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已无张居正
张居正是大明王朝举足轻重的人物,是明朝第一首辅。李贽这样评价张居正:“江陵宰相之杰也,故有身死之辱。”;黄仁宇曾说:张居正的不在人间,使明朝庞大的帝国失去重心步伐不稳,最终失足而坠入深渊;熊十力则言:“自春秋以来,直至今日没有一个人超过张居正。
”历史上的顾命大臣数以千百计,何以张居正取得如此之高的赞誉,何以引起历史学家们推崇备至?笔者以为,张居正的最大功绩是用一己之力撑起了大明王朝的整个庙堂,这是在历史上少有的。正可谓,斯人已远,斯事可鉴,斯情可叹,斯业可颂!
1.张居正是一个有情怀的“宰相”
张居正从小便表现出了许身报国的志向,如他在所作《割股行》中言道:“我愿移此心,事君如事亲。临危忧困不爱死,忠孝万古多芳声。”;又如他在与以后的政敌高拱香山秋游时,坚定地回答高拱:“如果我有一天能秉持朝政,肩挑国事,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骨子里的家国情怀既慷慨激昂,也激人奋进,令人敬佩。
事实表明,张居正在今后的政治生涯中考虑最多的也是大明王朝的江山社稷。张居正得以施展政治抱负是在万历朝,也就是当了首辅大臣之后。当他站在权力的巅峰的时候,他才深深意识到首辅不好当。那时的张居正既有“独上高楼”的孤独,也有“唯我独尊”的傲娇,还有“舍我其谁”的担当,更有“力排众议”的压力。
而无论如何,张居正排除万难也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救大明王朝于风雨飘摇之中,这是毋容置疑的事实。他在明朝社会矛盾尖锐复杂,行政效率低下,贪官污吏横行,国库入不敷出,尤其是万历帝尚幼的局面下,大胆推行改革。
张居正代小皇帝万历下的第一道戒谕,推行的“考成法”,摆放“职官书屏”,整饬家族,整顿驿站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保住了大明王朝数十年的稳定发展。黄仁宇曾感叹,考成法使“帝国官僚政治的效率达到了顶点,标志着那个时代在中国社会政治传统束缚下人力所能达到的极限”。
张居正一生为国,死而后已,也有沉冤昭雪,但是传承给家族后人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虽然贪恋钱财、受人蛊惑的万历皇帝没有给这位生前的恩师一个好的结果,张居正也不算是得善终的“宰相”,但是历史在一定程度上是公正的。就连当年反对张居正“夺情”的邹元标在看到时局败坏时幡然醒悟,悔不该当初误会这位忧国忧民的首辅,他拖着残疾的双腿为当前的政敌平反而奔走呼号。这既是为时已晚的醒悟,也是伸张正义的呼喊。
张居正死后谥号“文忠”, “危身奉上曰忠”,其谥号在“文”字组排名第四,相当显赫。之后的申行时、许国、王家屏、赵志皋等那些首辅们,与张居正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其重要分水岭是为国分忧的能力远远跟不上。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首辅大臣,唯有张居正留名千古的原因所在。
历史证明,任何一个朝代和时代都需要忠心报国的人,都需要励精图治的人,都需要整治积弊的人,都需要大胆改革的人。而张居正是其中的佼佼者。
2.张居正是一个知隐忍的政客
梁启超把张居正称之为“明代唯一的大政治家”。作为一个政治家,有一个最大的共同之处是:知隐忍懂进退。张居正也不例外。
张居正在成为翰林之后,一步步接近了首辅理想。可是,面对时局中夏言与严嵩的争斗,悄然选择了激流勇退。张居正休假的六年是居江湖而忧庙堂的六年,是深切体味民情的六年,是深入挖掘吏治积弊的六年,这些都是他日后重返政坛后施展政治智慧的力量源泉。
张居正的隐忍功夫可见一斑,也得益于六年乡居的修炼。面对嘉靖皇帝喜爱青词的嗜好,他也未能免俗,会时不时的献上无关痛痒的贺表颂词;面对严嵩与老师徐阶的争斗,他不得不选择在两者之间逶迤相处;面对在权力争斗中为了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他不得不向太监冯保做出让步,甚至是低头;面对政局的不稳,他又不得不请出政敌高拱主持大局,自己却委身其后。
而他所作的这些隐忍,都是为了能够一步步走向权力核心,都是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都是为了能够打下更加牢靠的政治根基。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隐忍和退让都是很憋屈的、很卑微的、很懊恼的,而位极人臣的张居正又怎会不晓得呢。即使张居正当了首辅之后,也不得不满足万历帝、李太后以及太监冯保的不合理的要求。
因为,张居正深深懂得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稍有闪失就可能全盘皆输;他还深深懂得用一时的隐忍和退让,换来长久的权力稳固是非常值得的;他更深深懂得隐忍不代表麻木,退让也并不是懦弱,而是为了更好的积蓄能量。
3.张居正是一个善驾驭的良才
为官者,只要混迹多年,都或多或少的具备一定识人用人能力,但是驾驭人的本领却不是人人具备的,如果你选用的人不听你的话就是一大败笔。
当张居正要大力推进改革大业时,首先面临的要壮大自己力量的问题。六部之首吏部尚书杨博因病致仕,面临空缺,而左都御史葛守礼、工部尚书朱衡、南京工部尚书张瀚呼声较高。张居正面对这一难题,采取了对朱衡的试探,对葛守礼性格的判断,对张瀚不被看好的分析。
经过一番考量,他深知朱衡和葛守礼虽然能力强,但不会听自己的话,政见的不统一必然影响改革大业。本来一个陪考、陪推的张瀚,反而提拔的怎能不感恩戴德、俯首听命。这个鲜明的例子告诉我们,选人必须要选听话的、忠诚的。
在张居正的政治生涯中,善于驾驭六卿的本领体现的淋漓尽致。比如对兵部尚书谭纶的任用,对以前政敌高拱部下吴兑的宽容,对虽无科举功名却干局开敏的县令杨果的力挺,以及对辽东总兵李成梁这一骁将的敲打和驾驭等,无不显示出张居正驭人之能。
因此,识人用人是一个政坛高手必备素质,而善于驾驭则是终极目标。
4.张居正是一个懂感恩的楷模
现实中,大多数人是知恩感恩的,但也不乏翻脸比翻书快的白眼狼,尤其是有的人觉得自己生下来就这么大本事,完全忘了来时的路。可以说,这种人既忘恩负义,也厚颜无耻。而对于张居正而言,他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在张居正的政治生涯中,他得到了很多人的扶持和帮助,没有他们也就没有以后的大明第一首辅,没有他们就不会练就心如古井、波澜不惊的政治智慧,没有他们就没有赖以生存的平台。
对此,他没有忘记,并深埋心底。他忘不了老师徐阶的教诲和提点,即使老师徐阶被政敌击垮后,他没有退避三舍,而是肩负起了照顾徐阶后人的责任;他忘不了与高拱的惺惺相惜,即使后面成为了他的政敌,但在高拱被贬后没有落井下石,而是尽可能维护其部属;他忘不了万历小皇帝对他的依仗和重视,顶着很大压力在本该丁忧守制时选择了“夺情”;他也忘不了在危难之时的支持拥护者们,他深知大难当头见真诚,这些支持者都是坚强后盾,必须倍加珍视和珍惜。
历史告诉我们,懂感恩是一种不忘初心的可贵情怀,是一种鸦知反哺的高尚品德,也是一种知其走多远的重要标尺,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不遗余力地去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