出多少当代艺术作品?即使知道一些,又是否知道艺术家作品的诉求?至于“俯卧撑”,网民给了一个很好的概括——裸求真相,这很重要,是作品生效的一种体现。
当代艺术强调对现实社会的质疑、干预和批判。因此,也只有回到社会,才能够实现使命。
否则,就像很多当代艺术作品,其实很棒,有很多潜能,但因为进入不了社会,结果只能平行于社会甚至远离社会。大家现在看到的,是有关“俯卧撑”的互联网截图,但仅仅是2008年“俯卧撑”引爆成为文化事件时的部分截图。
我觉得,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在你的一生当中有所作为。环境固然会影响我们,如果你有一个积极的、正能量的人生观,好环境固然可以让你更好的去发展和成长,不好的环境其实也可以激励你去进行因应环境的创作和改变。比如说我的“俯卧撑”,“裸而不露”就是因应环境的结果,如果我肆无忌惮的裸露,这个作品便很难传播,也就不可能有今天。
希望今天的讲座能够与大家分享其实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性,只要愿意,你都可能在你的一生当中对社会有所奉献。我们现在不是强调信仰吗?我觉得有信仰固然重要,但信仰只是一种理念,我们还应该有责任和担当,更重要的是应该有行动有奉献。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去年文化部主管、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摄影家》杂志做的一个封面专访——《区志航850个俯卧撑之后》,1万多字的对话,用了20页,18个作品。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孔子在《中庸》里的几句话:吾听吾忘,吾看吾记,吾做吾悟。也就是说:我听我可能会忘记,我看我可能会记住,我只有去做我才能够感悟。我希望“俯卧撑”不仅可以在当下生效,更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为可供思考、有文献价值的线索。希望我们通过因应环境改变自己,最终可以让这个社会变得更美好。谢谢大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