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杰忠近况 唐杰忠:我就是个相声演员
有“笑佛”之美誉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唐杰忠,老家是山东黄县(今龙口市)。虽然长期工作在北京,但他一直非常常关注家乡山东的发展。听说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即将举行,他表示一定要回家看看。5月28日,本报记者随“齐鲁明星耀中华”山东新闻媒体联合采访团赴北京,对他进行了采访——
我就是热爱相声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是一位深受欢迎的相声表演艺术家,近年来在舞台上露面少了,很多人,尤其是家乡人,都很挂念您,很想了解您在做些什么,您能不能在这里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近况?
唐杰忠(以下简称唐):我1932年出生在山东黄县(今龙口市),今年已经74周岁了。到现在我已经离休十多年了。就我个人来讲,我谈不上表演艺术家,就是一个普通的相声演员。我这个人没什么长处,就是热爱相声。
记:您做人的谦和,熟悉的人无不称道。和您的性格一样,在和其他人搭档说相声的时候,您也是一直给别人捧哏,甘当绿叶。唐:具体来说,这也是根据我本身的条件,根据我跟刘宝瑞老师学习以后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开始呢,是与马季合作,后来,又和郝爱民合作,再后来,又跟姜昆搭档。他们逗哏,我捧哏,我们之间的合作都很愉快,很成功,我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好的东西。
相声要强调娱乐性
记:2003年,您曾当过北京相声邀请赛的评委,并和姜昆等人一起拟定了相声的评分标准,您还记得吗?
唐:大体上还记得。那次比赛是中国文联等主办的,参加者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相声演员。我们是根据组委会的要求,也根据我们的理解,大致拟了一个评分标准。评分中强调了节目的娱乐性,但同时也突出了思想性,即节目要能给人以教育和启迪。
记:这个标准是否也就是您认为相声在创作和表演中应当遵循的原则?
唐:相声主要还是娱乐性。因为相声的特点就是让人发笑,从笑声中受到教育,所谓寓教于乐吗,是这么个意思。
记:近一段时期,郭德纲相声在圈内外引起很大反响。他的相声娱乐性强,但也有不少批评的声音,认为他取得的成绩,是在媚俗和低俗中实现的。您怎么看这一现象?
唐:说到雅和俗的问题,相声追求的就是雅俗共赏。说相声俗,指的是通俗,因为相声是广大听众非常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最接近老百姓,而且能最方便、最直接地表达他们的情感,因为人们生活当中就离不开快乐,离不开笑声。
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相声的观众越来越多,我们常说,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男女老幼,各个层次的人都喜欢听相声。正因为这样,相声就不仅仅是简单的逗乐问题,尤其不能靠一些庸俗、低俗的手法去搞笑,而还应当让人有所收获,从中获得积极健康的教益,这也正是我们所说的在俗中追求的雅。
祝文博会圆满成功
记:常年在外,是不是也时刻记挂着家乡?
唐:山东人热情,也重乡情。对家乡,我一直满怀深情。
山东是一块圣地,也是一块宝地,从古到今出了许多名人、伟人等杰出人物。古代的有像文圣孔子、亚圣孟子、武圣孙子、书圣王羲之等,现代也有很多的外交家、军事家、文学家,还出了好多明星,像彭丽媛、巩俐、倪萍等。
我出生在胶东。当年,我跟马季一起在荣成的大鱼岛生活过。马季还在文登跟全国劳动模范张富贵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相处好几个月,结下很深的友谊,后来专门创作了反映张富贵事迹的相声《画像》。我和马季合说的相声《海燕》,也是反映那里生活的,当时,我们看到很多妇女随船出海,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就激发了创作的灵感。像大鱼岛、荣成、文登等,都是我特别有感情的地方。我非常愿意能经常回山东,为家乡人民演出。
记:今年6月16日,首届山东(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济南开幕,作为一位一直关注家乡发展的艺术家,您认为山东举办文博会有哪些优势?
唐: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要我全面评说也没这个能力。但是,山东确实有着得天独厚的丰富文化资源,通过举办文博会,来充分发掘、利用这些文化资源,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意义、非常有眼光的举措。
记:您对山东文博会有哪些期待?
唐:我祝愿家乡举办的文博会圆满成功,祝家乡人民生活得越来越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