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顺友现在怎么样了 爱喝酒的王顺友 这几天“戒了”(组图)
这是他第5次参加省“两会”,他坦言开会不敢喝酒,怕酒后误了乡亲们嘱托的大事
穿着绿色邮政制服,省人大代表、被誉为“马班邮路”忠诚信使的王顺友从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来到成都,这是他第5次参加省“两会”。
与以往不同,今年王顺友并没有给家人在成都买礼物,“提起两大包,坐车不方便,现在西昌啥都能买到。”王顺友说生活一年比一年更好,但他心头还有个愿望:木里县能多修路,雅砻江上搭座桥。
朴实:“下午要开会,哪里敢喝酒”
酒是王顺友的“老战友”,在“马班邮路”常年寂寞寒冷的山路上,是酒一直陪伴着他。王顺友也爱喝酒,甚至在2005年省委组织部举行的“向王顺友同志学习,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与王顺友面对面”座谈会上,他还喝一口酒唱下山歌。
此次来蓉,他却不喝酒了。“下午要开会,哪里敢喝酒哦?”昨日中午12时30分,王顺友刚刚吃过午餐,尽管距离下午的分组审议还有两个半小时,但他还是滴酒未沾。
王顺友说,上午的分组审议,代表们都积极发言,“我文化少,不像其他代表说得好,所以我更要认真听。”而他不敢喝酒,不仅是怕喝了酒,精神不好打瞌睡,更是因为他还带着家乡父老的嘱托:“村里有个卫校,学生们叫我反映下,希望外面的大城市,能多给他们一些工作机会,让他们也出去看看。”
执着:每次建议都与修路有关
除了家乡父老的嘱托,王顺友也带来了自己的建议:木里县能乡乡通公路,再修建一座雅砻江大桥。“前年县里到西秋乡的公路通了,虽说还不是水泥路面,但已经可以用摩托车运送邮件了。”王顺友希望“马班邮路”早日消失,而这正在逐步实现。5次参会,王顺友的建议大都与修路有关,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路通了,乡邮才能变得更迅速,山里的人才能走出去。
此外,他还建议在白雕乡与倮波乡间的雅砻江上修建一座大桥,这样才能方便山里的百姓前往木里县城。
无奈:徒弟离开了他表示理解
47岁的王顺友说,由于他行走“马班邮路”已严重“超龄”,冬踩雪夏踩泥,双膝严重风湿,去年开始局里安排他不走山路走平路。
他的两匹马还在,依旧是妻子照看,可他带的徒弟却都离开了。他说理解这些年轻人,一个月700多元的工资是太少了。“我也想"马班邮路"早点消失,但是一天没消失,就需要人送信。”王顺友有点无奈,2005年收了第一个徒弟,干了3年身体招架不住放弃了;第二个徒弟干了两年,嫌工资少辞职外出打工了;最后一个徒弟,干了3个月就跑了,“还是吃不下这个苦。”
在县局里上班,王顺友每次看到白碉乡、三桷垭乡、倮波乡的邮件堆放着,心里就不是滋味。“等信等看报纸的人,不晓得好着急哦。”王顺友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局里和各个乡签订了协议,政府工作人员进城办事,就统一把邮件带走。“要是我身体允许,我真想带上马儿再去送信!”王顺友点上一支烟,叹了一口气。
新闻人物
王顺友曾常年负责凉山州木里县城到白碉乡、三桷垭乡、倮波乡、卡拉乡的邮政投递,邮路往返584公里。他每走一个班要半个月,一年有330天都在走邮路。先要翻越海拔5000米、一年中半年冰封的察尔瓦山,接着又要下到海拔1000米、气温高达40摄氏度的雅砻江河谷,中途还要穿越大大小小的原始森林和山峰沟梁。近30年来,他行程达26万多公里,落下了一身严重的风湿等疾病。
“现在我陡坡爬不上去了,感谢领导调整了线路,安排我到李子坪乡,单程4个多小时,一个星期两趟。”王顺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