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恩伯军团 汤恩伯真的对死守滕县的川军见死不救么?

2019-01-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今年是滕县保卫战80周年,在80年前的3月17日,王铭章将军率领川军以劣势装备抵挡日军第十师团一个联队数日,最终壮烈殉国.然而无论是电影<血战台儿庄>,还是目前网络上关于滕县保卫战的文章中,对于王铭章将军殉国的原因均认为是援军汤恩伯所部为保存实力,见死不救,坐看王铭章将军孤军死守滕县.然而史实远非如此简单.汤恩伯军团 汤恩伯真的对死守滕县的川军见死不救么?混乱的调动命令1938年3月,在攻占了济南后,日军第十师团与第五师团分别南下,意图肃清在鲁南的中国军队主力.当时在鲁南的中国军队并不足以抵抗

今年是滕县保卫战80周年,在80年前的3月17日,王铭章将军率领川军以劣势装备抵挡日军第十师团一个联队数日,最终壮烈殉国。然而无论是电影《血战台儿庄》,还是目前网络上关于滕县保卫战的文章中,对于王铭章将军殉国的原因均认为是援军汤恩伯所部为保存实力,见死不救,坐看王铭章将军孤军死守滕县。然而史实远非如此简单。

汤恩伯军团 汤恩伯真的对死守滕县的川军见死不救么?

混乱的调动命令

1938年3月,在攻占了济南后,日军第十师团与第五师团分别南下,意图肃清在鲁南的中国军队主力。当时在鲁南的中国军队并不足以抵抗日军的兵锋,李宗仁决定调驻商丘、归德附近的第二十军团前去鲁南前线。

汤恩伯军团 汤恩伯真的对死守滕县的川军见死不救么?

当时,第二十军团长为汤恩伯,辖第十三军、第八十五军和第五十二军。这三个军都是中央军嫡系部队,是蒋介石的主力部队。然而这支被称为“汤恩伯军团”的王牌部队从调动之初就充满了混乱。

3月14日下午5点,在亳州的汤恩伯首先接到了李宗仁的电报:“……调贵军团八十五军驻商丘之一整师,由火车输送至滕县附近作第二十二集团军之总预备队,望即出动为荷。”

汤恩伯军团 汤恩伯真的对死守滕县的川军见死不救么?

当时第20军团驻地在第一、五两个战区之间,突然接到调动命令的汤恩伯一头雾水,急忙向蒋介石询问,希望明确该兵团的具体调动。并指出分割兵力乃兵家大忌,要求将第二十军团全部调往徐州。当晚21点,蒋介石亲自打电话给汤恩伯,肯定了汤恩伯的意见,要求汤恩伯所部归属第五战区李宗仁全权指挥,当晚即准备第八十五军由商丘乘车经徐州向临城输送,务必于17日拂晓前到达临城集结完毕。并要求汤恩伯立即出发前往徐州指挥。

汤恩伯当即以第八十五军第四师作为先锋,当夜开拔车运临城,八十五军主力随后跟进,汤恩伯于第二天前往徐州指挥。此时日军尚未发起攻势,李宗仁调动汤恩伯军团的目的并不在于救援滕县,而是计划以汤恩伯军团作为战略预备队。就在汤恩伯兵团刚刚开拔的时候, 3月14日日军濑谷支队开始南下,一路突破滕县外围各据点,并绕过滕县县城,威胁滕县至临城的铁路。

3月15日夜,第四师先头部队刚刚抵达临城卸车,随后准备北上前往滕县。16日晨,汤恩伯也从徐州来到临城,来到临城的汤恩伯发现情况远比想象的糟糕:第四师车运抵达临城的只有一个旅,第八十五军主力尚在路上,当时滕县外围各个据点已全部失守,日军先头部队以及抵达滕县南方的南沙河,而在临城北方的铁路正面,竟然没有任何中国军队防守!

就在汤恩伯心急如焚地等待八十五军主力迅速卸车的时候,16日下午4时,李宗仁居然发来了一道奇妙的命令:

战区为击攘沿津浦路南下之敌,从铁道东侧包围该地,将该敌聚歼于邹县以南地区。……第八十五军除以一部直接支援第二十二集团军巩固滕县城防之外,主力由铁道以东地区向邹县迂回攻击敌人,到达邹县南方高地附近后相机向南与第二十二集团夹击两下店以南之敌……

先不论当时国军能不能吃掉拥有两个步兵联队及大量重武器的濑谷支队,这个计划想要成功,前提就是川军固守滕县以北,而当时第二十二集团军的兵力只能固守滕县县城,日军已经绕过县城南下攻击,当时在临城的八十五军刚刚卸车完成的兵力尚不足一个师,尚未完成集结。绕到日军侧后发起攻击更是不可能之事。

在徐州的李宗仁可能并不知道前线情况已经恶化至此,在临城前线的汤恩伯却要面对已经杀到城下的日军。

匆忙投入战场的汤恩伯军团

3月16日,汤恩伯命令完成卸车的第四师第二十团不等集结完毕,迅速从临城出发前往南沙河,试图打通前往滕县的通道。然而刚刚前出至南沙河就遭遇了日军步兵第六十三联队第三大队,经过一番战斗后,双方不分胜负,只能在南沙河东方转入对峙。

16日晚,第八十九师二六七旅在临城完成卸车,旅长舒荣以一个团占领临城,另一个团开赴官桥占领阵地,以掩护后续部队在临城集结。

17日,汤恩伯按照李宗仁命令以集结完毕第四师迂回至滕县东方,滕县城此时已告危急,汤恩伯仍未接到任何救援滕县守军的命令,自然只是按照李宗仁的命令向邹县迂回。

就在汤恩伯指挥第四师准备迂回日军濑谷支队侧后时,濑谷支队主力--步兵第六十三联队却在此时杀到了临城北方的官桥,官桥阵地上是前一天晚上刚刚抵达二六七旅五三三团,阵地尚未完成构筑,上午9时40分,第六十三联队的十余辆九四式轻装甲车冲入正在官桥构筑阵地的五三三团之中,激战中五三三团三营营长侯克殉国,一营营长李家淳重伤。

负责协防的八十九师炮兵营二连阵地被日军轻装甲车突入,全连死战不退,最终全体殉国。得知官桥阵地吃紧的汤恩伯又把防守临城的五三四团调往官桥增援,没想到五三四团在路上及遭遇日军装甲车,缺乏反坦克手段的五三四团官兵被日军轻装甲车碾死不少,眼看不能同官桥守军取得联系,该团官兵只能向临城退却。

短短一个上午,16日在临城下车的一个旅就被日军击溃,汤恩伯只能带领军团司令部离开临城前往徐州。当天下午,刚刚卸车的八十九师其余官兵在下车后立即投入保卫临城的战斗。然而仓促之师怎是日军对手,刚刚下车的五三〇团,在临城外的黄店村同第六十三联队第三大队展开激战,日军在大队炮,速射炮,及设在梨园附近的四门野炮的密集炮火掩护下,不断发起突击。

五三〇团二营长严以中亲自上阵指挥防守,无奈寡不敌众,壮烈殉国。黄店村失守后,临城已无险可守,日军随后在下午五点占领临城。

不可避免的惨败

在16、17日的战斗中,汤恩伯军团的战斗力似乎远不如滕县的川军,汤军团一个旅在官桥的阵地未能坚持3小时就被日军击败,临城北方的黄店村的阵地,不足一小时就被日军摧毁。汤军团的惨败,不仅导致了临城在3月17日午后5时的陷落,也导致了滕县守军始终没有得到救援。

纵观这几日的战斗,汤恩伯并非保存实力见死不救,一方面他从未接到以主力救援滕县的命令,另一方面当时汤恩伯也并没有足够的部队救援滕县。他麾下的部队15日抵达临城后未等集结便投入到阻击战中。阻击战变成了添油战,一个团刚刚完成卸车即投入战斗,刚刚投入战斗即被占据优势的日军击溃。甚至在临城失守后,第八十九师还有一个团未完成卸车,下车后只能从火车站突围而出。

下达不切实际命令导致汤恩伯军团失败的李宗仁

汤恩伯军团在临城的惨败显然不是汤恩伯指挥无方,更非第二十军团所部战斗力差,汤恩伯在接到李宗仁不切合实际进攻命令后,亲临一线指挥,在毫无既设阵地的情况下抵抗日军一个加强联队的攻势,自然遭到了不可避免的惨败。那么汤恩伯难道不知道添油战术乃兵家大忌么?第二十军团在战斗详报中指出了汤恩伯的苦衷:

“临城之役为遂行任务之时,兵力正集中期间,突然被敌奇袭,乃断然进行争夺要点之防御战。本军团奉命集中临城,先头掩护部队尚未到期,即遇情况骤变,被敌攻击。为掩护军团主力之进出战场,保障徐州之安全,唯有不顾损害以求贯彻其目的。”

在临城这个集结点遭到日军突袭之时,汤恩伯只能不顾损失,尽量拖延日军攻势以期完成集结。这场惨的原因则是李宗仁未料到日军攻势如此之快,对于汤恩伯兵团的调动太迟,如果汤恩伯兵团能在3月14日即抵达临城构筑阵地,肯定能阻挡日军攻势。在16日临城、滕县均陷入危机时,李宗仁不顾战局变化,依然要求汤恩伯军团主力前去迂回日军,最终导致临城、滕县双双失守。

尽管如此,在这两天的战斗中,汤恩伯军团所部第八十九师也展现出了不俗的战斗力。八十九师在毫无既设阵地和反坦克炮手段时,面对日军优势兵力冲击能保持建制持续抵抗;一线部队的营长均能挺身而出率部坚守。防守失利后部队未发生大规模混乱,后撤收容后立即恢复了战斗力。

在临城的惨败后,汤恩伯军团很快就证明了自己的战斗力,半个月后,完成集结的汤恩伯军团在台儿庄北方给予濑谷支队与坂本支队一连串重大打击,最终迫使濑谷支队放弃对台儿庄的攻击。

参考文献:

《第二十军团鲁南抗日于徐州、台儿庄全线各战役战斗详报》

《步兵第六十三连队台児庄攻略戦闘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