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壮飞的夫人子女后代 谍报人生 浩气长存——追寻钱壮飞的长征足迹
浙江在线10月20日讯(浙江日报记者 黄宏)钱壮飞,一个熟悉的名字,也是一个陌生的名字。
这个名字之所以为人熟悉,是因为著名的“顾顺章叛变事件”。1931年4月25日,潜伏于敌人“心脏”的钱壮飞,将顾顺章叛变的绝密消息告知中央,中共中央领导机关避免了一次大灾难;这个名字又是陌生的,他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日记、笔记,具体事迹鲜为人知,甚至他的照片,几经搜索后,目前也只找到3张。
这位我党隐蔽战线的“龙潭三杰”之一,生命的最后时刻和长征紧紧相连:1934年10月参加长征,1935年4月牺牲于贵州省金沙县后山乡一带,年仅39岁。日前,记者来到钱壮飞的出生地湖州,探寻这位传奇人物的长征征途。
独特肖像,诉说一段传奇
湖州市岘山东侧,松柏翠绿,这里是湖州市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内,钱壮飞纪念馆特别引人注目,走入其中,就可见一幅巨大的半身像,轮廓、线条均由一个个摩斯密码组成。这幅半身像,是根据找到的钱壮飞的3张照片之一构图而成。
“钱壮飞的人生传奇,和摩斯密码息息相关。”潘渭民说。退休前,潘渭民是湖州市党史办主任。他追寻钱壮飞的足迹,已有10多年。北京、上海、南京、瑞金、贵州……凭着不懈努力,他钩沉出不少鲜为人知的往事,并得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等部门的认可。钱壮飞纪念馆的布置,就是根据党的历史、老同志回忆和有关研究者的成果进行的。
“顾顺章叛变事件”后,1931年夏,钱壮飞经广东汕头、潮州等地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最初,钱壮飞被安排在红一方面军司令部卫生所当医生。”潘渭民说,当时,苏区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经历和身份,只知道他毕业于北京医科专门学校。
后来,随着原在特科工作的胡底、李克农等先后到达中央苏区,了解钱壮飞的人多了,他被重新安排工作,先后担任中华苏维埃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政治保卫局局长、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等职,培养了一大批政治保卫干部。
1933年5月,钱壮飞改任中革军委二局、红军总参谋部二局副局长,负责主持后方二局的工作。当年11月20日,福建福州发生了抗日反蒋事件,建立了反蒋政权,并准备派代表到苏区谈判。当时急需编制一本新的密码本,供谈判代表潘汉年、张云逸等使用。中革军委把这项任务交给了钱壮飞。他即刻召集大家研究,不分昼夜,出色完成任务。
获取敌军的核心情报,对于红军反“围剿”作战来说至关重要。钱壮飞与在前方工作的曾希圣密切配合,带领大家突破一个个难关,不到3个月,红军就掌握了苏区周边国民党军队调动等重要情况。
长征途中,电波永不停息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前方的敌军有多少,兵力如何分布,怎样突破敌人的层层围追堵截?指挥员需要准确的情报。
“当时,钱壮飞所在的总参谋部二局被编入军委纵队。此后,他们随军转战湖南、贵州等地,一路从事侦察、情报工作。”潘渭民说,当时国民党军队和红军双方时时都在运动之中,主要依靠无线电通讯,要掌握敌情,只能靠侦听。
一边行军,一边侦听,在当时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潘渭民说:“想要侦听,必须就地架起天线,那就无法行军。”
二局在局长曾希圣、副局长钱壮飞的带领下,创造了“分梯队交替行进”的办法:第一梯队行进时,第二梯队在原地坚持工作;第一梯队到达目的地架线工作后,第二梯队拆线行军,赶过第一梯队,到达下一个宿营地架线工作。这样轮流值班,从而保证24小时不断线,不仅始终保持了各级通信联络的畅通,还及时、准确地向总部提供了敌军行动变化的情报。
1934年11月,中央红军突破国民党军湘江封锁线,蒋介石觉察红军前进方向是要到湘西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立即调兵遣将,在湘西布下口袋形阵势,等候红军到来。这些重要情报陆续为二局侦获。得知这一情况后,中央红军放弃了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使国民党军队扑了个空。
四渡赤水,情报战建奇功
在钱壮飞纪念馆,有一处展厅很特别:在贵州、四川和云南交界处,代表红军长征路线的红色箭头忽左忽右,突然转向西南,将代表敌军的蓝色箭头远远甩在身后。
“这就是著名的四渡赤水,中央红军采取高度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巧妙地穿插于国民党军重兵之间,粉碎了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计划。”纪念馆讲解员费晓芳说。
四渡赤水发生于遵义会议之后。1935年1月,红军渡过乌江,占领遵义。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前,钱壮飞曾为会场布置等工作紧张忙碌;会议后,钱壮飞被任命为红军总政治部副秘书长。”潘渭民说。
就在会议期间,蒋介石调集数十万兵力,从四面八方向遵义紧逼,企图在遵义一带围歼红军。“这时为掌握敌人动向,钱壮飞和二局的同志以高度的责任心,夜以继日地工作,严密监控敌人动向,源源不断地向中央提供军事情报。”潘渭民说,在得到可靠军事情报的基础上,红军犹如蝴蝶穿花,声东击西,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将敌人拖得疲于奔命。
“红军总能选择在敌人合围的薄弱部位跳出包围圈,无线电侦听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潘渭民说。
毛泽东对此评价:“长征有了二局,我们好像打着灯笼走夜路。”“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象的。”
忠骨无觅,英名长留人间
“遗憾的是,就在四渡赤水后,钱壮飞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潘渭民说,对钱壮飞在长征中如何牺牲、牺牲在何地,过去长期存在争议。为此,人们曾组织了一系列专题座谈会、联合调查组。现在,对钱壮飞牺牲的问题,有了基本一致的看法。
潘渭民手头有一件贵州省委党史研究室的复函,上面写道:在发现新的确定的根据以前,建议将钱壮飞烈士牺牲的时间和地点表述为“1935年4月1日,中央红军南渡乌江时,牺牲于贵州省金沙县沙土后山乡一带。”这种说法得到了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认可。
1935年3月下旬,中央红军挥师南下,从贵州省金沙县的沙土、后山一线南渡乌江。3月30日,红一军团从大塘,红三军团从江口,红五军团及中央纵队从梯子岩,先后渡江。31日,红军主力除担负牵制任务的红九军团外,全部渡过乌江,在大部队进至息烽流长一带时,大家发现钱壮飞掉队失踪。
“当时,得知这一消息后,就立即派部队回去寻找,遗憾的是一直未能找到。”潘渭民说,党中央事后确认,钱壮飞已不幸牺牲。对于他的家人和子女,党中央和他的战友都十分挂念,党组织还把他的两个未成年儿子接到延安,由周恩来、李克农、徐特立等负责抚养照料。
纪念馆陈列着一张《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其中填写的钱壮飞“牺牲地点”是“贵州省息烽县沙土附近”,填写的安葬地点为“不明”,时间为1951年8月16日,发证单位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直属队政治部。
“我在寻访钱壮飞烈士的事迹时,在江西、贵州等地,都看到了纪念设施。”潘渭民说,虽然烈士英年牺牲、忠骨无觅,但他的事迹至今为人传颂,浩气长存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