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德《最后一课 都德的《最后一课》是颠倒黑白吗?
近代欧洲各国的疆域版图,因两次世界大战而发生较大变动。而作为两次世界战争的挑起者--德国,由于两次战败,其疆域也遭到了两次肢解与割让。然而,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一战还是二战,德国领土遭到割让的都主要位于其东部。而德国的西部疆界却较为稳定,其中西部变动最大、最频繁的疆域,也就是法德两国对阿尔萨斯--洛林(东部)地区的反复争夺。
提起阿尔萨斯与洛林,很多人都会想到法国小说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讲述了:由于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被迫割让了阿尔萨斯与洛林。而在普鲁士接管之后,割让地区将禁教法语,改教德语。爱国的法语老师给学生们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表达了法国人的爱国情怀。
而事实上,阿尔萨斯与洛林,曾是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的疆域,而当地的语言也是以德语为主。1648年,哈布斯堡家族在三十年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洛林与阿尔萨斯的大部分地区被割让给了法国。而阿尔萨斯的首府-斯特拉斯堡,直到1681年才被法国夺取,并在1697年获得承认。
据德国在1910年的统计,在阿尔萨斯-洛林(法国割让的是阿尔萨斯与洛林的东部),当地有183万人口,讲德语的人数为163万,而讲法语的人数仅有20万。这也是普鲁士在战胜法国之后,要求法国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原因所在。在普鲁士看来,阿尔萨斯与洛林,原本就属于德国,此举并非对法国的侵占,而是收复失地、以完成德国的民族统一。
既然阿尔萨斯与洛林,是以德语区居民为主。那么,都德的《最后一课》是颠倒黑白吗?其实,也不能说都德是颠倒黑白。都德表达的是法兰西情怀,其也并非阿尔萨斯-洛林人,而是出生在法国东南部的普罗旺斯。
在西方历史上,法国的形成与统一较早,在英法百年战争结束之后,统一的法兰西民族国家已基本形成。法国也凭借国家统一的优势,成为欧陆地区的长期霸主,并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法兰西文化,而法语还成为了欧洲的宫廷语言。法国在很长时期,都是欧洲文明的最高代表,因此,法国人有一种普遍的民族高傲。而普鲁士(德国)在历史发展进程上,要比法国慢得多。
都德作为法国人,对于法国败于普鲁士,而被迫割让阿尔萨斯--洛林。当然会有一种民族自尊被戳破的感觉,甚至会有文明败于野蛮的内心感触。而对于阿尔萨斯--洛林的当地人来说,情感也比较复杂,作为德语区的居民,能与自己的同胞统一当然也是一种很好的归属。
但是,他们已经归属于法国两百多年,而法国此前一直是欧陆地区最为强大、最为文明的国家,很多人也有生为法国人的内心荣耀。所以,也不能排除当地有些居民对突然不能学习法语而产生感伤情绪。况且被割让的地区是边疆地区,历经两百多年,民族也有一定的同化与杂糅,而包含了小部分的法语区居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