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宗南部队有多少 连载(18) | 傅建文:胡宗南差点打完了手中的部队
随着淞沪战事的逐渐升级,战场规模也在迅速扩大,双方卷入的部队像滚雪球一样,远远超出了张冶中受命之初的预期。双方最高统帅部也开始了不遗余力的调兵遣将。
胡宗南的第1军就是在接到蒋介石的紧急命令后,从徐州赶抵上海,于9月上旬加入战场的。此际,战场形势已十分危急,防守宝山的杨步飞第61师已经溃退,第98师也是岌岌可危,第1军部队的到来,正好起到了救急的作用,几乎没有任何喘息之机,他们就全部拉到了血战的第一线,接受日军飞机狂轰滥炸、炮火铺天盖地及步兵轮番猛攻的考验。
在黄埔系中,胡宗南一直是蒋介石最倚重的心腹战将之一,这从他的升官速度就可一见端倪。别人还是连长、营长时,他就是团长了,等别人升到团长,他已是师长了,到1936年9月,他又被蒋介石任命为称之“御林军”的第1军军长,并被选为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
这在黄埔军校的国民党学生中,无疑是第一人!而且,完成从见习排长到军长的一系列阶梯跳,胡宗南仅仅花了十二年!既然蒋介石如此器重,胡宗南也不得不拿出十二分的力气,为蒋介石卖命!
第1军部队防守在杨行、蕴藻浜、纪家桥一线,阻击吴淞方向来敌。由于上阵仓促,来不及构筑工事,加之防地狭窄,腾挪十分困难,面对日军炮火狂轰和凶悍强攻,几乎只能用血肉之躯抵挡。可贵的是,第1军部队并没有退缩,苦战苦守,始终保持着寸土必争、每屋必守的顽强战斗作风,顶住了日军的攻势。
代价也十分惨重,几天下来,第1军所属第1师和第78师几乎快打光了。第1师中,第1旅旅长刘超寰和第1团团长王应尊重伤,第2团团长杨杰和第4团团长李友梅牺牲,营以下军官八成伤亡;第87师中,营一级军官仅留严皋一颗种子,其余全部牺牲!
上海淞沪警备区参谋处作战科长刘劲持后来在回忆这一段经过时,文字间仍漫布着一种悲壮之气:胡宗南部接防后地,士气旺盛,作战顽强,打了整整一个星期,始终守住阵地,因此伤亡惨重。顾祝同知道了,在电话中说今晚派某部来换防,胡才说再不换防,明天我也要拿枪上火线顶缺了!
血的代价能让人清醒,胡宗南的脑子也从发热渐转冷静。部队从杨行等方向撤下去后,又立即进入刘行、顾家宅、罗店一线布防。这一带地形多系旱地棉田,道路通达,桥梁坚固,更利于日军炮兵、战车机动,属易攻难守地带。但此时的胡宗南不仅仅强调斗狠死守,更强调斗智斗勇,发挥战术长处:现在对日作战,敌人火力占优势,我们不能单凭勇气,必须在白天少活动,利用夜间修补,加强工事,才能减少损伤,持久与敌周旋。
这一“周旋”,又是二十余日,给了日军重创。
关于胡宗南在淞沪会战中的表现,后来史家有较公正的评价:胡作为一军之长,日夜在战场指挥抚巡,从未离去,官兵见之,无不感奋。
胡宗南的官运也确实不错,淞沪战事尚未结束,蒋介石将撤到昆山附近补整的第一军扩编为第17军团,他又毫无疑义地当上了军团长。
后来的抗战中,胡宗南也还有不少建树。如台儿庄会战时,他率部赶抵开封附近,会同宋希濂、俞济时、黄杰等部围歼土肥原师团。他指挥部队很快打下了兰封外围,扫清了攻城的通道,为破城做好了一切准备。可惜的是,由于黄杰阻击不力,致使土肥原突围逃脱,功亏一篑。又如武汉会战前夕,胡宗南率部至河南信阳,击退了西进的日军部队,占领了信阳市。
不过,话说回来,也正是抗日战争养肥了胡宗南。武汉陷落后,胡宗南率部开赴西北,大肆扩军,广揽部下,很快被提升为第8战区副司令长官。由于战区司令长官朱绍良驻节兰州,对战区指挥鞭长莫及,事实上的指挥权落在胡宗南手里。他多少找到了封疆大吏的感觉,手下辖第29、34、37、38等四个集团军,号称三十四万之众!也就在这时,他有了“西北王”的称谓!
傅建文,湖南宁乡人,1964年8月出生,1981年10月入伍,曾就读于解放军重庆通信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鲁迅文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合办的研究生班。专业作家,全军艺术系列高级职称评委,国家特殊津贴专家。
入伍后即开始文学创作,著有长篇小说《小提壶》《长城谣》《长征谣》,中篇小说集《窑神》,短篇小说集《不再寂寞的眼泪》,报告文学集《1998 荆江不分洪》,长篇纪实文学《大倒戈》《血染的神话》《太行雄师》《邓小平与李明瑞》等,担任电影《南方大冰雪》《浪花岛之恋》《青铜魅影》《四羊方尊传奇》及中长篇电视剧《窑神》《羊城风暴》《刘伯承元帅》编剧,多次获国家图书奖、全国电视剧飞天奖、全军电视金星奖、优秀编剧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