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是哪里人 袁隆平:多养活5亿人是我的梦想
"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名言警句,道理每个人都能明白,但真正践行这句话的人却寥寥无几,更多的人在一次次困难挫折面前屈服,放弃了自己的坚持和信仰,沦为碌碌无为的庸人。一生在不断攻坚克难的袁隆平院士却表示面对没能攻破的难关和困境,我们需要迎难而上,接受经验和教训,不畏缩、不打退堂鼓,坚信只要保证自己的道路是正确的,努力就会有结果。
他之所以能够打赢一场又一场的研究攻坚战,靠的正是这份坚守。
这是他用来安慰大众的"鸡汤"言论?还是在经历过无数磨难,收获成功喜悦后,对后辈的谆谆教诲?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近日做客舍得酒业与凤凰网联合打造的时代人物高端访谈、思想派强IP《舍得智慧讲堂·中国智慧》,讲述他在杂交水稻研究之路上的坚守与付出。
"优质和高产"之间舍得有道
在杂交水稻研究之初,"吃得饱"是首要目标,到现阶段我国已经解决基本温饱问题的前提下,研究也就进入了新的战场,"吃得好"成为了新的前进目标。袁隆平的研究团队虽然做出了战略性调整:追求稻子的"优质和高产"兼而有之,但他也明确指出:"绝对不能牺牲产量来求质"--这是中国人口现实决定的。
这意味着杂交水稻的研究道路更加艰难,一直潜心研究的袁隆平团队,在将超级稻产量提升至亩产一千公斤左右达到世界前列的同时,也使其质量达到优质米级别,甚至比肩优质的日本越光米。更值得袁老自豪的是超级稻的绝佳名声流传海内外,有"水稻仪仗队"的美誉。就算大面积投产,超级稻的产量也最多打7-7.5折,对全国水稻产量平均值绝对会带来一定的提升。
拿奖到手软更要"夹着尾巴做人"
史无前例的伟大成就,给袁隆平带来的是巨大的荣誉和奖励,但尽管"拿奖拿到手软,他却始终不敢骄傲自满",反而战战兢兢,"夹着尾巴做人"--虽说相比普通人,受到大众关注的成功人士更加"输不起",但袁隆平的小心,更多的是提醒自己在做人、做研究上保持初心。至于失败,他却看得很开:"只要方向正确,接受过往失败的经验和教训,迎难而上,努力就会有意义"。
面对失败和质疑从不受外界干扰
面对质疑声不受干扰,是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增产和海水稻的开发上一直践行的观念,所以尽管也曾经历过杂交水稻试验的惨败,甚至最初的试验田让稻草增产、稻谷减产,但他坚信通过改进技术、改进组合,可以把增产优势发挥到稻谷上,并竭尽全力说服有关领导继续支持研究工作,这才有了今后杂交水稻的蓬勃发展。
虽然有人质疑杂交水稻的安全性,也有人疑惑"超级稻"走出试验田的产量问题,但袁老坚信"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只是专心研究不受外界流言蜚语干扰,用一次次的研究成果证明自己理论的正确性。这是袁老在研究上的舍得之道。
进军实现两个"水稻梦"
目前的成就并没有让袁老停下自己的研究脚步,他还有两个限期的新梦想那就是:"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平表示这两个梦想能够多养活5亿人,但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至少还需要十年时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袁隆平希望自己能够趁着身体硬朗,不断研究,实现梦想,向党的生日献礼。
袁隆平坚信"搞研究就是一场持续的攻坚战",尽管农学很苦,但无数研究人员心怀希望,苦中作乐,想要成为有意义的人,做有意义的事。袁隆平舍弃了退休养老、享受荣誉的机会,选择了一条更加艰苦却更有价值的道路,这是他的舍得之道,也是他身上被人广为赞颂的"当代神农"精神。
袁隆平是怎样将"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样的一句话实践在自己的研究工作中的?面对我国现阶段粮食产量极其不均的形式,他又给出了怎样的建议?汇聚当代名家思想精髓,分享个体在大时代中舍与得的中国智慧,敬请关注由舍得酒业与凤凰网联合打造的时代人物高端访谈节目《舍得智慧讲堂·中国智慧》,聆听袁隆平讲述他在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中如何坚定目标,从无数困难中一路踯躅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