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女唱昭君出塞 “红线女”演唱新版《昭君出塞》(附图)
新春伊始,一台别具风格、韵致的粤剧交响音乐会在广州友谊剧院响弦。著名的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以其清丽、洒脱的“花腔女高音”———红腔,献唱她的首本名曲《昭君出塞》,向观众端出一个全新、鲜活的艺术形象———手抱琵琶、去国和番的王昭君,令人眼前一亮,浮想联翩。
《昭君出塞》是红线女情有独钟、付诸心魂的看家折子戏,从1953年面世至今,先后三易其稿。历经四十多年的细意经营、匠心铺排,红线女在板腔的轻重、徐疾、断连下苦功夫,高亢处如千丈飞瀑、气势万千;低徊处如潺潺清溪,婉转抒徐,令举座在听(视)觉上受到感染、冲击。
红线女对待戏曲艺术那股韧性、执着,令人起敬。她属守“无新声不能夺人”艺术信条,认准粤剧要发展、创新,始能生存。红线女总是面迎难题,义无反顾,奋勇前行。她曾尝试与乐器之王——钢琴结缔演唱现代曲目《豪唱大江东》;她不拘一格,熔粤剧传统程序,电影、话剧于一炉,塑造“祥林嫂”;演罢悲戚戚的“王昭君”,又端出笑盈盈的“王昭君”。
在尝试吸纳民乐、西洋管弦乐和八个声部组成百人合唱团共同演绎名曲《昭君出塞》,红线女欣然面迎新挑战,以其过人的乐感、悟性,与“新棚面”磨合,反复琢磨一板一腔的起承转合,力求完美。
有些观众是从“棚面”(乐队)的单一“五架头”始识粤剧的,并不认可此种“舍本逐洋”的尝试;有些观众却乐于接受此种嫁接艺术,认为“三者互补、配合,丰富了粤剧曲牌、板式、旋律的表现力,更能渲染、衬托场面的气势、意境;有些从未接触过粤剧的青年人则感到新鲜,想不到粤剧如此动听。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粤剧界太需要有各种声音为植根于岭南民间沃土的粤剧出谋划策、摇旗呐喊了。”
粤剧是极善于兼收并蓄的剧种,早在二十世纪初,便吸收外来音乐文化和广东音乐、流行曲引进“棚面”。粤剧音乐改革路在何方,通过时间、舞台、观众检验,成败得失,当自有公论。(彭寿辉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