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发奎贺龙 为争取张发奎南昌起义一度拟推迟
1912~1914年间,就读于黄埔陆军小学的张发奎与同学合照(前排左一)。
张发奎与夫人刘景荣在美国拜会宋美龄(中)时合影。
1938年,张发奎将军(右二)与叶挺(右一)、郭沫若(图中)、陈铭枢(左二)、黄琪翔(左一)在汉口的合影。
1945年9月16日,张发奎在广州中山纪念堂接受日军投降。
1926年8月,北伐军第四军第12师与吴佩孚军在贺胜桥附近激烈交火,吴佩孚亲临前线,卫队手执大刀督战,对后退者一律斩杀。南北两军一时胶着不下。此时,战得正酣的12师师长张发奎大喊一声:“契弟,跟我上!”12师官兵冒死前冲,白刃肉搏,北军霎时溃不成军,吴佩孚狼狈逃回武昌城内。
“铁军”军长张发奎,这位在战场上操着粗口大喊冲锋的粤籍名将,个性鲜明,一生经历过护国、东征、南讨、北伐、抗战,其指挥风格以顽强、凶悍著称。而今天的许多读者不知道的是,新四军军长叶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的贺龙、叶剑英,都曾是张发奎的部下。
本专题撰文:记者张映武
鸣谢:广东省档案局
张发奎(1896~1980年),男,字向华,广东始兴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抗日战争期间,先后任第四战区司令长官(负责两广军事)、第二方面军司令长官,率部参加过淞沪、武汉、昆仑关等战役。抗战胜利后任广州行营主任。1947年改任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委员。1949年3月任陆军总司令,7月辞职,去香港定居。1980年病逝于香港。
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巡视员陈弘君:
张发奎的历史作用不应否定
在两次国共合作期间,张发奎对中共曾经表现出友好合作的态度。他与叶剑英、叶挺曾一起参加过保护孙中山、讨伐陈炯明的战斗,从20世纪20年代初起相互间就开始结成朋友。在北伐战争中,他们都是北伐军中粤军的得力将领骨干,具有较高的军事才干,能打仗,他们三人在北伐战争中战绩斐然,特别是叶挺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的称号。
实际上,张发奎对共产党人的作为是很佩服的,印象很不错,所以张发奎一直对于汪精卫的“清共”主张不是很热心。南昌起义后,张发奎接受叶剑英的建议,没有率部去追击起义军,而是南下广州。
广州起义是为了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而举行的,当时广州城内防务较为空虚,但这仅仅是暂时性机会,在广州起义后,张发奎镇压共产党人时却没有手软。他看到共产党人在“自己的地盘”起义暴动,特别愤怒,率部入城捕杀革命群众。广州起义对其打击较大,蒋介石因其监管不严、部队有大量的共产党员,处分了张发奎。
抗战时期,张发奎也是倾向于同共产党人一起共同抗日的,他接受在所部开展政治工作,当蒋介石制造反共高潮时,他的部队仍没有在广东制造很多的反共事件,他仍然将抗日放在头等地位,对于部队里存在一些共产党员,他或许知道,但他没有积极去追查。抗日胜利后,国共两党关系剑拔弩张,张发奎又开始积极反共。
纵观张发奎的一生,他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与共产党人合作,这些时间比反共的时间长,对张发奎的历史作用不应否定。1980年张发奎在香港逝世,叶剑英委员长闻后慰问,称“乡情旧谊,时所萦怀”,表达了对曾经一同作战的战友的缅怀之情。
宁肯当山大王,
也不投降陈炯明
张发奎,1896年出生于韶关始兴县,从小性格倔强不驯,因为不服管束,在学堂以及广州习艺所都未能毕业,后于1912年转入广州陆军小学并加入同盟会,开始专心学习军事知识,两年后升入武昌军官预备学堂,1916年毕业回到广州,加入反袁部队。
后桂系军阀执掌广东,政局混乱,张发奎便跟随胡汉民的弟弟胡毅生在广东士敏土厂任职。1919年,张发奎辞职到漳州加入援闽粤军,与陆军小学同学邓演存、薛岳、叶挺等同属邓铿部下。
不久粤军奉孙中山命令回师广州驱逐桂系,张发奎随同邓铿的左翼军作战,队伍打到惠州时,遭到沈鸿英、马济等桂系部队的顽强抵抗,张发奎主动请缨,一声大喊:“契弟,跟我上”,带着80名敢死队员一路冲入敌方前沿阵地,缴获新式步枪两支,队伍士气大涨。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张发奎不久后被邓铿任命为粤军第一师部上尉副官。
张发奎个性心直口快,没少得罪人。后来东征期间张发奎军在进攻兴宁县一带时,张发奎叫炮兵队长陈诚开炮掩护,遭陈诚拒绝:“没有蒋团长(蒋介石)命令,不能开炮。”张发奎听后,冲着陈诚破口大骂:“丢你老母”,气得陈诚脸色发青。
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后,于1922年成立了警卫团,由陈可钰任团长,下设三个营,薛岳、叶挺、张发奎分别为一、二、三营营长,共同担任孙中山的保卫工作。两广平定后,孙中山下令北伐。北伐队伍行进中时,突闻陈炯明的部下叶举发动兵变,夜袭总统府。
正在江西指挥的胡汉民闻讯率部返粤,正随同北伐的张发奎部到达南雄一带时,在翁源与陈部发生交火。当时北伐军北遭赣军追击,南与陈炯明部队遭遇,腹背受敌,队伍的返回路线不得不临时改为向东往福建方向移动。行进中,张发奎部与友军失去联系陷于孤立,势单力薄,遂退入到自己的老家始兴县,在仙人洞大山踞山为寇,做起了山大王。
陈炯明见张发奎孤立无援,便让前陆军小学校长翁式亮致函张发奎道:“师生之情,爱护之心始终如一,希迅速来归,免贻后悔”。张发奎看后并未如往常一样破口大骂,当即回复一函:“师恩难忘,恕难从命。”拒降书送出后,张发奎率部队据守山头,随时戒备。他对部下讲,自己宁可为寇也不受降,部下笑称其为“大王”。
几个月后,粤军第一师师长梁鸿楷邀请他与大队会合,回广州共同讨陈,张发奎部被编入广州第一师,驻防肇庆。参谋长李济深、邓演存、陈济棠等人商议联合滇、桂军讨伐陈炯明,张所在的第一师驻守西江一带。下山后,其部下仍称呼其为“大王”,张发奎不但不觉得不妥,反而认为这是献身革命的难忘回忆,并引以为荣。直到抗日时期,其部下仍习惯称张发奎为“大王”。
东征北伐建功名:
好用粗言秽语作为冲锋号令
1923年,平定沈鸿英兵变时,张发奎以战功升任新增设的独立团团长,随后在军界崛起。之后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各地军队统编为国民革命军,张发奎任第四军第一独立旅旅长。
二次东征攻克惠州后,张发奎所属的建国粤军陈铭枢部率3000多人一路开进,在紫金县与陈炯明的悍将林虎部迎面相遇,张发奎率第一团1000多人从右翼进攻,不想反被数倍于己的林部迂回反包抄。眼看就要陷入险境,张发奎把帽子一扔,从身边部下手里夺过轻机枪,大喊“有前无后,大不了一死,丢佢老母,契弟跟我冲啊!
”托着机枪就往前冲,手下官兵见头领不要命,遂也跟着狂呼“叼佢老母”发起冲锋,一时骂声四起,林部未料到对方如此玩命,猝不及防,包围圈亦被冲乱。
不久陈铭枢援兵赶到,张发奎趁势反攻,战至第二天下午,林部支撑不住,全线崩溃。此战过后,张发奎部队爆粗口冲锋、勇猛作战的彪悍风格盛传一时,时人又多赐给了他一个“张发癫”的绰号。
1926年9月,时任第四军第十二师师长的张发奎率部克复汀泗桥、贺胜桥,随后经过激烈战斗,攻入武昌城内。1927年1月,张发奎晋升为第四军军长。由共产党员为骨干的叶挺独立团勇猛善战,不畏牺牲,军纪严明,先败吴佩孚于鄂南,后败孙传芳于赣北,为第四军赢得“铁军”之誉,张发奎也被时人誉为北伐名将。
南昌起义前夕,中共要员为争取张发奎军队一度要推迟起义时间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相继实行“清共”,但张发奎并不热心,对于自己部队里有不少共产党员的情形,他基本上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南昌起义爆发后,叶挺、贺龙率部撤离南昌、南下广东,张发奎听从了叶剑英的建议,没有率部追击,而是尾随起义部队返回广州。
1927年7月底,中共中央酝酿在南昌起义,鉴于张发奎对“反共”态度摇摆不定,起义领导层对是否争取张发奎加入起义队伍产生了分歧。7月26日下午,张国焘、瞿秋白、李立三、张太雷、李维汉、罗米纳兹(苏联顾问)等讨论决定“如果张发奎强迫叶挺退党,反对南下,我党就在南昌起义。”共产国际代表更是希望能够争取张发奎加入,认为“如果张发奎参加起义,将有3万多士兵,足以一路打到广东东部。”
但会议当晚,汪精卫突然在庐山召集唐生智、张发奎、朱培德等军事将领开会,密谋“清共”事宜,张发奎数次电催叶挺、贺龙到庐山开会,贺、叶没有去庐山,而是连夜将人马开到南昌。
张发奎态度突然转向,令南昌的形势一下子紧张起来。起初张国焘仍认为“应极力拉拢张发奎,得到张之同意,否则不可动”。直到7月29日,考虑到贺龙所部已做好了起义准备,延期的话有走漏消息的风险,最终,周恩来等人决定如期发动起义。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赵立人介绍,由于南昌起义的大部分部队都是属于张发奎第二方面军下辖的部队,当时中共中央和国民党左派仍对他抱有希望。因而起义军于1927年8月1日组建新生革命政权——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时,推举出了宋庆龄、邓演达、谭平山、张发奎、贺龙、郭沫若、恽代英7人为主席团成员,张发奎仍被选为主席团成员之一。
事后叶、贺也曾打电报给张发奎,欢迎他来南昌一块反蒋、反汪,就连群众也贴出“拥护张总指挥”的标语。
一生污点辣手镇压广州起义
广州起义前夕,中共中央始终未放弃过联合张发奎的努力,曾让李立三和中央的秘书长邓中夏两个人先到九江,部署中央撤退事宜,并考察利用张发奎的力量打回广东的可能性有多大。经多方努力仍无果后,中共中央认为张发奎已难成为合作对象,1927年9月9日中共中央在致广东省委的信中特意提到:“中央8月31日致你们的信中,已指明张发奎到我们军队中来的危险性以及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坚决地与他绝缘,张发奎已经是南昌事变的反叛者,已经是我们公开的敌人,我们与他已毫无妥协之可能。
”
1927年11月28日,中共广东省委秘密向下属组织发出了号召暴动的宣言,几天后,广州起义,张发奎狼狈逃入河南(今广州海珠区)李福林部队,暴跳如雷的他一逃出包围,就调兵遣将反扑,血腥屠杀参加广州起义的革命群众。张发奎的名声一落千丈。
热血诗词
左宗棠:
逞“扶风豪士之气”
哲夫
“西域环兵不计年,当时立国重开边。橐驼万里输官稻,沙碛千秋此石田。置省尚烦它日策,兴屯宁费度支钱。将军莫更纾愁眼,生计中原亦可怜。”
——左宗棠《燕台杂感八首》之三
置身于清代乱世,与曾国藩、胡林翼等同被称为“中兴名臣”的左宗棠,晚年有收复新疆的不世之功。他少有大志,为人豪爽,极富个性。他在居室里曾书写一联以自励:“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并常以“卧龙”自比,正如诸葛亮年轻时也曾自比管仲、乐毅一样,左宗棠对自己的才干极为自信,然而科举之途却十分不顺,三次入京赴试都名落孙山。
林则徐赞赏左宗棠:
完成我未竟之志的就是你了
但左宗棠又是非常幸运的。他曾被当时朝廷的重臣陶澍、林则徐所欣赏,被他们视为“奇才”;后又先后被两任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看重,聘为幕僚,言听计从。与林则徐会面论及新疆事,左宗棠“援古证今,风发泉涌”,林则徐大为赞赏,手拍其肩说:“将来建奇功于天山南北,完成我未竟之志的,肯定是你了。”后来果如所言。左宗棠晚年也把当年会见林则徐作为一生中最为荣幸之事。
《燕台杂感八首》作于其22岁之年,那时左宗棠还是一介未出家门的书生,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此时已胸怀抱负,对国事具有真知灼见。譬如在《杂感》第一首中“国无苛政贫犹赖,民有饥心抚易难”,指出治国之要在于保民生、除苛政;在第四首中有“试思表饵终何意,五岭关防未要疏”之句,提出要加强南疆防卫。
我们这里选取的第三首,则是左宗棠以经略西域为主题,提出了很有见地的长久固边之策。几十年后,终于经他自己之手实现,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上少有的佳话。为此,后来曾任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在《晚晴簃诗汇诗话》中说:“‘西域’一首,卒践其言。
方诸充国屯田之疏,武侯隆中之对,殆相伯仲。”西汉名将赵充国是最早提出在西部边疆屯田固边的有识之士,并不顾反对,始终坚持不移。武侯诸葛亮的《隆中对》,被认为是“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的奇策。把左宗棠的《西域》诗与赵充国的屯田之议、诸葛亮的隆中之对相提并论,这无疑是一个相当高也十分中肯的评价。
徐世昌高度评价左宗棠:
《西域》诗与《隆中对》不相伯仲
首联“西域环兵不计年,当时立国重开边”。“不计年”,意为年代久远,这里指的是汉武帝之后的西汉王朝。经过文景之治休养生息,汉朝国力日渐充实,于是开始了大规模的反击匈奴、开疆拓土的战争。颔联“橐驼万里输官稻,沙碛千秋此石田”。
“橐驼”,即骆驼,远征西域,大军供应靠骆驼迢迢万里往来运输,因为遍地沙漠无法就地供应粮草。颈联“置省尚烦它日策,兴屯宁费度支钱”。有清一朝,新疆长期实行的是军政合一的军府制度,“治兵之官多,治民之官少”,以至疏于民政管理和发展经济,难以实现长治久安。
因此龚自珍、魏源等早就提出应建立行省,以加强对西域的治理,对此左宗棠是赞成的。值得指出的是,左宗棠认为龚的学问博而不精,不如魏源“切实而有条理”,尽管如此,龚氏能提出西域建省的主张,其贡献“固不磨矣”。
其后,左宗棠平定新疆,又多次提出建省之议,直到1884年,新疆终于设省。“兴屯”,就是实行军垦,从而为国家节省大量的筹粮和运输费用。尾联“将军莫更纾愁眼,生计中原亦可怜”。为将一方应从全国大局着眼,有忧患意识,因为内地人民的生计也艰难啊!
左宗棠诗作不多,“本不以诗名”,但偶一为之,却如“扶风豪士,气韵沉雄”,“如龙城飞将,豪气凌云”,显示出将军诗人的魄力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