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默然平凡的世界听书 五十本珍贵的笔记 再现戏剧人李默然的生涯
1927年,李默然出生在黑龙江一个贫苦的家庭,全家靠着长子李绍贤在铁路机务段做工养活。14岁那年,李默然已辍学一年,靠卖烟卷帮助家里维持生计,卖卷烟的过程中他接触了评书、大鼓、戏曲等,开始想要当一名演员。1945年,李默然第一次在牡丹江新安电影院登上了戏剧舞台,当他看到观众对自己的追捧,不由得自信:“我生来注定是个天才的演员。”
这段经历被记录在了李默然的传记《从“初恋”到花甲》中,也作为这次展览的开篇,向观众展示了李默然戏剧生涯的开端。1951年,年仅24岁的李默然就在文章《谈演员的责任感》中写道:“只有对自己扮演的角色负责,才能更好地对观众负责,只有怀着对观众负责的精神才能更好地创造自己扮演的角色。”
从邓世昌到李尔王
李默然一生在舞台上塑造了六十多个鲜明的形象,这些剧照一一陈列在展览中。电影《甲午风云》中的邓世昌,是李默然最被观众熟悉和铭记的角色。出席开幕式的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主席杨绍林评价说,李默然把民族英雄邓世昌的风骨鲜明生动地呈现在了银幕上,并将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永远地留在了观众的心中。
1986年,59岁的李默然决定向“世界上最难演的莎士比亚戏剧”《李尔王》挑战。为了塑造好李尔这一人物,他专程向中央戏剧学院院长徐晓钟教授请教,徐晓钟又特别请中国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孙家锈给李默然写信,共同谈了对李尔这一人物的看法,3人的往来信件也被一一陈列在了展览柜中。
李默然在文章中写道,在塑造李尔这一形象时,他曾想象到“斗败的雄狮”。狮子是凶猛的,令人望而生畏的,但它一旦被制服、斗败,就只剩下嘶鸣、咆哮了。这和李尔从称王到一下子沦落为贫民非常相似,这一联想也使李默然从内到外对李尔的形象越想越具体,从而诠释得更加精准到位。
50本笔记成史料
展览现场不仅有李默然的生平介绍和照片剧照,还展出了他无比珍贵的戏剧笔记,这些笔记从1950年开始记录,大大小小50个笔记本,记录了他参加排练、业务学习和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览中的所有文字,均摘选自李默然的笔记文字。
这些笔记详细记载了李默然先生参加排演的《曙光照耀着莫斯科》《在那一边》《第二个春天》《艳阳天》《李尔王》《夕照》等话剧及《熊迹》《走在战争前面》等电影、《乔厂长上任》《光荣街十号》等电视剧的排练细节,以及准备角色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在已发现的李默然的笔记中,排练笔记记得最详细的是《尤利乌斯·伏契克》。长达5个月的时间里,李默然记了约4万字,包括第一次剧组建组导演的讲话、角色分析、每天的排练心得、到北京观摩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演出的心得以及苏联专家看过排戏后给李默然的留言等等,这些珍贵的历史遗物都是研究新中国戏剧的珍贵资料。
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认为,展览不仅供学生参观,也能让老师、让社会各界的话剧爱好者领略到李默然先生的艺术精神和艺术追求。见习记者 赵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