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秋工艺 【老夏春秋】柴码 一个远去了的乡村记忆
在上个世纪,在富阳的里山等乡镇,曾经有一种奇特的文字——柴码,用来记录数字。它不同于阿拉伯数字,让人一目了然,而是长得跟韩文似的,叫一般圈外的人不知所云。
里山是传统的土纸之乡,如果传统农业是第一产业,那生产土纸就是第二产业。历史上曾经用来捣碎土纸原料的水碓,为富阳之最。那时候,每当冬季来临,用来烘干土纸的柴煏弄,就需要大量的柴草。槽户就要向山民收购柴草,像“长蛇阵”的一捆捆柴禾涌向堆放柴草的副业工场,柴草被堆成一座座“小山”。
这时候,柴码就派上了用场,收购的柴禾过称后,让记账的用一根木炭作笔,记在厚厚的“铜皮纸”(晒纸时粘合几张一起的厚纸叫铜皮纸)上,最后以此结账。
一个电话,勾起对柴码字的兴趣
还是在不久前的一个晚上,刚刚准备入睡的我,突然接到家住里山七村的老朋友蒋永福的一个电话,他在电话里没有说其他的事情,就说让我可以写写有关柴码的情况。“柴码”,这个早被遗忘了的记数文字,还能说些什么。记得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初,刚从学校毕业回家的我,当了生产队记账员。
有一天,副业工场的“外场”(相当于从一支青竹变成一张土纸,管理各个土纸生产的工艺流程兼烧煏弄的人)拿来好几张“铜皮纸”,全是一些用黑炭记录的柴码。
好在“外场”善解人意,知道小伙子不懂柴码,惯用阿拉伯数字,就在一旁逐一“翻译”成具体的数量,我再用正确的阿拉伯数字记录当事人柴禾的具体斤两(这柴码以10斤起算的)。然后将那些“铜皮纸”卷成圆筒,以供当月备查。但我总在想,老辈人为什么不喜欢用阿拉伯数字记账而用那些土不拉几的符号。然刚才的那个电话,竟回想不起那些曾经黑乎乎的符号,很有一种要弄明白柴码字的冲动。
柴码字的高手在民间
我就一边在电话里让朋友去寻访了解“柴码”具体写法,因为他毕竟比我年长几岁,而年少时经常斫柴,与柴码有过交集。另一方面想另辟蹊径,从老里山人那里再作考证核对。于是请曾经在里山工作多年的退休教师赵祖云老师和家住安顶山的胡耀定老师,还邀请富阳日报副刊编辑蒋立波先生及曾经当过民办教师的申屠年、夏良春等,一起到里山五村82岁的夏尧琪家里,一起喝茶聊天,一起回忆那个有趣的“柴码”。
结果还真捡回些柴码的大概模样,蒋永福因在外地管理拆迁工场,没有时间一起,他便把自己了解的柴码字用微信发来照片。
柴码字:〡〢〣〤〥〦〧〨〩0
阿拉伯数字1 2 3 4 5 6 7 8 9 10
不过柴码字是以10斤为单位起算,在1—10下面再加“蝌蚪”样的笔划,就成为100、200、300……。至此,我们似乎如释重负,总算对“柴码”的了解有个交待,但也没有必要细究下去,因为应用阿拉伯数字比较容易,已明摆在那里。此外,我们还得感谢夏尧琪老先生,在他富丽堂皇的新楼里,盛情款待一起午餐,并开心的在门前拍照留影。
“柴码”曾经被广泛应用
别以为里山人曾经使用“柴码”记账,可以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实富阳的好多地方,在早年均在使用“柴码字”,凡烧煏弄烘干土纸的山乡,因为需采集大量的柴禾,而当时过称记录柴禾分量的一般是用的“柴码”。
无独有偶,好多领域也有自己独特的记数字码,尽管写法形式不一,但基本大同小异。如药房就有“药码”。位于西堤北路“同春堂”药房的俞祖卿老先生,见我拿个“柴码”给他看时,就说以前也曾经用“药码”,还随手拿出一张纸,随即写起“一两、二两、三两……”来了。他说,“药码”具体以斤(16两制)、两、钱、分为计量单位,不像“柴码字”以10斤起步的十进制。
不管“柴码”还是“药码”起源于什么时候,已无从考证。但我们身边,毕竟还有一些老人对古老的记数文字略知一二。如同我们现在在普遍应用计算器的时候,面对即将消逝的算盘那样,毕竟时代前进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