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证明1加1等于2 1966年 陈景润算出了1加2 但是1加1却算不出来!
陈景润在一个贫寒家庭出生,家中兄弟姐妹比较多。陈景润出生后,父母为了养活他,便向邻居家借米汤来喂养他。陈景润自幼乖巧懂事,父母干农活时,家中弟妹就由陈景润照顾。
等到哥哥从学校回来后,陈景润便央求哥哥教他数学知识。母亲见陈景润学习刻苦,便将他送到学校读书。陈景润的学习成绩非常好,1948年2月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英华书院。后来,陈景润又以优异的成绩被厦门大学数学系录取。
![](https://pic.bilezu.com/upload/0/c4/0c4d74de76c0f5b6bb0296403984202c_thumb.jpg)
1973年4月,陈景润在《中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大偶数表示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这个被人们通俗地称为1 2的命题的证明,距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的终极证明,仅有一步之遥,它立即震动了国际数学界。
![](https://pic.bilezu.com/upload/f/a5/fa5414ad0204d6f94a53a50c022d0177_thumb.jpg)
因为他这个文章一发表之后,国际就是搞这个工作的英国的数学家。那时候已经出版一本书,叫《筛法的理论》的一本书,听到他文章发表了,马上就终止印刷。那原来就有十章,就把他这个,陈景润这个筛法,这个哥德巴赫猜想1 2的论文,就作为第十一章列入这本书。
![](https://pic.bilezu.com/upload/8/09/8093acb7fcedbda10bab7e084b263e15_thumb.jpg)
1953年,陈景润从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北京四中当数学老师,因教学口齿不清被辞退。1957年,在华罗庚教授的举荐下,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所,从事数论方面的研究。
在国际数学界,哥德巴赫猜想被誉为世界数学王冠上的明珠,陈景润即痴迷于此。经过近十年的刻苦钻研,到了1966年,他已经初步证明出了1 2。
大概那时候的最早的论文是200多页,在专政之后呢他还思索这个问题,简化这个过程,简化到四、五十页。
然而此时偌大个科学院,已经放不下陈景润的一张书桌了,他被当作专政对象而反复遭到批斗。他以死抗争才换来了少许的安宁。此后他栖身于一间锅炉房改成的不足六个平方的狭小房间里,而房间的电线都被剪断了。
三年多的时间里头,他就在那个没有电灯的日子里头生活。在这样的条件下,1 2被证明了出来,这是迄今为止在哥德巴赫猜想上,依然独步世界的研究成果,距王冠上的那颗明珠仅有一步之遥。世界级的数学大师,美国学者安德列·韦伊曾这样称赞他,陈景润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山颠上行走。
陈景润的秘书李小凝曾说,陈景润在数学领域的贡献,至少三十年内没人能够打破。而陈景润的学术论文,估计全球能够看懂的也超不过10个人。话说有一天,陈景润上街去买酱油,买好酱油后,陈景润便提着酱油瓶往回走。
陈景润突然想到一个很有趣的数学题,他便开始了心算。正当陈景润专心致志地算题时,他没有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个电线杆。果不其然,陈景润撞在了电线杆上,酱油也洒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