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惠芬二泉映月 中国"二胡皇后"闵惠芬病逝 "江河水"从此绝响

2019-02-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昨天上午,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在上海仁济医院病逝,终年69岁.中国民乐界痛失国宝级大师.闵惠芬独创的"器乐演奏声腔化"为中国音乐事业留下宝贵的财富.在国际上,闵惠芬享誉盛名,被誉为"二胡皇后".她的演奏被国际评价为:"即使在休止符时,也有情感!"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听过他的演奏后伏案恸哭,波士顿交响乐团赞美她为"世界上伟大的弦乐演奏家之一".闵惠芬二泉映月 中国"二胡皇后"闵惠芬病逝 "江河

    昨天上午,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在上海仁济医院病逝,终年69岁。中国民乐界痛失国宝级大师。闵惠芬独创的“器乐演奏声腔化”为中国音乐事业留下宝贵的财富。在国际上,闵惠芬享誉盛名,被誉为“二胡皇后”。她的演奏被国际评价为:“即使在休止符时,也有情感!”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听过他的演奏后伏案恸哭,波士顿交响乐团赞美她为“世界上伟大的弦乐演奏家之一”。

闵惠芬二泉映月 中国"二胡皇后"闵惠芬病逝 "江河水"从此绝响

    语录

    在被癌症折磨的日日夜夜里,她依然没有轻言放弃,她告诉记者四个字——“人在,琴在”。

    各种民族乐器中,闵惠芬为何尤爱二胡?“它的魅力在于特别接近中国人的情感,它的音色就像我们中国人在说话、歌唱。”

闵惠芬二泉映月 中国"二胡皇后"闵惠芬病逝 "江河水"从此绝响

    “50载弘扬民乐,我目不斜视。”

    在被癌症折磨的日日夜夜里,她依然没有轻言放弃,她告诉记者四个字——“人在,琴在”。

    评价

    文艺评论界认为,闵惠芬的艺术既是高雅的,属于殿堂级的经典,是不折不扣的“阳春白雪”;同时她又是“草根”的,她从来没有忘记过渴望音乐滋养的普通大众,她是“接地气”的。

闵惠芬二泉映月 中国"二胡皇后"闵惠芬病逝 "江河水"从此绝响

    “二泉映月听松涛,长城随想洪湖愿,人间不再闻绝响,江河水流万古长。”根据闵惠芬创作、演奏过的名曲,网民编出了这样一首挽诗。对许多人而言,闵惠芬的弦音和精神,都将深深留在记忆里。

    演奏天才

    一曲江河水让世界著名指挥大师恸哭

    闵惠芬出生在音乐家庭,父亲闵季骞是著名二胡演奏家刘天华的再传弟子。她自幼酷爱音乐,8岁时便随其父闵季骞学习二胡,在音乐方面还得到了王乙、陆修棠等名师的指点。18岁,闵惠芬就一鸣惊人。1963年,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比赛高手云集,但第一名却被18岁的闵惠芬拿下。当时,担任评委会主任的著名音乐家贺绿汀说:“别看她年龄最小,她的演奏最有音乐感! ”

    之后,闵惠芬的演奏更为纯熟,感染了很多人。1974年,闵惠芬调入中国艺术团,在这一时期她演奏了《江河水》 《赛马》 《喜送公粮》 《红旗渠水绕太行》等,尤其是《江河水》 ,被评“具有大幅度感情起伏,浓郁的民间音韵,将乐曲深沉悲愤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

”不少外国音乐界名人都被闵惠芬的演奏折服。世界著名指挥大师小泽征尔听完闵惠芬演奏的《江河水》后伏案恸哭,说她的演奏“诉尽人间悲切,使人听来痛彻肺腑。 ”美国费城交响乐团指挥大师奥曼迪说:“美丽的闵惠芬小姐是位天才的演奏家。 ”

    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曾20多次访问中国,他热爱演奏小提琴,在访华期间曾由邓小平陪同观看闵惠芬演出,希思对闵惠芬的演奏十分赞赏。

    创新先锋 《长城随想》至今难以超越

    1978年夏末,闵惠芬中国艺术团赴美国访问演出之际,在参观纽约联合国大厦时,她看到一幅巨大的万里长城彩色壁毯几乎覆盖了大厅正门的整个墙壁。当时,她有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与闵惠芬同行的著名作曲家刘文金曾回忆:“当大家带着沉思缓缓走出大厅时,我和闵惠芬同志几乎不谋而合地想到,应该用我们自己的民族器乐形式,去抒发当代人们对于古老长城的感受。

闵惠芬竭力主张采用二胡协奏曲的体裁。我同意了,并达成了将来由她担任主奏的‘君子协定’。”不久,大型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创作完毕,乐曲有《关山行》 《烽火操》《忠魂祭》 《遥望篇》四个乐章,用慢板与快板交织二胡演奏。

1982年,5月闵惠芬首演《长城随想》,当时她说:“这部作品把我心中对二胡所有的一切,全都解放出来了! ”闵惠芬首演的大型二胡协奏曲《长城随想》至今都使得许多二胡演奏家感到难以超越。

    抗癌斗士 6次手术15次化疗,依然不放弃舞台

    1981年8月,闵惠芬被确诊为“黑色素纤维瘤”。1982年元旦,她进行了第一次手术。为了防止癌细胞扩散,医生为她手臂做了淋巴细胞切除手术。手术之后,闵惠芬的手臂无法自由伸缩。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时很多人都担心闵惠芬再难登台演奏。但是,闵惠芬硬是在病房的墙上将手指慢慢一分一寸地向上移动,以此恢复肌肉能力。同年5月,闵惠芬带病在“上海之春”音乐节首演《长城随想》 ,获得巨大反响。

    但病魔的折磨远非如此,自1982年至1987年的几年时间内,闵惠芬相继动了6次手术,进行了15次化疗,其中的痛苦可想而知。然而,闵惠芬凭借乐观的性格和超人的毅力挺过来了。期间,她坚持表演。1985年11月,她赶到北京担任“北京二胡邀请赛”评委,并亲自示范演奏《长城随想》 。由于体力透支,她当场晕倒。

    虽然医生总是建议她好好在家养着,但她却从没放弃过舞台。最近几年,闵惠芬依然为二胡艺术奔波。2012年11月,中央音乐学院举办首届“北京胡琴艺术节” ,闵惠芬担任讲座嘉宾并参加音乐会演出,回上海时却直接进了医院病房。2013年10月,她身体刚恢复,又去无锡担任中国音乐“金钟奖”二胡比赛评委。

    有人说,为了中国的二胡事业,闵惠芬可以像蜡烛那样流尽最后一滴泪。

    艺术巨人 让二胡如人声般如泣如诉

    闵惠芬一生对二胡演奏探索不断,在器乐音乐声腔化的探索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1974年左右,闵惠芬去拜访著名音乐理论家、教育家杨荫浏先生。杨先生对她说:“民间音乐家阿炳(华彦钧)的肚子里有成千首民歌和民间曲牌,你会吗?”这句话闵惠芬记了一辈子。

于是她开始学习民间音乐。她在京剧名家的指导下学了4个月戏曲,根据京剧唱腔改编了《逍遥津》《珠帘寨》等8首选段, 1979年又随越剧著名演员徐玉兰学习《红楼梦》中《宝玉哭灵》的唱段, 1986年随潮州音乐名家郭鹰先生学习潮州筝曲《寒鸦戏水》的演奏韵味,渐渐的,她积累了一批“声腔化”的二胡演奏代表性曲目,如《洪湖主题随想曲》 ,京剧曲牌《卧龙吊孝》 《逍遥津》 《珠帘寨》,越剧唱段《宝玉哭灵》 ,潮州弦诗《寒鸦戏水》 等。

之后,在她首演作曲家刘念劬的二胡协奏曲《夜深沉》时,观众感觉她的二胡演奏能如人声般的如泣如诉,让大家充分感受到了“器乐演奏声腔化”的新风格。

    2013年7月,闵惠芬丈夫刘振学主编了一套《闵惠芬二胡艺术集成》,其中包括收录了闵惠芬50余年演出生涯实况录像的《闵惠芬二胡艺术》和三集《闵惠芬二胡艺术研究文集》。这被认为是闵惠芬留给中国音乐事业最宝贵的财富。

    家世显赫 闵氏一门出了好多教授

    1945年,闵惠芬生于宜兴万石镇万石村。据万石村村书记王斌介绍,闵惠芬爷爷是私塾先生,老人家在世时,举家从其他镇搬至万石。 她父亲兄弟三人,父亲闵季骞是著名二胡演奏家刘天华的再传弟子。闵氏家族在当地是出了名的艺术家庭,先后培养了多位教授。

    据了解,闵惠芬的大伯闵伯骞三十年代毕业于无锡美专,曾在国立中山大学从事美术教育。另一位伯父闵叔骞四十年代毕业于国立艺专(现中国美术学院),是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父亲闵季骞,是南京师范大学音乐系教授,南京乐社社长,江苏省文史馆馆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民族器乐教学。闵惠芬的弟弟闵乐康是国家一级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江苏交响乐团首席指挥,现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妹妹闵小芬是蜚声国际爵士乐坛的华人琵琶演奏家,现定居美国,被西方音乐评论家称为“中国现代音乐先锋派的代表,将琵琶演奏推向了一个新的巅峰”。儿子刘炬,为上海音乐学院指挥家。堂兄闵九康,著名土壤生物学家、原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宜兴家乡人说“她从来没有大师的架子”

    昨天,现代快报记者在宜兴万石镇万石村闵惠芬旧居看到,这里陈列着闵惠芬从小到大的照片,还有她有家人、乡亲们的合影。据万石村村书记介绍 ,闵惠芬7、8岁时随父母离开老家去了外地。

几年后,老宅被卖给村里人。直到2008年,宜兴筹备修缮闵惠芬旧居,将老宅“赎回”。“老宅原来有前后三进两间,收回来时前后进都已倒塌,我们按原样恢复重建。”2010年,闵惠芬旧居修缮完成,同时旁边的闵惠芬文化公园也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旧居修缮期间,闵老师回到村里,并提供她个人的照片、二胡、演奏碟片等物件。她最近一次回来是去年春节前,央视为她拍纪录片。因为天气寒冷,她身体不好,半夜还请医生去给她挂水。”在与闵惠芬的接触中,王斌的印象是“她从来没有大师的架子,很随和,平易近人。她在镇里的食堂吃农家菜,还直夸家乡的乌米饭、螺蛳好吃。”

    她对江阴情有独钟

    江阴市刘天华二胡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冰栩回忆说:“(闵惠芬)她曾说过,刘天华在其心中就像是神一样,每次来江阴,就像是一次朝圣。”陈冰栩介绍说,闵惠芬的二胡最早师从其父亲,而闵父又是刘天华的再传弟子,按此算来,她是刘天华的第三代传人。所以闵惠芬每次到江阴能发出如此感慨,也是情理之中了。

    江阴每两年举办一次刘天华民族音乐节,一般安排在下半年的10月份左右,每到这时,闵惠芬一定会来到江阴。“说起这个(刘天华民族)音乐节,其实跟闵惠芬也有很大的关系,她正是当年最早倡导要举办这个音乐节的重要人员之一。

”陈冰栩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目前,刘天华民族音乐节已经成为国内民乐大师、新秀、爱好者交流艺术成就、引领艺术成长、展示艺术才华的综合性平台。2011年江阴市刘天华二胡协会正式成立,闵慧芬等9位二胡名家被聘请为协会顾问,此后她跟江阴的交集更多了。

    “2012年的时候,闵惠芬老师曾到我们学校,专门给孩子们举办专题讲座。闵老师走得实在是太突然了。”江阴市天华艺术学校副校长史晓晔告诉现代快报记者,2012年10月15日上午,作为第三届“中国江阴刘天华民族音乐节”的一个重要内容,闵惠芬老师的专题讲座在天华艺术学校举行。

“闵老师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述了刘天华先生钻研音乐的生平事迹和自己在艺术上的感悟,并现场演绎了刘天华先生的二胡名曲《病中吟》、潮州音乐《寒鸦戏水》和她自己创作的《洪湖随想曲》。更让孩子们激动的是,她还亲自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和学生们共同演奏了二胡名曲《赛马》”。

    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

    南京可以说是闵惠芬的第二个故乡。她在南京上过小学,父母也一直住在南京,她常常回南京演奏、讲学,南京民乐界的很多二胡演奏家都得到过她的指点,她还对东郊的梅花山情有独钟。

    执着她一心记挂二胡的演奏和教育

    南京艺术学院从事二胡教学的于汉教授一家与闵惠芬相识30多年,闵惠芬既是他们的老师也是他们的朋友。

    于汉教授和夫人与闵惠芬亦师亦友,于汉和闵惠芬同为二胡演奏家,两人在业务上的往来很多,“对音乐如火的热情和精湛的演奏技法完美地融合在她身上,在我心目中,闵惠芬就是‘乐神’。”于汉教授说。闵老师常常挎着他的胳膊说:“于汉,来,我给你讲几个绝招。”她希望帮助从事教学的于汉,从而造福于他的学生们。

    于汉的夫人是扬琴演奏家,她告诉记者,闵惠芬生前有一个愿望,“她跟我说,等我以后退下来不上台表演了,咱们合作做一个‘母鸡工程’。”所谓“母鸡工程”目的是培养大量优秀的二胡教师,“二胡教师需求量很大,但目前的师资良莠不齐,她认为教学生顶多能教出几个优秀的演奏家,而教出一批二胡教师来对整个二胡事业的发展都有很大影响。”

    于夫人数次给闵惠芬伴奏,她印象最深的是闵老师的严格。有一次两人为一场大型音乐会演奏,于夫人同时也担任音乐会的主持工作,要处理各种繁杂的事务,因此排练的时间比较少。

闵惠芬提醒她:“你想一想,有什么比你在舞台上演奏得好更重要?其他事情别人都能代替你,唯独上台演奏这事别人替代不了!”一番话如醍醐灌顶,让于夫人一下子清醒。“还有一次闵老师来南艺做一个讲座,我需要给她伴奏扬琴,她早上八点就来我家跟我排练。期间我错了一个音,都被她指出来了,可见有多重视。”

    “曾经有一个香港的民乐家评价闵惠芬老师‘目不斜视’,对此闵老师很是得意。如今社会这么多诱惑,按她的影响力可以有很多挣钱的机会,但她就一门心思搞民乐。”于汉告诉记者,闵惠芬的父母一直都住在南京,闵惠芬也在南京上过小学,因此她对南京的感情很深。

“闵惠芬老师很孝顺,以前常回南京看望父母,春节回来她都喜欢去梅花山转转。每一届的江苏民族音乐节,都必然回来捧场。南京民乐演出只要有大事,请闵惠芬有请必到。南京民乐单位的专业骨干,几乎都得到过闵惠芬的指导。”

    乐观她笑称自己是“药罐子”

    “今年春节闵惠芬老师突发脑溢血被送进医院,一直处于昏迷状态,4月我去上海看她,她在ICU病房靠仪器和药物维持生命……原本期待能有奇迹出现,今天听到了闵惠芬老师去世的消息,心里非常难过。”中国音乐学院二胡专业研究生于海音曾经跟闵惠芬学琴,她16岁时和闵惠芬同台演出,两人就此结缘。

    “我十几岁时拜闵惠芬为师,有一次住在她上海的家里跟她学二胡,每天早晨起来我们各自练功,她光是空弦就要拉上半小时,拉完已经出了一身汗。”于海音回忆说,闵老师像奶奶一样和蔼可亲,手把手教自己学琴,从来不骂人。“练到中午,闵老师的爱人会准备一桌好吃的饭菜,吃完饭我想洗个碗什么的,闵老师不让,她总说‘你把琴学好就行啦’,他们夫妇非常疼爱小孩子。”

    在于海音的眼中,老师闵惠芬开朗、坚强、热情,尽管一直在跟病魔斗争,但还是很乐观。“每天闵老师的爱人都要为她准备很多种药,她笑自己是‘药罐子’。”于海音说,今年春节期间闵惠芬老师还给自己发微信,“原本打算去看她,没想到耽搁了几天闵老师就病倒了,真的很遗憾。

”今年春节闵惠芬打电话和于海音的母亲说,“以后我有精力,就好好教教我的大白猫吧。”闵惠芬以前养了一只大白猫,她管皮肤白皙的于海音也叫“大白猫”。”

    要强她膝盖有伤拒绝被扶上舞台

    “闵惠芬老师不但是我国著名的弓弦乐演奏家,也被列为世界级弦乐演奏大师的行列,她是我们江苏民乐界的骄傲。”江苏省演艺集团民族乐团团长王爱康说:“她是名副其实的‘人民的音乐家’,一生都在为音乐的普及奋斗。闵老师的去世是民乐界的巨大损失。”王爱康团长告诉记者,闵惠芬常常给业余民乐团演奏,她还给幼儿园的小朋友演奏,闵老师常说:“我的音乐一定要让老百姓喜欢。”

    江苏省民乐团是和闵老师合作最多的乐团,在王爱康团长的记忆中,有两个关于闵惠芬的小细节让他印象深刻。“闵老师的父母一直住在南京,她的母亲去世了,父亲还在。以往南京有活动闵老师回来,她从不住五星级酒店,一定要回家住。

她说,就算家里再挤,也要回家陪家人。”王团长说,他常给闵惠芬的音乐会担任指挥,有一阵子闵老师的膝盖不好,联排时走上舞台都很吃力,“我想扶着她上台,她不愿意,说‘我要给观众一个好印象,你扶着我上台太难看了。’她一定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观众。”  现代快报记者 孙璐 沈梅 陆媛 薛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