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毅仁访问美国 红色资本家 荣毅仁
荣毅仁出现在美国的东海岸大都市纽约。
纽约曼哈顿高楼密集,蔚为大观。著名的有三十年代建的洛克菲勒中心、帝国大厦,七十年代建的世贸中心的双子楼。双子楼长期雄踞世界最高楼,后来,世贸中心毁于恐怖分子策划的“9·11”事件。曼哈顿的马路纵横交错,但最为闻名的是华尔街,这是一条狭窄的街道,两旁峭壁般地屹立着直插云天的摩天大楼。
这里集中着众多的大银行、证券交易所和跨国公司,街上走着成群的穿着米色风衣,拎着公文包、行色匆匆的公司职员模样的人。他们目不斜视,脸色凝重,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这是华尔街特有的表情,因为华尔街无小事,作为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它的每一个动静,哪怕是小的动静,都会对全美、对西方国家带来牵动;大的动静会带来震动,在一定程度会影响到世界。
1980年5月,春风在曼哈顿飘荡。由美国大通曼哈顿银行董事长戴维·洛克菲勒牵头的中国经济讨论会在这里举行,美国许多金融界、工商界的重量级人物难得地聚集一堂,讨论中国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美国大通银行由洛克菲勒财团创建,是美国第三大商业银行。
董事长戴维·洛克菲勒和后来的董事长威拉德·布彻曾多次访华,和荣毅仁结下很深的友谊。和大通银行的关系,要追溯到半年前荣毅仁的第一次访美。那是中信公司成立第三天,荣毅仁即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信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的身份对美国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访问。
荣毅仁在美国有一定知名度,他的特殊的家族背景和个人经历吸引了美国商界的视线。中国对美国商界来说,是个文化传统和历史悠久,然而又是国门紧闭,鲜有了解,充满神秘色彩的个性极强的国度。七十年代初,起始于乒乓外交的尼克松对中国的破冰之旅,让世人对这个还笼罩在“文革”紧张气氛中的国家瞥上了几眼。
但中美之间较大规模的来往还是近几年,中国的新经济政策吸引了许多美国商人前往迅速变革中的亚洲东方。现在,一个曾经的中国最大的资本家家族的重要成员来美国访问了,美国商人纷纷和荣毅仁进行接触。
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曾和列宁做过生意、已年届九十开外的哈默拜访了荣毅仁,两人谈得很投机。
“你是资本家,见过列宁,和苏联做过生意,有红色资本家之称;无独有偶,我原来也是资本家,我的家族被认为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最大门户,后来我干社会主义,也有红色资本家的称号。我们两个都是红色的资本家,我想,我们会有共同语言,可以谈得拢的。”荣毅仁坦诚而幽默地说。
“中国现在的新经济政策,深度和广度超过当年的列宁所采取的措施。列宁是个很有趣的共产党人,我和他也很谈得来。”哈默说,“我认为,贸易不应受国家制度和意识形势的限制,只要对国家和人民有利,我们就可做生意。”
“对,中国有句在商人中很流行的话,那就是在商言商,意思就是哈默先生说的。商人是实际的,是从商业角度考虑问题的。政见不同,国家制度不同,就老死不相往来,这对商人没有好处,我们要打破人为的壁垒,互通有无。”荣毅仁熟练地用英文说,“欢迎哈默先生像当年和列宁打交道那样,和中国打交道,邓小平先生见到你会很高兴的。”
“我很敬仰邓小平先生,他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我会跨进去的。”哈默站起来,走到窗户前,望了几眼窗外的满院春色,转过身来说,“美国有句俚语说,好天气是出门的时候,你看,天气这么好,我干吗不到中国去旅行呢?”后来,哈默果然来了中国,邓小平会见了这位石油大亨。
老人送给了邓小平一件特别的礼物,是中国旅美画家陈逸飞画的苏州周庄的《双桥图》。邓小平领会了哈默的意思,他指着画上的两座中国式的石桥说:“国和国之间就是要架起友谊的桥梁,中国的国门打开了,我们欢迎各国朋友和我们一起搭桥。再远的路,再宽的河,有了桥,就可以相互走亲戚了嘛。”
“邓先生何时到美国走亲戚?”
“我已去过,今后还要去,有了桥,能常来常往了啊!”
后来哈默成了中国的好朋友,可惜因为年迈,这位传奇人物不久就离开了人世。
荣毅仁和哈默见面的消息传到了大通银行董事长戴维·洛克菲勒那里,他被荣毅仁务实的谈吐和风度倾倒了。他为荣毅仁访问特地举行了一个座谈会,如同和哈默相见一样,他们一见如故。荣毅仁结合自己的经历阐述了几个月前公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
他对洛克菲勒说:“我远道而来,是来寻求合作者的,我对洛克菲勒家族有特殊的感情。六七十年前,我父亲创办实业的灵感来自一本叫《美国十大豪富传》的书籍,里面第一个就介绍了你祖先的故事,家父对此印象很深。今天我有机会见到你,我感到很亲切,借这个机会,也要谢谢你的家族,他们对家父起的启蒙作用是非常重要的。”