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界宗师张季鸾 墓园要迁榆林(图)

2019-06-1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在<民立报> 任记者时的张季鸾(资料照片)张季鸾一家合影.张季鸾去世时,其子年仅5岁(资料照片)张季鸾墓背靠少陵原,但墓前不远处已被养猪场和砖厂所占本报记者潘京摄半个多世纪前,"一代报人"张季鸾的遗体,在经历了一场规模盛大的公祭典礼后,葬在西安市杜曲镇竹林村一座占地40亩的陵园中.几年前,媒体的一篇报道让这位报界宗师的墓园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墓园与猪场.砖厂相伴的事实让很多人震惊.报界宗师张季鸾 墓园要迁榆林(图)事实上,从1998年起,就有人呼吁保护张季鸾墓,搬迁猪场.砖厂

在《民立报》 任记者时的张季鸾(资料照片)

张季鸾一家合影。张季鸾去世时,其子年仅5岁(资料照片)

张季鸾墓背靠少陵原,但墓前不远处已被养猪场和砖厂所占本报记者潘京摄

半个多世纪前,"一代报人"张季鸾的遗体,在经历了一场规模盛大的公祭典礼后,葬在西安市杜曲镇竹林村一座占地40亩的陵园中。几年前,媒体的一篇报道让这位报界宗师的墓园再次进入公众视野,墓园与猪场、砖厂相伴的事实让很多人震惊。

报界宗师张季鸾 墓园要迁榆林(图)

事实上,从1998年起,就有人呼吁保护张季鸾墓,搬迁猪场、砖厂,重建墓地,再到如今的"迁墓"之说,十余年间张季鸾墓的际遇颇有些"一波三折"。如今,迁墓至榆林已成定局,只是尚未有明确日期。

人物简介

张季鸾(1888年3月20日-1941年9月6日),名炽章,字季鸾,笔名一苇、老兵。祖籍陕西榆林,生于山东邹平。民国著名报人、政论家。少时艰辛,后赴日留学,成为同盟会会员,1926年与胡政之、吴鼎昌共同组建《大公报》,由于其倡导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方针。1941年去世后同时获得了国共两党的高度赞誉,同时在中国新闻史上也享有高度声望和评价。

报界宗师张季鸾 墓园要迁榆林(图)

张季鸾墓很难找。没路标,也没指示牌,顺着杜曲大路东行三公里,好不容易才问到竹园村。

"一代论宗"张季鸾就葬在该村村北,当年墓址位于竹林寺,"占地40多亩,松柏成林"。可如今,墓地只剩一亩,高大的松柏和茂密的桃树不见了,要凭吊墓地,须穿过一座砖厂才行。

报界宗师张季鸾 墓园要迁榆林(图)

砖厂已建8年。烈日下,汗流浃背的工人们推着车子,一趟趟把砖坯往窑里送。穿过砖厂,当张季鸾的墓碑在砖厂西北角出现,一股难闻的猪臭味也随之而来。原来,在墓地正前方,还有一座占地上千平方米的大型种猪场。

"别看现在猪舍是空的,前两年肉价最高的时候,这个猪场可是起了压低肉价的大作用呢。"村里一位村民说,以前听说政府要搬迁猪场和砖厂,给张季鸾墓"腾地方",可后来就没下文了,"这两年又说要把墓迁到榆林去,可到今年这时候,还没个音讯"。

的确,从1998年起有识之士呼吁保护张季鸾墓到中途搬迁猪场、砖厂,重建墓地,再到如今的"迁墓"之说,十余年间张季鸾墓的际遇颇有些"一波三折"。

"公葬"50年后仅剩烟斗等物

然而,半个世纪前的张季鸾墓地,可不是现在的格局。

"当时国民党给批了40亩地,是专门划出来的,墓园前面是果树,墓周围都是松柏,墓园两旁还有很多石碑,都是国民党要人的题词,整体上非常宏大。" 中国记协张季鸾新闻研究会会长蔡恒泰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致力于张季鸾的研究,对于张墓今昔,感慨良多。

张季鸾是陕西榆林人,生于1888年,少时艰辛,后赴日留学,成为同盟会会员,1926年与胡政之、吴鼎昌共同组建《大公报》,由于其倡导的"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方针,在其主持该报的十余年里,名播海内,国共两党领袖都深为推重。

1941年9月去世后,虽无一官半职,却受到了国民党政府发令褒扬,下葬当天,蒋介石还亲临墓地,题词"一代论宗",毛泽东、周恩来也发来唁电。

"下葬那天,吊唁的信函多得成堆,墓地上来了有上万人,把墓周围上百亩的麦地都踏光了。村里搭台唱戏好几天,因为来拜祭的人太多,所以把附近好几个村子能做饭的都请来了还不够用,仅喝光的酒缸就有几十个。"蔡恒泰说,已经过世的百岁老人王俊春曾是张季鸾的学生,也是当年公祭时的"唱礼"人。

据王老回忆,当时不仅有军乐队演奏,还有飞机低空盘旋示哀,蒋介石戴一顶草帽、穿着白衣服,宋美龄则穿着粉色上衣、白裙子,两人向墓碑鞠躬,曾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如今,在西安市西南郊某校内的张季鸾新闻纪念馆里,还有一份当时墓园的设计图。从图纸上看,墓地整体布局庄重大气。而墓址据说也是请风水先生看过的,前望矞河,后靠少陵原,山环水抱,的确是个宝地。而距离张季鸾墓不远,还有唐时的名刹兴教寺。

蔡恒泰说,原来张季鸾是要葬在重庆的,因为陕西各界希望将其归葬故里,所以才在西安公葬。墓园落成后,国民党曾有一连队伍驻扎守护,但随着解放战争如火如荼,这支守墓队伍也就不知踪影了。紧接着,大跃进、破四旧,占地面积较大的张季鸾墓开始遭到人为侵害。墓园内外的松柏、杨槐被伐殆尽,墓园内的石条、青砖也被砸坏,用来盖房子。最后,在被一辆拖拉机推过之后,坟包没了,整个墓园也荡然无存。

据说,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张季鸾的墓地曾被挖开,墓地内有一间厅堂、两间小室,里面只剩下一张石几、一把茶壶、一副麻将和一只烟斗……

新修墓地又遇"新问题"

时过境迁,虽然在很多村民那里,张季鸾是谁已经得不到确切的回答,但自从1998年起,张季鸾和他的墓地却慢慢得到了人们的关注。1998年12 月,因为看到张季鸾墓毁损严重,《西安晚报》记者薛轶刊发了一篇《报界宗师冷落荒郊》的消息,文中称张季鸾墓"石碑、墓基已荡然无存,坟墓封土四周被掘……";此后,一个曾经在《大公报》工作过的老人,好不容易找到陵园,发现墓园已成庄稼地,连墓碑也不见了,在坟前大哭了一场。

张季鸾墓原有的墓碑是由著名民主人士李元鼎撰文,由著名书家、辛亥元老茹欲立书写的。在原碑失踪若干年后的一天,蔡恒泰曾陪同王俊春前往竹园村拜祭张季鸾,离开时发现一条水渠上铺着块青石板很惹眼,便过去端详,一看,竟是张季鸾的墓碑。

当时,王老曾专门叮嘱当地文管人员妥为看护,然而等到张季鸾的外甥女再想给其立碑时,这块碑竟然再也找不到了。

1999年时,尚在西安的张季鸾外甥女李赋英受张季鸾旅居香港的孙女委托,开始筹划给张季鸾重建墓地。经过好长一段时间与当时的长安县政府磋商,最终拿下了一亩地。

由于找不到原碑,碑上该写什么也不清楚,犹豫再三,李赋英才请人镌了"先父张季鸾先生之墓"几个字放上去,随后,又把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唁电刻在碑后。好在刻碑的石匠邢炳年正好是当年把张季鸾墓前的供台运到大队饲养室的人,于是,墓碑矗立起来之后,供台也拉回来重新摆放在了墓前。

看上去,张季鸾墓简单地恢复起来了,然而,随后发生的事情,却有些令人大跌眼镜。2004年下半年,竹园村旁边的玉村(属于王莽乡)将村里所拥有的陵墓周边一部分土地租给了一家砖窑。等砖厂轰轰隆隆地建起后,同一年,竹园村也把张季鸾墓前的一大片地方进行了出租,很快,一家大型种猪场就建起来了。

邢炳年称,种猪场动工的时候,他曾去阻拦,但没有成功。到2007年,张季鸾墓就彻底陷入到了被砖厂和种猪场包围的境地。

"搬迁"难阻击重建设想

事实上,在种猪场和砖厂尚未建起来时,社会各界已开始呼吁保护张季鸾墓。2000年2月,西安市人大代表白瑞就提出"张季鸾先生墓应予保护并逐步恢复陵园原貌"的建议。对此,当时的长安县政府答复,已免费"提供了坟头所在的耕地一亩",欢迎张季鸾亲友"投资修建张先生墓园"。

2002年1月27日,西安政协委员、陕西省记协主席尹维祖提出对张季鸾墓保护维修的建议,当时西安市政府复函称,长安区政府"已组织文管办、土地局、杜曲镇政府对墓园进行了修建,并在坟地周围栽植了花木"。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保护"状态下,种猪场和砖厂还是顺利地建起来了。张季鸾的孙子张哲明曾在1990年去过墓地一趟,当时面对残景,有些伤心,2008年在张季鸾诞辰120周年时再去墓地,就感到极为愤怒,"路被占了,养猪场、砖厂包围了整个墓地……"

在媒体和有识之士的不断呼吁下,2011年1月,西安市长安区区长杨建强现场查看后,要求分管副区长牵头,相关部门和街道办负责,由区财政出资,做好墓园修葺、隔离围墙、道路修建、植树绿化,将"猪场逐步转移、砖厂逐步关闭等环境治理工作"。

"重建墓地的设计图纸做了三稿,可是搬迁进行不下去,最后就搁到那儿了。"杜曲街道办主任张权日前称,自己调来不久,对于张季鸾墓以前的事并不清楚,但知道张季鸾其人,所以也着意保护,"墓园内,干净整洁,都是工作人员不定期打扫的结果"。

张权称,关于新墓地的设计,找的是一家颇有实力的公司,根据设计图,新墓园将在砖厂西面,也就是墓地东侧开一个门,但对此设计家属方面不同意,坚决要求搬迁种猪场和砖厂。可事实是,种猪场和砖厂分属杜曲和王莽两个街道办,要"搬迁并不容易"。

杜曲街道办介绍,就搬迁一事曾与猪场多次协商,对方也同意搬迁,但杜曲范围内已没有用地指标。一份资料显示,要搬的种猪场,占地50亩,投资800万元,2007年被省上确定为"省万头瘦肉型生猪繁育基地";而砖厂属于一家建材公司占地70亩。

街道办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记者,种猪场猪最多的时候超过了5000头,若要搬迁,需800万元~1000万元左右。至于砖厂,一年产值300多万,"根本负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