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陆洋的老公是谁 彭陆洋的小小"伪装":长得像李宇春 喜欢周笔畅
彭陆洋力压张怡宁,拿到大循环第一,让很多人颇感意外。彭陆洋故意拖长着声调,“真是太大的一个SURPRISE!”虽然主管教练乔红说:“谁过年还不吃顿饺子啊?”可从她对彭陆洋的一番“拳打脚踢”中看得出乔红打心眼里高兴。彭陆洋的第一反应就是给爸妈打电话报喜,电话那头的父母自然开心得不得了。
“我就想,有上两次垫底,还能比那两次更糟吗?”
大循环前,彭陆洋还跟记者“诉苦”说:“自从我进了一队,大循环就没打好过。一说打大循环,感觉就像世界末日到了。”追问她上两次成绩如何,她把头一低,摆出一副很无奈的样子,“一直很稳定,谁也没有我稳定,两次都倒数第二,倒数第一还换过两个人呢。”按理说,实力型打法的彭陆洋打队内比赛,应该占一定优势。可她说,打大循环需要能扛,全队22个人打比赛,从体能、精力、思想上都要扛得住,而她在这方面还差了点。
彭陆洋说自己不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而这样的人特别容易出现惊喜,她喜欢那种感觉。“有上两次给我垫底,我就想还能比那两次更糟吗?”轻松的心态给她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在大循环中,彭陆洋与张怡宁积分相同,但因为她战胜了张怡宁,所以排第一。2004年乒超联赛,彭陆洋也曾两次击败张怡宁。问她是不是有点“克”张怡宁,她说:“哪有啊,纯属偶然,正式比赛没赢过,全运会就没有赢啊。”可这个来之不易的第一让彭陆洋的心气长了不少。“现在队里没有一个人是我从来没赢过的,但有时候比赛没打到那个份上,心气不够,出手感觉就不一样。”
2005年全运会是彭陆洋参加过的规格最高的赛事,压力不言而喻,加上此前两站中国公开赛,她都没有打好,铆足了劲要在全运会上放手一搏。“我知道全运会是我唯一的机会了,压力真的非常大,上场打比赛的时候,感觉像是拖着两条腿走,特别沉。
”团体8进4对香港那场生死之战,让彭陆洋记忆犹新。“我们整个队的命运就掌握在我手里,上场以后整个人都软软的。我就不停地告诉自己,一定要顶住。说实话,我都没想到自己有这种心理潜力。
”这场比赛,让彭陆洋迈过了一道坎。“以前我给大家的印象是技术不错,但气质差一点。有些人天生气质类型好,可通过跟香港队那场球,我想自己有这方面潜力,这种气质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弥补的。”挟团体赛余威,单打4比2战胜曹臻后,彭陆洋忽然有种感觉,无论球台对面站的是谁,她都能赢,面对桑亚婵时,她无比自信。
女双半决赛对刘娟/饶静文,大比分1比3落后,第7局7:10落后,最终12:10反败为胜,这场球被彭陆洋看作是全运会上除了1/4团体赛,另一场最为刺激的球。
“到了决赛,我俩信心非常足。尽管开局0:6落后,可从双打第一场跟郭焱/丁宁打,我俩都是一路落后,然后拿下比赛的。决赛一开始,战术没用对,后来一点点打通了。我和李楠是双打搭档,彼此太了解了,所以比的就是她俩(唐娜和李晓霞),相对李晓霞上风一些。”全运会上,彭陆洋收获的不仅是一金一银的奖牌,还有自信和经验。
听说访欧名单中有自己,她还颇感意外。德国站碰满丽,彭陆洋心想:你再好能有李楠好吗?在国内超级联赛中,她刚以3比0完胜李楠,下来李楠还跟她开玩笑说,“你现在拿我找自信呢。”可真正跟满丽打时,彭陆洋才发觉精神有点跟不上。
“前一段时间,一直在全力备战全运会,比赛又打得特别紧张刺激,人的神经绷得紧紧的。打完全运会,整个人好像就懈了下来。到了访欧,似乎有点腻比赛了。”对于双打的失利,彭陆洋觉得很正常。“我俩配合谈不上默契,全运会拿冠军完全是靠两个人的个人实力,发挥得又特别好。访欧时,我俩状态都不咋样。”
打完比赛,带队的李晓东给女队员进行总结。彭陆洋说自己没有压力,李指导反问她:“这种比赛就是机会,怎么可能没有压力?”访欧回来,彭陆洋还一直在琢磨,比赛为啥打成那样。“现在回想,可能就因为没有压力。”有时候,压力本身就是一种动力。
访欧前,李晓霞跟她说,我觉得这次比赛特别重要,压力也特别大。可她却一脸茫然地看着李晓霞,然后从嘴里蹦出两个字:是吗?“李晓霞是那种想法挺多的人,而我是想得太少了。”彭陆洋自我总结道。
“我就是不想辜负我的父母”
因为父母都是山东师范大学乒乓球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女儿一出世,他们就替她选好了未来的路。小时候,彭陆洋又格外听话,懵懂中便拿起了乒乓球拍。“估计我还没出生,我爸就想好让我打球了,我的启蒙教练是我爸爸的教练。
”从5岁半开始练球到进省队,爸爸一直给女儿当“陪练”。在彭陆洋的记忆中,严厉的父母从来没有因为其它事情打过她,唯独打球。“比如规定我练到多少个,我没做到啊,或者自己闹情绪不喜欢练,他们就会噼里啪啦地打我。”尽管不情愿,可终究拗不过父母,彭陆洋就这么一路打下来了。
在济南皇亭体育学校,彭陆洋一边上学一边训练,开始了她的乒乓球之路。但她的作息时间和训练计划仍然由父母来制定。为了不耽误学习,通常早晨上完课,爸爸先把彭陆洋接回家,督促她完成作业后,再集中训练两个小时。“跟同龄孩子比起来,我没有她们练得苦。我父母都是专业打乒乓球的,他们知道怎么训练更有效果,他们想让我打球的同时,也不要荒废学业。”
“体校——体工队——国家队——世界冠军”,这是望女成凤的父母为彭陆洋勾勒的未来。在进省队前,还发生过一段小插曲:一次打“新星杯”比赛,一个网球教练看上了彭陆洋,连续一个星期给她家里打电话,做她爸爸的工作,“让你女儿来北京吧,我们一定会好好培养她。
”网球教练锲而不舍的精神终究没能动摇爸爸让女儿走乒乓球之路的决心。“最后一天,那个教练半夜12点还往我家打电话,我爸说,对不起,我们孩子半年后就要进省队了。这件事就这么PASS了。”彭陆洋在父母为她设计的道路上一步步朝着目标挺进。
在人的一生中,最关键的往往只有几步。而从体工队迈入国家队的这一步,让彭陆洋第一次体会到了竞技体育的残酷。2000年全国少年比赛,彭陆洋打了第三名,当时跟她同一批的人差不多都进了国家队,她却与国家队擦肩而过。
“看到很多三名以后的人都进了国家队,人到了那个年龄,也有了自己的想法,觉得挺郁闷。”而教练怀疑的目光,也让彭陆洋动摇了,回家跟父母一通哭,爸妈却告诉她一句话:“是金子总会发光。”从此,彭陆洋便牢牢记住了这句话。
随后的日子,星期一到星期六,彭陆洋在体工队训练,星期天下午爸爸带她去皇亭体校练,就这样风雨无阻地坚持了一年多。2001年是她最后一次参加少年赛,她明白对她而言这也意味着最后一次机会,彭陆洋真是拼了。
一个人一旦被逼上绝境,所爆发出的潜能是不可估量的。那段时间,她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乒乓球上,每天晚上训练结束后,她都是最后一个离开球馆,别人休息时,她都在加练,满脑子想的也全都是乒乓球。
“我就是不想辜负我的父母”这个单纯的想法支撑着彭陆洋一次又一次挥拍击球,父母成了她最大的精神动力。比赛中,抱定“为了父母一定要赢”的信念,彭陆洋越战越勇。当时少年赛分南北赛区,总决赛前两名可以直接入选国家二队。
北方赛区32进16时,彭陆洋碰上了李晓霞,当时山东体工队和鲁能刚分家,上场后,彭陆洋有种非赢不可的感觉,最终以3比0轻松取胜。挺进八强后,她一路战胜国家队队员闯入决赛。斩获团体和单打两枚金牌后,国家队派她出去打香港亚洲少年比赛,彭陆洋又捧回了冠军,这让她如愿以偿地进了国家队,而且是一步跨进了一队。
鲁能俱乐部的教练曾传强,也是前国家女队教练,曾跟她说,我的队员都是直接进一队,彭陆洋还不相信,觉得这怎么可能,没想到在她看来不可能的事情就实实在在发生在自己身上。
进一队后,李晓东带彭陆洋,经常在教完主力之后给她补课,帮她纠正一些技术动作。可在一队待了三个月,打大循环就掉到了二队。那时候彭陆洋才一点点体会到残酷的竞争。后来,通过打升降比赛,在一、二队之间徘徊了几次,2003年彭陆洋总算在一队站稳了脚。
“我这一路上比较坎坷,很人都说我属于大器晚成型。我不会像郭跃那么顺利,能一步登天,感觉我有点像老牛,要一步一步很扎实地往上走。”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队内搞民主投票选举奥运会女单三号,彭陆洋把票投给了牛剑锋。
当时蔡指导让每个人讲自己投票的原因,彭陆洋就说:“老牛是一个比较踏实的人,一路打上来非常不容易,她应该得到这个机会。”“我就因为没有人家踏实,所以才是现在这样。”有时候,目标的实现可以有多种途径,可彭陆洋说自己从来不会走捷径。每次都是跌倒,爬起来再继续走,但她绝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拿世界冠军和奥运会冠军,我的大目标也是这个。但目标的实现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脚踏实地地走好每一步,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打好眼前每一场比赛。我想在朝目标努力的过程中肯定会有动摇的时候,就像有些人走了一半却放弃了,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在挣扎的时候再坚定一点。
”从山东到北京,彭陆洋的成长道路上凝结着父母对于乒乓球的执着。而如今,完全要靠她自己去拼出一个未来,谁坚持到最后谁就是王者。尽管打球并不是彭陆洋自己的选择,可她仍然希望自己能成为王者。
“他们说我像AB型”
“我的性格可能有点闷,他们都说我像AB型血,其实我是B型的。刚到国家队时,我不怎么爱说话,教练还开玩笑说,彭陆洋是不是哑巴?小时候练球一直是在比较被动的情况下,所以始终不能完全释放自己,可能慢慢就形成了比较内向的性格。
”可自从遇到既是教练又是大姐姐的乔红,彭陆洋改变了很多。“乔姐经常告诉我,活泼一点,在比赛中要喊出来。因为生活在集体中,如果你太沉闷,就会显得孤僻,大家都会远离你。别人都说,跟乔姐在一起别的没学会,变得跟她一样能闹了。
可乔姐严肃起来,我还是挺怕她的。”现在的彭陆洋在生人面前还能“伪装”出一副文静内向的样子,可跟人熟了以后,就变得特能侃。“平时,在做人上,乔姐教我很多东西,我哪里做得不对,她都会提醒我,跟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什么样的人打什么样的球。”对彭陆洋影响很大的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曾传强教练,而乔红也是他的一个得意门生。
“可能是我太重感情了,打球时想得太多,总觉得曾指导(曾传强)、乔姐都那么关心我,如果打不好,多对不起他们啊。乔姐老骂我这点,说本来打球压力就很大,你还想这些没用的东西,不就更没法打了吗?”重感情的彭陆洋觉得在国家队度过的最快乐的一段日子就是乔姐只带王楠和她的时候。
“那时候我们三个人一组,气氛特别好。”有一次在正定封闭训练,彭陆洋因为集合迟到被罚在国旗下罚站,教练刚宣布完处罚,彭陆洋低着头恨不得马上找个地洞钻进去,可楠姐从身后给她披了一件运动服,然后拍了拍她的肩膀,顿时彭陆洋感觉到一股暖流遍布全身。
本来还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却立刻抖擞精神,抬头挺胸,那一刻即便挨罚也觉得很温暖。2003年巴黎世乒赛,乔红带着王楠踏上了复兴之路。在电视机前看到楠姐单打夺冠,彭陆洋激动得像是自己拿了冠军一样,她一个人泪流满面地躲进了房间里,“感觉楠姐一路走过来太不容易了,由衷地为她高兴。”那是喜悦和感动的泪水。
彭陆洋绝对属于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那种人。最好的例子就是当她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就会打一圈电话去“骚扰”身边的朋友,于是,身边都是些能跟她掏心的朋友。“我这人有时依赖性特别强,如果遇到问题,一个人憋着就会越想越钻牛角尖。
而跟身边的朋友一说,感觉是一种释放。我的朋友大多数都是圈外的,他们会跟我讲道理,真心为我好,帮我分析问题,这样自己很快就能想通了。”虽然跟队友们相处都不错,可彭陆洋感觉圈外的朋友能让自己的视野更开阔。
曾经对着录音机,自学了两个月的英语,加上自我感觉在语言方面颇具天赋,彭陆洋嘴里时不时会蹦出几句英语。她有一位关系很好的台湾朋友英文不错,两人通电话时,彭陆洋经常跟人家“秀”她的英文。虽然那位朋友时常“打击”她,说她的英文超烂,可在这方面,彭陆洋有股愈挫愈勇的精神。“我挺赞成我们队开个学习班,自己学没环境,大家一起学还可以相互促进嘛。”
如果有一天不打球了,彭陆洋的愿望是做个穿着职业装出入写字楼的高级白领,她一直很羡慕那种有文化和内涵的人,所以要先去大学读书充电。“我记得以前陈静说过,在这个社会,没文化的人根本没法立足,她是运动员出身,对这点体会应该比较深。
”或许爸爸妈妈都是当老师的缘故,彭陆洋比起其他运动员,身上多了几分书卷气。而她最喜欢读的竟然是历史方面的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这些书,她在体工队时就已经看过。“听说你还看《资治通鉴》?”记者问。
“一定要强调是白话文的。”彭陆洋说得特诚恳,可即便如此,在运动员中也实属难得。“我妈是教政治经济学的,那时候她在家里备课,就会经常给我灌输什么马克思主义的那些理论,我还对哲学挺感兴趣。”这是一个内外兼修的女孩。
“就算我那么不喜欢打球,可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还是会打球,因为乒乓球给了我太多东西。相信将来无论做什么事情,遇到任何困难,我都可以战胜。”因为,彭陆洋把当运动员的这段经历看作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采访手记
初接触彭陆洋,给我的印象是冷冷的,不太爱说话。这一形象的颠覆是在2004年年底那次军训中,当时这些可怜的孩子们,把零食都上交了。我躲过教练和教官的视线,趁休息的空隙,悄悄给女孩们兜里塞点巧克力和牛肉干。
某日,正当大家埋头苦吃之际,排长忽然推门而入,见此状,故作严肃地问:“你们吃的东西不都交了吗?哪来的?”大家都笑而不答。只见彭陆洋指着我大声地说:“这个姐姐给的!”我就这样彻底被这个“缺心眼”的女孩打败了。
自从2005年夏天,“超级女声”李宇春红遍大江南北后,彭陆洋却一直颇受困扰。国家乒乓球队签约玉柴的新闻发布会上,主持人梁言说:“让中国乒乓球队的李宇春向玉柴赠送签名球拍……”众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彭陆洋。
有一天,几个女队员被公寓的门卫叫住,那人指着彭陆洋问其他几个队员,你们没觉得她长的像李宇春吗?曹臻来一句:地球人都知道。
某日,彭陆洋带着墨镜逛新世界商场,忽然感觉背后一阵风,只见一个人跑到她跟前,气喘吁吁地说:“我还以为你是李宇春呢!”彭陆洋说自己在济南也享受过球迷对她的这种热情,不过人数比较少而已。
其实,彭陆洋不止在外形上跟李宇春有几分相似,还有一点也很像,就是擅长讲冷笑话。她现场给我们来了段“超级模仿秀”,已经把我们几个人笑得前俯后仰了,可她居然还能摆出一副很无辜的样子。“队里会讲笑话的人才太多了,像张怡宁、李楠她们,我可算不上。”往往听别人讲笑话时,彭陆洋就变成了笑点极低的那种,别人都没觉得怎么好笑,已经能让她狂笑不已了。
因为钟情周笔畅,就连拍照时也一定要来个笔笔造型,借来化妆师的眼镜,摆了个酷酷的POSE,还模仿笔笔的声音,说了句:我是08号选手周笔畅。旁边立刻有人大喊道:“8号是春春!”于是,彭陆洋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